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小儿肿瘤

>

如何治疗小儿颅内肿瘤

如何治疗小儿颅内肿瘤

  (一)治疗

  小儿颅内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多数肿瘤,术后可辅以放射治疗。恶性胶质瘤可用化疗或免疫治疗。

  1.手术治疗 其原则及目的包括以下几方面,尽可能行肿瘤全切除;保证术后能缓解颅内高压;手术应解除或至少部分解除对重要神经结构的压迫;不能全切除的肿瘤,应尽量多切除以达到充分内减压为后期放、化疗创造条件;对脑脊液循环梗阻者,手术主要目的是解除梗阻,恢复循环通畅;手术可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小儿脑组织处于发育期,有较强的代偿能力,术后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恢复较成人快。

  2.放射治疗 小儿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对放疗敏感,应列为术后常规辅助治疗。其次,各种类型胶质细胞瘤对放疗也有一定效果,未能完全切除的肿瘤也应使用。对较良性的颅咽管瘤、星形细胞瘤的放疗早年存在争议,但近来也倾向于术后放疗能延缓肿瘤的复发。放疗的指征包括:所有颅内恶性肿瘤,不论切除程度如何;手术未能全切除的肿瘤;CT随访发现增长较快的肿瘤。对于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应特别考虑放射治疗对发育脑组织的长期副作用,可引起放射性脑坏死、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智商降低等并发症。近来利用高剂量分割照射(hyperfraction radiotherapy,HFRT)、瘤腔间质内放疗(interstitial irradiation,Ⅱ)和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tereotactic,radio-neurosurgery)来提高放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3.化学治疗 化疗原则上是用于恶性肿瘤术后,与放疗协同进行,复发颅内恶性肿瘤也是化疗的指征,对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脊髓内播散种植化疗可做优选方法。给药途径视药物的特征可选择口服、静脉、动脉灌注等方式。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长春新碱、甲氨蝶啶等。近来,对婴幼儿采用术后早期化疗来延迟放疗开始时间而不影响疾病控制效果的研究及大剂量多元联合化疗后辅以自体骨髓移植(high dose chemotherapy and autologous bone marrow rescue)来减少化疗副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

  (二)预后

  小儿颅内肿瘤的预后较成人差,主要因为小儿颅内肿瘤恶性者多及良性肿瘤位置深在险要而切除困难。不同类型肿瘤术后生存期不同,患儿生存期长短取决于下列因素:①手术切除程度。②肿瘤的组织类型。③病人是否完成术后放疗或化疗。④肿瘤的部位及大小。⑤是否有复发和神经系统内外的种植或转移。

  本组随访的921例脑瘤患儿中5年生存率为36.2%,10年生存率为21.6%。其中星形细胞瘤5年生存率最高(62.6%),多形胶质母细胞瘤5 年生存率不到7.1%。 小儿颅内肿瘤中医治疗方法 暂无相关信息 小儿颅内肿瘤西医治疗方法 暂无相关信息 药疗是根本,而食疗能辅助药物的治疗,那么小儿颅内肿瘤的食疗和饮食又是怎么样的? 

小儿肿瘤在线咨询

更多

神经源性肿瘤怎样治疗?

神经源性肿瘤,起源于脊神经、交感神经干、肋间神经和迷走神经,是一种成人和儿童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神经源性肿瘤几乎所有的类型均位于椎旁沟内,沿交感链或脊、肋间神经进行生长,左右肋的发病率是基本相当的。...

1个回答

神经纤维瘤患者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神经纤维瘤关键是平常一定要加强护理,避免阳光现晒,不要去刺激。不要吃鱼虾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平常一定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点儿钙铁锌丰富的食物。采取注意保养的方法。可以口服康...

1个回答

得了颌面部神经纤维瘤怎么办?

如果确诊为颌面部神经纤维瘤建议的办法是去医院进行诊治,采取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还要结合中医药治疗,以避免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吃纤维瘤康复汤药治疗观察看看,如果瘤体比较大的情况较好手术治疗比...

1个回答

得了胃神经纤维瘤怎么办?

神经纤维瘤,通常确诊以后优选手术的方法治疗,药物治疗,基本作用不大.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神经纤维瘤的基本作用,没有具体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通常治疗效果不会很明显。药物没什么作用的,彻底...

1个回答

得了神经纤维瘤中医治疗可以吗?

一般神经纤维瘤较好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不过您的情况手术效果也并没有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可以采取中医中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神经纤维瘤是没有办法彻底治的,可根据情况来选择对症的疗法,如神经瘤、视神经瘤等颅内...

1个回答

神经纤维瘤患者秋季应该注意什么?

如经检查确诊为神经纤维瘤,应制定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案。其他方法的综合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建议到正规医院选择手术切除,这样确实很容易复发。但在和平时期多加关注也可以有效预防。饮食上注意清淡饮食,多饮水。可食...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