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栗性结核或其他脏器结核病变,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变,是后遗症多,也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早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病死率的关鍵。我结核科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小儿结核性脑膜炎23例,经过细心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主要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是住院患儿,年龄1个月至15岁,其中6岁以下18 例,昏迷患儿7例,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6例,惊厥,抽搐16例,呕吐7例,肢体活动障碍4例,体温≥39℃7例。与结核病接触史10例,预防接种卡介苗12例,合并有继发性肺结核的4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5例,淋巴结核1例。
1.2诊断标准和治疗:根据结核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证实,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住院后根据患儿不同情况,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结核药物3-4种强化化疗,配合腰穿+鞘内注药,甘露醇和甘油果交替使用降低颅内压辅以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
1.3结果 症状明显好转14例,回当地医院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因经济困难或认为治疗效果欠佳而自动出院的5例,1例因入院三天发生脑疝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2 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
2.1.1严密观察患儿的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给予低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颅内压增高可影响脑脊液循环,使脑水肿进一步加重,严重可致脑疝危急生命。患儿颅内压增高发生时间越早,压力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因此对颅内压增高先兆的观察尤为重要。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如果发现幼儿紧邹眉头或抚摩额头,血压升高,心率、呼吸变慢,前囟门膨隆,烦躁、惊厥等表现,则为颅内压升高,若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呼吸不规则,瞳孔缩小或大小不一,对光反射迟钝,提示脑疝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并积极配合抢救抢救。
2.1.2补液适当:因补液不足,易发生循环不良,补液过多,又容易引起脑水肿,故护理过程中要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2惊厥和抽搐的护理
2.2.1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由于脑细胞受炎症的刺激,或并发低钠血症,脑细胞兴奋性增加[1],而抽搐和惊厥可加重脑缺氧,损害脑组织,所以抽搐时给予调整吸氧浓度2-4L/min,以改善脑缺氧,并使用镇静剂如安定,必要时给予咪哒唑伦持续泵入,泵入速度视抽搐情况调节。
2.2.2为防止肢体强直或抽动磨擦造成皮肤损伤,关节突出部位用小棉垫保护,尤其对反复抽搐者应注意,两手握拳较紧者置纱布球于手中,以免皮肤受汗湿而糜烂。
2.2.3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结给缓泻剂,禁用高压及大量灌肠,以致腹压突然增高引起颅内压的波动。
2.2.4光线应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各项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减少刺激,减少各种诱发抽搐的因素。并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如加床栏,使用约束带,挂防坠床等醒目标记。
2.3昏迷期的护理
2.3.1将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定时1至2小时翻身一次,叩背,注意吸痰,避免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2为防止肌肉萎缩和肢体强直,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每天给予按摩和被动锻炼,或配合针炙治疗,使后遗症得以改善。
2.3.3保持床单清洁、整齐、无邹折,勤换尿布,预防尿路感染。
2.3.4昏迷患儿口腔常紧闭且长期留置胃管,做好口腔护理每天三次,口唇干裂者涂液体石蜡,防干裂而导致的感染。眼睑不能闭全者,可涂眼膏,并用纱布覆盖,保护好角膜。
2.4腰穿+鞘内注药的护理:腰穿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术前应向患儿家长解释清楚,取得配合,并设法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术中对哭闹患儿要注意制动,放脑脊液及鞘内注药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部、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以防脑疝的发生,穿刺部位用无菌方纱覆盖以防感染。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不能过早坐起和下床,以防出现头痛等并发症。
2.5用药的护理:
2.5.1脱水剂的应用:甘露醇是常用的脱水剂,它是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达到利尿脱水降颅压等作用,若静脉注射速度过,血浆渗透压急剧增高,大量吸收组织水分,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致头痛眩晕,视力模糊和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若静脉注射速度过慢,不能明显提高血浆渗透压,无组织脱水作用。婴幼儿甘露醇用注射泵泵入,速度90ml/h-100ml/h,否则影响效果。输液过程要注意保护血管,尽量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两次用药之间相隔12小时以上用25U/ml肝素钠2ml-3ml封管,6小时以内用0.9%NS封管即可。杜绝甘露醇注射液外渗外漏,因甘露醇为高渗溶液,如果渗出血管外可导致局部组织肿胀、疼痛甚至坏死,所以注射前观察置管是否在血管内,确认在血管内方可注射,在注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发现液体外漏外渗时及时更换部位。
