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患儿该怎么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患儿该怎么治疗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2例住院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其中男45例,女37例;<1岁3例,3岁4例,4~6岁13例,7~16岁62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下呼吸道感染18例,肠炎8例,无明显诱因者9例。

  临床表现

  头晕、心悸、胸前区不适42例,气促、面色苍白、乏力28例,反复晕厥2例,无任何症状1O例。

  方法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对于仍处于病毒血症阶段的早期患者,可选用抗病毒治疗,但疗效不确定。1,6-二磷酸果糖有益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常用剂量为100~250mg/kg,静脉滴注,疗程1014d。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减轻心肌细胞损害,剂量2g/kg,~3d内静脉滴注。可根据病情联合应用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活性药物,应特别注意用洋地黄时饱和量应较常规剂量减少,并注意补充氯化钾,以避免洋地黄中毒。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较大,轻者可无症状,极重者则暴发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于数小时或数日死亡或猝死。心肌炎的症状可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或恢复期。典型症状在心脏症状出现前1~3周多有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史,可伴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皮疹等。

  以后患儿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胸痛、心悸、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等,小婴儿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多汗、面色苍白等,重症患儿可发生心源性休克,表现极度烦躁不安、面色灰白、皮肤发花、四肢湿冷及末梢发绀。

心肌炎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心肌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有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的儿童。 2.患有脊髓灰质炎、水痘、带状疱疹、风疹或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 3.使用过阿霉素、环磷酰胺等药物的儿童。 如果属于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群,需要积极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并注意患儿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不舒服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1个回答

新生儿心肌炎的病因是什么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心肌炎病因:30余种病毒感染可以致病,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风疹病毒、脑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其中柯萨奇病毒所致心肌炎最常见。发病机理为:病毒感染直接心肌损害;病毒介导免疫损伤;多种致炎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等。

1个回答

心肌炎怎样引起的

导致心肌炎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两种1、感染这个是很重要的原因,往往心肌炎患者绝大多数都有长期感染的病史,当人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而且没有经过有效的治疗的时候,往往就会引起心肌感染。2、劳累、营养不良、缺氧、免疫力低下、过度饮酒等,这些虽然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都会在感染的前提下,更加容易的导致心肌炎的发生。

1个回答

有心肌炎怎么治疗

得了心肌炎,一定要休息,如果病情为重,必须严格卧床休息,然后要进行积极的配合治疗。通常使用的药物,如果体质比较弱,可以使用胸腺素;营养心肌和支持的药物,有极化液、肌酐、辅酶A、大量的维生素C等进行治疗;还可以口服复方丹参等中药治疗。如果病情危重,还会使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者是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等。如果出现有心律失常,还要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

1个回答

引起心肌炎的病毒

心肌炎,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改变。引起心肌炎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等。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是最常见的心肌炎类型,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其次为艾可病毒,及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可分为轻型病毒性心肌炎和重型病毒性心肌炎。轻型病毒性心肌炎,一般临床症状较轻,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心悸、胸闷等轻微的表现。重症心肌炎,又称为暴发性心肌炎,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引起循环、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1个回答

心肌炎引起的发热

心肌炎的患者如果出现了发烧的症状,那么可以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也可以应用药物来进行降温,可以应用布洛芬或者是对乙酰氨基酚。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患者要多喝水,而且还要吃一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但是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还要注意情绪的调理,避免紧张以及焦虑。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