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小儿肝病

>

小儿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查诊断

小儿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查诊断

  病原学诊断:

  1、HCV RNA(RT-PCR法) 取血清或肝组织作定性或定量检测,在感染后1~2周内,血清中病毒基因即可被检出,能进行早期快速诊断,是评估抗病毒疗效的有效指标。

  2、血清抗HCV(包括针对结构和非结构抗原的抗体) 常检测抗HCV IgG,阳性表明已感染或正在感染HCV;其IgM型抗体可在IgG出现前、同时、甚至其后出现,持续半年以上不消退者常转为慢性肝炎,在慢性型肝病活动期常呈阳性。 3.HCV抗原检查 可直接检测血清、体液或肝组织内HCV抗原进行诊断,已建立免疫PCR法,可检出低水平表达的HCV抗原。

  做腹部B超了解肝脏、脾脏等情况。

  实验室检测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HCV:利用体外的各种HCV重组蛋白已建立多种抗-HCV检测,第一代ELISA为 5-1-1和C-100作抗原,第二代ELISA增加了C22和C33蛋白,其灵敏度较第一代提高10%~30%一般抗-C22出现最早,也最为常见。 C22免疫原性较好,对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检测表明,潜伏期和急性期早期抗-HCV阴性,于ALT升高后2~52周抗-HCV阳转。目前已建立第三代 ELISA检测抗-HCV该试剂增加了NS5蛋白,较第二代ELISA更为灵敏。

  目前认为,IgM抗-HCV在急性肝炎的检出率比IgG抗体略有提高(IgM抗-HCV为64%,IgG抗-HCV为57%)在自限性经过病例中IgM抗-HCV消失,而在慢性化病例仍阳性,提示IgM抗-HCV可作为演变为慢性的指标,对指导抗病毒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2)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检测HCV抗体:第一代ELISA法建立不久,为排除ELISA检测抗-C100假阳性,Chiron公司提供了确证试验用的免疫印迹试验也称第一代RIBA,RIBA的特异性较ELISA法有所提高,但敏感性却明显下降目前已建立了第二代、第三代RIBA,其阳性率较第一代RIBA明显提高。

  (3)HCV抗原的检测:Krawczynski等从感染HCV的黑猩猩或病人血清中提取IgG组分,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后作为探针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内HCV抗原。该抗原是HCV感染的一种特异性形态标志,可作为HC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之一。此外还可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肝组织内HCV抗原。

  (4)HCV RNA的检测:HCV感染时,血清中病毒含量极低用常规的分子杂交技术难以检测出HCV RNA,PCR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灵敏度最高的一项检测技术,已用于HCV RNA的检测。该法是判断HCV感染有无传染性的最可靠指标,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有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评估疗效。但亦应注意由于敏感性高,操作过程复杂易污染而致假阳性的可能。

  3、肝活体组织检查光镜和电镜检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儿肝病在线咨询

更多

3岁儿童肝功能异常的表现有什么

三岁的宝宝出现肝功能异常,可能有以下的表现:1、患儿会出现倦怠、乏力、嗜睡等症状。2、有的孩子可能会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等问题。3、孩子会出现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所以要尽快去医院就...

1个回答

小儿肝炎能不能治疗好呢

肝炎治愈的情况是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肝炎类型以及治疗的及时情况,急性乙型肝炎非常容易治愈。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效果与是否得到及时治疗以及患者的状况有关,感染时间短,机体免疫力强,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目前有些...

1个回答

巨细胞感染肝炎治疗能引起粒细胞减少吗?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小孩子中有四分之一的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总之病无小病,注意复查和随访。不可大意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人中,尤其是小孩子当中,约有70%会有外周血的改变。包括贫血(大概35%左右)...

1个回答

七十天的婴儿需要喂服钙片和鱼肝油吗?

你好,足月宝宝从生后15天开始,就要每天按时补充维生素d400单位以促进钙的吸收,如果没有按时补充,就会引起缺钙的症状。多汗睡眠不实易惊醒枕秃等,都是缺钙的典型表现,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化验微量元...

1个回答

乙肝大三阳应该怎样治疗?

平时,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工作太辛苦。不要吃太多肝损伤。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如果你想吃,你可以吃一些:维生素B维他命C维生素A,但不要太多的药物。吃太多药会导致肝损伤。因为任何药物都必须通过肝脏代谢。...

1个回答

小孩乙肝无抗体该怎么办?

三个月后再复查吧,如果还是没有抗体可以考虑进行加强注射的.如果说现在孩子检查是弱阳性和阴性的表现,那么孩子现在是需要到医院再次注射一组乙肝疫苗的,这样的话孩子才可以产生有效的抗体,从而有抵抗病毒的能力...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