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发生时,很多人无明显自觉症状,有些人则感觉心慌、气促及胸骨后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人,特别容易有心率的变动,症状亦较明显,但常伴有其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如头痛、失眠、心烦等。中医认为心悸主要是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等情况引发的,需要针对具体的症状治疗。
1、体虚劳倦·当补当养
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精微物质,来源于先天,受后天的滋补。五脏六腑皆有其气,心脏之气,曰心气,气具有向上、运动的特点,故在阴阳中属阳。心气心阳是心脏赖以维持其生理功能,鼓动血液循行的动力,心气受损,鼓动无力,则出现心悸。素体虚弱、久病、劳累,皆可损伤到心气。患者常自觉心悸,并可出现气短、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畏寒肢冷或潮热盗汗等症状。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器质性一般较功能性更严重,活动时或者剧烈活动后心悸症状减轻或消失者多为功能性改变。
防治原则:当补当养。可尝试补益心气的中草药,避免超出心脏负荷的体力劳动。常用中草药有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炙甘草。畏寒者可用附子、煅龙牡、桂枝。潮热者可加用煅龙牡、浮小麦、山萸肉。
2、七情所伤·调节情志
心主神明,情志之伤,往往会影响到心气的正常运行,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逆、恐则气下,因此,惊吓、忧思、大怒、大恐,皆可导致心悸。
防治原则:调节情志。良好的生活习惯,舒畅的情绪状态,是防治该类心悸的良药,而药物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易惊者可以远志、石菖蒲、茯神、磁石安神定志。忧思者当选柴胡、薄荷、郁金疏解郁愁。
3、感受外邪·避邪驱邪
风寒湿热等外邪侵犯人体,影响到心气心血的正常运行,可出现早搏,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性心脏病等。另外,对于本身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感受外邪常可加重心脏疾病,出现心悸等症状。因于寒冷刺激而发病,大多属于缺血性心血管疾患,常伴有心胸憋闷疼痛等,外受寒凉导致发热后出现者,又多与心肌炎症、心功能不全等有关。
防治原则:避邪驱邪。《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强身健体是较好的预防保健方法,对于素体虚弱的患者,尽量避免受凉,忽冷忽热等。中药可以黄芪、白术、防风等补充正气,抵抗外邪。
4、药食不当·停药忌食
饱餐加重心脏负担,可诱发心悸。浓茶、浓咖啡、大量吸烟可导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出现心悸。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引起心悸。
防治原则:停药忌食。由于饱餐原因出现的心悸,调节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即可。如因药物原因出现心悸,需及时向临床医师反应,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的使用。
求医网温馨提示:心悸又可引起不寐和眩晕等心神不安症状,皆因心主神明,心主血,心气通于脑之故。故治疗心悸时常在补虚及祛邪的基础上加用养心安神,或镇心安神,补益心血的方药。
【参考文献:《心悸胸痛独特疗法》《心悸失眠千家妙方》】
心衰在线咨询
更多
老年人心脏病的治疗
心脏病是发生与心脏部位病变的总称,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心脏病治疗方法不同。老年人心脏病主要考虑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的,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暂时服用药物缓解症状,如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等,...
1个回答
突发心脏病什么引起的
有些突发心脏病的病因种类其实有很多,因为心脏病有很多种,比如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或者心律不齐等。但突发的心脏病比较常见,一般都有心绞痛,这是一种在活动时突然导致发作的感觉性胸痛,胸闷的症状。而且有些...
1个回答
心脏病引起小腿肿吗
首先应知道任何心脏病如肺心病,高心病,冠心病等,发展至一定程度导致心衰,均可引起水肿,尤以下肢为重,治疗首先需注意饮食,如低脂低盐,忌食辛辣肥腻,注意休息,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手术治疗冠心病等...
1个回答
肺性心脏病是什么引起的
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要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肺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压力增加,从而引起右心室后负荷过重,超过机体代偿能力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的病因包括:胸廓解剖结构的异常,使肺部活动受限...
1个回答
先天性心脏病较好治疗时间
先天性心脏病建议手术的时机,是要根据先天性心脏病,具体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还是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而定。如果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很多孩子在出生后需要及时进行手术,这样孩子才能存活下来,有时更复杂的...
1个回答
心脏病引起面部浮肿
如果患心脏疾病,并且面部再次出现浮肿的话,那么有可能是右心功能减低所致使的,所以要看你具体的其他症状如何有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干呕,肝区胀痛等。如果没的话,那么心功能减低还算不上很严重。因此可以根据你...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