静脉血栓形成(venous thrombosis)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深浅静脉或下肢深浅静脉。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水肿,坠胀是白天重休息后减轻,皮下可扪及有豆粒状结节或有压痛的条索状物及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
【发病情况】
本病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特异性。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27.8%。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1.2%.
【病因】
①静脉壁损伤:静脉内壁为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其表面由含糖蛋白和粘蛋白(proteoglycans)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glycocalyx)所覆盖。内皮细胞表面的覆盖物中含有大量的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并能防止血小板的粘附;内皮细胞本身不但能合成一些抗凝物质,也能与某些重要的遏制血栓形成的物质相结合,如α2-巨球蛋白等,而且能产生前列腺素,从而具有抗血小板粘附和扩血管作用。内皮细胞的表面有蛋白质C存在,其可通过第Ⅴa和Ⅷa因子灭能以及遏制血小板的第Xa因子受体,而发挥强烈的抗凝活力。此外,内皮细胞还能合成一些基底膜的组成部分,如第Ⅳ和第Ⅲ类胶原等。因此,完整的内膜是防止纤维蛋白沉积的必备条件。病理证实,在静脉入口和汇合处,管壁的结构最为薄弱,瘀血或长期针刺输液可使静脉管腔扩大,薄弱的内膜上发生极为微小的裂伤,从而使血小板粘附,出现纤维蛋白沉积。有人认为静脉管壁内平滑肌对损伤的反应,也是造成内膜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②静脉血流缓慢:因手术或重病卧床、心力衰竭、腹内压增高、下肢静脉曲张等.如抗凝血酶含量减少到50μg/dl以下时,极易导致血栓形成,能被凝血酶激活的蛋白质C有强烈的抗凝作用和溶栓能力。血浆中蛋白质C能被凝血酶缓慢地激活,但有一种与内皮细胞相结合的辅助因子--蛋白质S,则能使蛋白质C的激活率增加2万倍。施行大手术后数天内,患者体内这些物质明显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他如创伤、烧伤、分娩或严重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脾切除后血小板的急剧升高和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粘稠度增高;由于内脏癌肿浸润组织及其破坏所释出的一些物质;大型手术时对血小板的刺激,使血小板聚集;某些药物的反应,如长期口服女性避孕药可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增高4~7倍;妊娠或某些感染等也可使血凝增高;家族性缺乏某种抗凝因子的病人有反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倾向。这些包括缺乏抗凝血酶Ⅲ、蛋白质S、蛋白质C和肝素辅助因子Ⅱ。以上均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一)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多发生于四肢表浅静脉,如大、小隐静脉,头静脉或主要静脉。急性期时患肢局部疼痛、肿胀,沿受累静脉的行径可摸到一条有压痛的索状物,其周围皮肤温度增高、稍红肿。一般无全身症状。1~3周后静脉炎症逐渐消退,局部遗留有硬条索状物和皮肤棕色色素沉着,经久不退,反反复复.
(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其症状轻重不一,取决于受累静脉的部位、阻塞的程度和范围。有些患者可全无症状,而以大块肺栓塞表现成为第一症状;其炎症和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小腿静脉或腘静脉内,局部疼痛,行走时加重。轻者仅有局部沉重感、站立时明显。患肢肿胀,小腿肌肉、腘窝、腹股沟内侧等处有压痛。直腿伸踝试验(Homan征)阳性,检查时让患者下肢伸直,将踝关节急速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长而刺激小腿中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同理,压迫腓肠肌试验(Neuhof征)亦阳性。此外,常可见远侧静脉压增高所致的浅静脉曲张。当静脉血栓延伸至髂、股静脉时,患肢疼痛加剧,呈痉挛性痛,伴有凹陷性浮肿,出现股内侧及同侧下腹壁静脉曲张。发生于左侧者比右侧多2~3倍。检查时患侧股三角区有明显压痛,并可在股静脉部位摸到一条有压痛的索状物。同时,可伴有轻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心动过速,并有血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当一侧髂、股静脉血栓向下腔静脉延伸时,可出现上述两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两下肢和外阴部均出现明显水肿,疼痛也向上扩展。后期,两侧腹壁、胸壁和臀部均有浅静脉曲张。但有时这种曲张的浅静脉可被明显的水肿所掩盖。偶可因下肢回流血量锐减而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上肢深静脉和上腔静脉血栓形成较少见。一旦受累,上述表现可出现于上肢或胸壁、颈和头面部,并常有局部皮色青紫或发绀。上腔静脉受累时,还可出现头痛、头胀、眩晕和眼睑水肿等症状。血栓脱落可造成肺栓塞(参见"肺原性心脏病")。
【病理说明】
血栓性浅表静脉炎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目前认为是一种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且两者可相互转变。其主要区别在于血栓病理变化的发展程度不同。
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静脉壁有不同程度的炎变、血管内皮细胞纤维增厚和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栓多与静脉壁紧粘,不易脱落。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因为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所致,血栓大部分由红细胞伴有少量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组成,血栓形成过程中向血流方向延伸发展,血栓的远侧端与血管壁仅有轻度粘连,而近侧端则自由地飘浮在血管腔内,致使血栓容易脱落而导致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后可产生肢体静脉回流障碍,远端的静脉压增高和组织缺氧,导致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浅表静脉曲张和肢体肿胀;在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可伴有一定程度的动脉痉挛。在动脉搏动减弱的情况下可引起淋巴淤滞和回流障碍,从而加重肢体肿胀;此外,在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静脉本身及其周围的炎症可引起患肢不同程度的闭塞疼痛。早期,静脉血栓远端的高压静脉血将利用平时不起重要作用的交通支增加回流.后期淋巴和津液循环障碍淤滞闭塞使水肿,疼痛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诊断说明】
根据浅表静脉区的红肿和扪及豆粒状结节或压痛的条索状物等特点,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诊断即可确立。
凡在术后、产后或因全身性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中,久坐办公室旅游剧烈活动后,突然出现小腿深部疼痛、压痛、肿胀,应首先考虑小腿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结合彩超检查,静脉造影即能确诊。
小儿风湿免疫病在线咨询
更多
什么是风湿免疫病?
