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毒学应答(virological response):指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或较基线下降≥2 log10 IU/ml(部分病毒学应答,partial virologic response)。
2. 血清学应答(serological response):指血清HBeAg转阴或HBeAg血清学转换,或HBsAg转阴或HBsAg血清学转换。
3. 生物化学应答(biochemical response):指血清ALT和AST恢复正常。
4. 组织学应答(histological response):指肝脏组织学炎症坏死或纤维化程度改善达到某一规定值。
5. 原发性治疗失败(primary treatment failure):在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6个月时HBV DNA 下降小于2 log10 IU/ml。
6. 病毒学突破(virological breakthrough):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HBV DNA水平比治疗中最低点上升1 logw值,或一度转阴后又转为阳性,可有或无ALT升高。
7. 生物化学突破(biochemical breakthrough):常发生在病毒学突破后,表现为ALT和(或)AST复常后,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再度升高,但应排除由其他因素引起的ALT和AST升高。
8. 维持应答(maintained response):在抗病毒治疗期间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或ALT正常。
9. 治疗结束时应答 (end-of-treatment response):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或组织学应答。
10. 持续应答(sustained response):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或12个月以上,疗效维持不变,无复发。
11. 复发(relapse):治疗结束时出现病毒学应答,但停药后HBV DNA重新升高或阳转,伴有ALT和AST升高,但应排除由其他因素引起的ALT和AST升高。
12. 耐药(drug resistance): 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检测到和HBV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称为基因型耐药(genotypic resistance)。体外实验显示抗病毒药物敏感性降低并与基因耐药相关,称为表型耐药(phenotypic resistance)。针对一种抗病毒药物出现的耐药突变对另外一种或几种抗病毒药物也出现耐药,称为交叉耐药(cross resistance)。
13.HBV 翻译:乙型肝炎病毒
14.HBV-DNA:即是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基因)。 HBV-DNA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的指标,HBV-DNA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厉害,传染性强。
15 HBsAg 翻译: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16.HBeAg : 即感染HBV后,HBeAg可与HBsAg同时或稍后出现于血清中,但消失早于HBsAg。HBeAg仅存在于HBsAg阳性者的血液中,HBeAg阳性 是乙肝病毒复制明显和传染性强的可靠标志,它与HBV-DNA、DNA多聚酶、Dane颗粒的检出有明显的平行关系,是体现病毒复制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17.抗-HBe 翻译:乙肝e抗原
18.HCV 翻译:丙型肝炎病毒,简称:丙肝病毒。黄病毒科,其基因组为(+)-ssRNA。
19.HCC 翻译: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肝细胞肝癌
20.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让人体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能短期内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21.ALT 翻译:谷丙转氨酶
22.AST 翻译:谷草转氨酶
23.Child-Pugh 翻译:Child-Pugh分级标准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用以对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的分级标准
24.MRI 翻译:磁共振成像
25.界面肝炎(interface hepatitis):界面性肝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组织学特征
26.IFN 翻译: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小三阳在线咨询
更多
感染乙肝怎么查
可以先做个乙肝两对半的检查,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是否具有乙肝抗体,是乙肝小三阳还是乙肝大三阳,做完两对半后在做一个肝功能的检查,通过肝功能的检查结果可以确定肝功能是否有损伤,如果是乙肝携带者并且伴有肝功能损伤的话,这样的话是有一定的传染性,应该尽早用保肝的药物进行调理治疗。
1个回答
感染乙肝有什么感觉
乙肝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所导致的一种肝脏疾病,乙肝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腹痛、腹胀、疲乏无力、发热、畏寒、寒战等。乙肝目前没有根治方法,预防措施有:1.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2.控制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3.患病时在正规医院就诊,不随意打耳洞或纹身等。4.饮食清淡少盐,作息规律,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1个回答
在外面吃饭感染乙肝吗
经常在外面吃饭有感染乙肝的可能,正常情况下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日常密切接触及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几种途径传播,一般不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但临床发现,经常在外面吃饭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明显高于很少在外面吃饭的人。这是因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共餐的时候,如果患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消化道损伤等情况,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血液,而导致感染。
1个回答
宝宝打完乙肝疫苗注意
婴儿注射完乙肝疫苗后暂且不要离开医院,需要先观察三十分钟,若没有突发情况则可以回家,还需要保持局部皮肤干燥,一般24小时后才可以碰水,48小时内宝宝主要以休息为主,另外注射乙肝疫苗后婴儿局部会出现红肿、瘙痒的症状,一般会在注射后1-3天左右消失,部分婴儿还会出现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一般会在24消失内自行消退,若体温高达39度,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服用退烧药。
1个回答
唾液 感染乙肝
乙型肝炎病人的唾液虽然含有乙型肝炎病毒,但不会因唾液飞溅而传染;因为乙型肝炎不是呼吸道感染。\n和乙型肝炎病人一块吃饭,共用餐具,可能有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就像食物一样,但也不会传染乙型肝炎,因为乙型肝炎不会经由消化道传播。n接吻理论上唾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口腔粘膜传播的,实际上造成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1个回答
宝宝乙肝表现
婴儿乙肝早期症状主要从面色,精神等方面表现出来。乙肝病人的早期症状很容易就从精神上表现出来,会出现精神不振,另外饮食也会突然下降。儿童乙肝病人如果病情严重的就会表现出黄疸症状,皮肤黄、尿黄、眼白黄。感染乙肝后大多数都会表现出低烧,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当然也有些儿童感染乙肝后,在早期表现不出任何症状,这和个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区别。为确定原因,最好到正规医院做检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