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于本病的形成,中医认为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变部位主要在心,常涉及肺、脾、肾等脏腑。
内因:素体正气亏虚
与现代医学强调病毒感染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根本原因不同,中医认为,除了外邪,正气虚弱是本病发生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方面,即在正虚的基础上再感受外邪而发病。正气虚弱或由禀赋不足,或因过于劳累,耗伤正气所致。《皇帝内经》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等论述,均说明正虚之体易被邪气所侵袭,邪毒内舍于心则可发为本病。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
外因:温热毒邪侵袭
素体正气亏虚者卫外不固,易于感受风热、湿热邪毒。邪毒多先从皮毛、口鼻而入,继则由表入里,留而不去,内舍于心。从临床证候来看,本病急性期常先出现发热、身痛、倦怠等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表现,说明其发病确与外感有关。从该病的发病途径来看,多数先有肺及脾胃的损伤,继则出现心经症状。从中医理论分析,肺主气,心主血,心肺同居上焦,无论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心肺二脏都具有密切的关系。正如温病大师叶天士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心与胃之间亦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在生理情况下,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 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是心肌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病理情况下,邪毒侵袭胃肠,浸淫营血,心神被扰,则见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症。
病机
由于本病虚实夹杂,病机复杂,许多医家还常常借用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分期(急性期、恢复期和慢性期)来对病机分别加以分析。
急性期(以毒为主):邪毒侵袭,内舍于心
温热毒邪从皮毛、口鼻而入,侵袭肺表,因此初期多表现出肺卫表证,如咽红、咽痛、咽中不适,咳嗽,鼻塞流涕等, 继则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此因邪毒由肺逆犯心脏所致。外感湿热毒邪易从口而入,毒邪蕴阻脾胃,脾失健运,症见腹泻,头身困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若湿热毒邪郁久不解,进一步侵及心脉则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
恢复期(以虚为主):气阴两虚, 余毒未尽
经过急性期的病理演变进人恢复期, 余留热毒之邪继续灼损营阴,可致心之气阴两伤。心气受损,阳失振奋,气化失职,可致怔忡不安。心阴耗伤,心脉失养,阴不制阳,可致心悸不宁。症见心悸气短, 胸闷胸痛,口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慢性期(以瘀为主):气虚阳损,痰瘀阻络
病久伤及肺脾,肺失宣肃,脾虚水停,或热毒灼津,可导致痰浊内生。热毒壅遏,耗灼阴血,血热搏结成瘀血或日久阴损及阳,心阳受损,推动无力,血行滞涩,可导致瘀血内停。痰浊、瘀血既是本病常见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病情加重、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临床多表现为胸闷憋胀,心前区疼痛,乏力倦怠,痰多纳差, 舌质紫黯,苔白厚腻等痰瘀互结证候。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正气不足,温热邪毒乘虚侵心为本病发病主因,瘀血、痰浊为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耗气伤阴,血脉阻滞为主要病理变化。病初以邪实正虚,虚实夹杂为主,后期则以正气亏虚,心之气阴不足,痰瘀阻滞为主。
小儿心肌炎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心肌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有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的儿童。 2.患有脊髓灰质炎、水痘、带状疱疹、风疹或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 3.使用过阿霉素、环磷酰胺等药物的儿童。 如果属于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群,需要积极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并注意患儿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不舒服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1个回答
新生儿心肌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如果新生儿明确是心肌炎的话,那么治疗的话,主要是明确它到底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心肌炎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消炎痛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其次可以用点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1.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腺病毒等感染的新生儿。 2.早产儿。 3.免疫力较差的新生儿。 如果属于以上人群,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1个回答
新生儿心肌炎的病因是什么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心肌炎病因:30余种病毒感染可以致病,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风疹病毒、脑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其中柯萨奇病毒所致心肌炎最常见。发病机理为:病毒感染直接心肌损害;病毒介导免疫损伤;多种致炎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等。
1个回答
心肌炎怎样引起的
导致心肌炎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两种1、感染这个是很重要的原因,往往心肌炎患者绝大多数都有长期感染的病史,当人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而且没有经过有效的治疗的时候,往往就会引起心肌感染。2、劳累、营养不良、缺氧、免疫力低下、过度饮酒等,这些虽然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都会在感染的前提下,更加容易的导致心肌炎的发生。
1个回答
引起心肌炎的病毒
心肌炎,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改变。引起心肌炎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等。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是最常见的心肌炎类型,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其次为艾可病毒,及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可分为轻型病毒性心肌炎和重型病毒性心肌炎。轻型病毒性心肌炎,一般临床症状较轻,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心悸、胸闷等轻微的表现。重症心肌炎,又称为暴发性心肌炎,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引起循环、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1个回答
心肌炎引起的发热
心肌炎的患者如果出现了发烧的症状,那么可以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也可以应用药物来进行降温,可以应用布洛芬或者是对乙酰氨基酚。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患者要多喝水,而且还要吃一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但是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还要注意情绪的调理,避免紧张以及焦虑。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