现在很可能是有风湿性关节炎,可再次出现了膝盖部位疼痛,受寒后明显疼痛严重,对身体的危害比较大许多,如果想要诊断疾病,需要有去医院做个抗O仔细检查,风湿系列的仔细检查,明确具体疾病的类型,然后针对性的救...
1个回答
风湿免疫病的患者建议做增强扫描吗?
风湿免疫病属于免疫系统的疾病,如果没其他系统疾病的话是不建议做增加探测的。增加探测主要是运用血管内对照剂的探测,甄别炎症为血管性或非血管性。对于风湿类风湿疾病来说是没任何确诊意义。风湿免疫疾病的确诊主...
1个回答
风湿免疫病,要怎么治疗?
再次出现有风湿免疫病的患者,需要有看个人的实际病情,应当改进临床诊断仔细检查,检验个人病情的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动用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免疫遏制剂等救治。而且患者平时留意关节的防...
1个回答
6个月儿童发烧呕吐怎么办
要不要带宝宝,再次出现发烫,服食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治疗以后再次出现吐奶有可能是,药物刺激引来的,胃肠道不适。暂时先仔细观察。如果体温再次出现反反复复,腋下体温超越38度5,需要有到医院化验血常规,有可...
1个回答
儿童感冒流鼻涕要怎么办
宝宝感冒了,多数会有流鼻涕,有时可随着发烫,精神差,食欲不振,流汗退热后,症状消失,咳仍持继3~5日。春夏秋冬盛行,温差变动大时多见,一般都有受寒经历,如晚上睡觉蹬被、穿衣过少、泡澡受寒等;建议一般不...
1个回答
小儿总是发烧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小儿发烧一般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去医院检查下血常规,看一看可有传染,比如说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反反复复的发烧有可能是免疫力低下致使的,平时增强下护理,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注意防寒,及时多寡...
1个回答
110天的宝宝发烧怎么办
发烫应予紧急解决,采取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儿尽快降温。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若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可将75%酒精兑水一倍溶解,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
1个回答
孩子发烧7天了一直不退怎么办
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发热超过48小时,或者出现咳嗽呕吐,精神不振等其他症状,需要去医院验血,看看细菌病毒还是支原体感染,根据验血结果对症用药。如果白细胞正常说明没有炎性感染,可以口服抗感冒的药物。...
1个回答
宝宝打完疫苗后第三天开始发烧怎么办
麻醉疫苗后是会再次出现发烧的情况的,首先应当及时的采用降温措施,使用退热贴,必要时口服退烧药。如果持续发烧不退,及时的去医院仔细检查下,做个血常规,看一看是不是有传染,给孩子多喝些水,注意仔细观察,增...
1个回答
小宝宝打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如果你家小孩真是在打过疫苗之后再次出现发烧的症状,而且体温不是很高的话是用不着太在乎的,有可能只是打过疫苗之后正常的反应,给小孩多喝点水,但是还要专心仔细观察可有持继的高热,可有其他的症状,如果有的话...
1个回答
发烧灌肠对宝宝身体有伤害吗
根据你叙述的情况孩子发烧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注入。孩子肠胃较弱,体温调整中枢不成熟,给孩子灌肠可能会使孩子再次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失水等症状,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吃西红柿、黄瓜等含有纤维素的食物,能增进吸收,...
1个回答
小宝宝打完疫苗以后有发烧了怎么办
发烧多少度?疫苗后发烧是比较常见的疫苗问题,多喝水,注意不要受寒,现在多少度,物理降温,多喝水,温水擦身,贴退热贴等,嗯,清水擦也可以,发烧比较高可以用药,38.5°C以上需要有用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
1个回答
孩子感冒高烧后头晕要怎么做
头晕的原因一些,休息不好,精神紧张,也容易引来头晕.除了其他如:颅脑疾病,请根据患者想要获得的帮助除了其他如:颅脑疾病,心血管疾病,美尼尔氏综合症(五官科--耳)等,都能引起头晕.必要时到医院作一次,...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