2.5.2结核药的应用:抗结核治疗应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按时给患者服药,因婴幼儿无法表达或表达不清,所以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皮肤巩膜黄染、皮疹等,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等功能。
2.6发热的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1小时一次,注意观察降温效果,防止虚脱,及时更换湿衣服,预防感冒。鼓励患儿多饮水,可根据患儿习惯提供给患儿可口的饮料,必要时静脉补中水份及营养物质。体温高于39℃,使用冰帽持续冰敷头部或睡冰毯,注意保护耳廓,防止冻疮。
2.7饮食护理:本病为慢性消耗性疾病,且大量应用激素,代谢旺盛,应鼓励患儿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蛋类、瘦肉、牛奶等,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昏迷患者应给予鼻饲饮食。鼻饲时应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呛入气管而窒息。鼻饲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鼻饲前后要用温开水冲管,鼻饲液应由小剂量开始,量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决定,50ml-150ml/ 次,每次间隔时间≥2小时,摄入不足,给予静脉补充高营养治疗,提高自身免疫力。
2.8心理护理:结核性脑膜炎病情重,治疗时间长、费用大,给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家长对患儿的预后尤为担心,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每种治疗和护理的意义,给家长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克服焦虑的心理,密切配合治疗。与患儿建立友好关系,取得患儿信任感、亲近感和安全感,利于观察病情和护理操作顺利完成。
2.9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用健之素有效氯含500mg/L的稀释液擦试地面、床及床头柜2次,每次操作前后均进行手消毒。
2.10出院指导:告知遵医嘱继续服药,嘱勿擅自减药,停药或乱服药,避免产生耐药而影响疗效。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在服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如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3 讨论
结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发病特征表现为儿童发病高于成人[2]。结脑如果诊断不及时或不规则抗结核治疗,可出现脑积水、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故早期诊断早抗结核治疗是治愈结核的关键。预防结脑最基本的方法是:防止小儿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出生后即接种卡介苗,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小儿不会用语言表达症状,当小孩出现反复发热、咳嗽不易治愈时,应到专科医院检查,如果确定为结核应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可有效控制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细致的护理工作对小儿结脑的治疗和恢复起到了很的效的作用。
小儿颅内感染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颅内感染
致使颅内感染的原因有许多,有细菌性病原体致使的,也有病毒性的原因,建议及时的去医院理解仔细检查,可以首先做脊柱刺击,能明确颅内感染的病菌性质。然后根据所传染的病原体,动用合适的抗生素来实施救治。期间要留意测定孩子的体温,如果再次出现高热也要对症解决。
1个回答
小孩颅内出血的症状
你好。非常高兴为你服务。如果要是出现颅内出血的话。一般是伴有发热、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昏迷。根据你的描述。宝宝这个情况是不会有颅内出血的。最多是轻微的脑震荡。对于目前一般家庭来说。宝宝从床上摔下来。身高高达五六十厘米。宝宝一般不会受太大伤害。
1个回答
小孩颅内出血的症状?
你好,非常高兴为你服务。如果要是出现颅内出血的话,一般是伴有发热、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昏迷。根据你的描述,宝宝这个情况是不会有颅内出血的,最多是轻微的脑震荡。对于目前一般家庭来说,宝宝从床上摔下来,身高高达五六十厘米,宝宝一般不会受太大伤害。
1个回答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症?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症是一种先天性骨骼系统的发育畸形,常为遗传性发育障碍。致病基因已证实称"RUNX2位",在第6染色体p21上,控制成骨细胞特殊转录因子基因突变,影响范围包括头骨骨化慢,骨缝密合极慢,可能到4岁才慢慢骨化一直到成年还未完成。应随时避免与保护头部而不致被碰伤或压伤。
1个回答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症?
这种情况考虑得到当地的正规机构或者医院去拍片,确诊一下,如果确定发育不好的话,这个就得用药物进行改善就行,这个没事,不用担心。应随时避免与保护头部而不致被碰伤或压伤;因为胸廓发育不良较易造成呼吸障碍,锁骨发育不全要避免拉提重物。采内科与外科治疗,持续评估因颅颜发展延缓而导致的状况。
1个回答
颅锁发育不全综合征?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症是一种先天性骨骼系统的发育畸形,常为家族遗传性发育障碍。致病基因已证实称"RUNX2位",在第6染色体p21上,控制成骨细胞特殊转录因子基因突变,影响范围包括头骨骨化慢,骨缝密合极慢,可能到4岁才慢慢骨化一直到成年还未完成。应随时避免与保护头部而不致被碰伤或压伤;因为胸廓发育不良较易造成呼吸障碍,锁骨发育不全要避免拉提重物。采内科与外科治疗,持续评估因颅颜发展延缓而导致的状况。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