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临床表现随年龄的变化,病情亦随之而变化,临床上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主要在面部,头皮,尿布区及四肢有红斑,渗出和结痂损害。如何准确诊断异位性皮炎,下面是关于异位性皮炎的具体诊断方法。
异位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青少年为多见。近几年来其发病率正逐步上升,这严重影响了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近年来较多的有关该病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研究,但是医务工作者对其发病率、遗传方式和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等有关流行病学方面的知识等了解甚少,这与目前我们使用的诊断标准较为复杂,它不适合用于流行病学的调查不无关系。然而,要探讨该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等特性,掌握疾病的流行及其有关影响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为此,国内外学者为了AD的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等研究需要,对AD的诊断标准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本文就此对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综述。
“异位性”(atopy)一词是Coca及Cooke在1925年所倡议的,其含义是:(1)有容易罹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2)对异种蛋白过敏;(3)血清中反应素(IgE)值增高;(4)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AD的特征是本人或其家族中可见有明显上述特点的一种湿疹性疾患,即既有特定湿疹的临床表现,又有明显的异位性,这也是1933年Wise和Sulzberger首次有关AD的描述。以后由于不同国家学者对该病案使用的各称不同,如异位性湿疹、过敏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皮炎)和Besnier体质性痒疹等,同时又因AD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皮损形态可截然不同,因此,使其缺乏一个特定的诊断标准。
Rajka和Hanifin分别于1975年和1977年提出了有关AD的诊断标准。1980年两位学者根据实践经验及同行提议,将AD的诊断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制定了我们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HanifintRajkaAD 标准。当患者符合Hanifin和RajkaAD标准的基本特征中3项或3项以上加次要特征中任何3项或3项以上即可诊断为AD。
这一标准从多方面比较全面地描述了AD的特征,是临床和科研工作者近20年来使用最广泛、说服力最强的诊断AD的标准,可以说是AD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在该标准的应用过程中,亦有学者对其中的各项指标进行重新评价。Kanwar等对50例典型AD患者与50例其它皮肤病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上述标准中除Ⅰ型皮试反应、血清IgE测定、锥形角膜、前囊下白内障、对饮食敏感和迟缓发白等各项指标以及耳下裂纹和弥漫性头皮屑2项非诊断标准指标外,其他如唇炎、乳头湿疹、毛周隆起、白色划痕、复发性结合膜炎和颈前皱褶等6项的发生率在两组并无差异,而非标准内的耳下裂纹和弥漫性头皮屑在AD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Tada等亦证实,耳下裂纹在AD患者中发生率高,他们的结果显示81.8%(112/137例)的儿童或成人AD患者检查时有该体征和既往有这一表现,而对照组仅3.3%(1/30例)出现(P<0.0001),且这一体征在严重AD中发生率为98%,而在轻、中度者中为74%,作者认为耳下裂纹应加入到AD的诊断标准中。有作者认为旦尼莫根眶下褶痕和颈前皱褶在诊断AD时无意义,但是Rudzki等的研究结果则认为,该2项指标仍不失为次要标准之一。Williamss指出,部分指标的适用与否在不同人群中可显示差异,如眶下褶痕只能作为门诊的诊断标准之一,而不适合普通人群调查,但这一指标在非AD儿童中出现率亦较高,尤以黑种儿童中多见。Negaraja等的研究同样显示鱼鳞病、乳头湿疹、唇炎、锥形角膜、前囊下白内障、颈前皱褶和对食物敏感在AD患者是非特异性的。而Diepgen等则认为次要特征中的干皮症较基本特征中的个人和家庭中有“异位史”更为重要。
国内康克非等对372例患者与213例对照进行分析后指出,Hanifin和Rajka标准的所有基本特征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将前3项合并更妥;在次要特征中的乳头湿疹、眶下褶痕、前囊下白内障、颈前皱褶、出汗时瘙痒、对羊毛敏感、受环境 或情绪因素影响和锥形角膜无特殊临床意义,而无必要再列为临床特点。同时认为制定诊断标准应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发生的频率并尽可能与发病机理相联系来考虑。根据AD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免疫学和生理及药理学方面异常有关,提出了一个结合国内资料而对Hanifin和Rajka标准进行修订的AD诊断标准。
凡有基本特征者或基本特征中第一项加次要特征中任何3项者(每1项中任何一点)可诊断为AD。这个标准已为国内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接受,并已被广泛使用。日本学者根据本国情况,认为Hanifin和Rajka的标准不十分适用于该国人群,经过日本皮肤科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一个新的标准。符合上述3条方能诊断为AD。
作者同时列出了辅助诊断条例,包括:(1)家族史(支气管哮 喘、过敏性鼻炎或结合膜炎、AD);(2)并发症(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或结合膜炎);(3)毛囊性丘疹(鹅皮);(4)血清IgE水平升高。但是未说明这些辅助条例在诊断中的确切意义。
虽然日本学者对AD的诊断标准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但由于其使用时间短,且未见其它国家学者使用这一标准。因此,该标准是否可靠或是否适用于其它民族尚需在实践中接受验证。
Bos等最近提出了一个新的诊断标准,即要使诊断成立必须具备:存在抗原特异性IgE(用RAST或ELISA法检测外周血或在皮肤用皮内注射抗原法所证实),加以下3项中2项或2项以上:(1)瘙痒;(2)典型的皮损形态与分布;(3)慢性或慢性复发性。这一标准虽然特异性高,但是检测特异性IgE(IgE【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室设施,同时它仍包括有创伤性检查,这就决定了这一标准只能用于门诊病人的研究,面不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Hanifin和Rajka标准由于敏感性高,因此目前广泛使用于临床,但是Schultz-Larsen和Williams等认为,这一标准只透用于在门诊研究,而不适用于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因为标准中的部分指标不常见(如锥形角膜)或无特异性(如白色划痕)。另外,这一标准条目繁多、复杂,且在其中还包括有创伤性检查,这些因素限制了这一标准在大规模流调中,特别是在儿童中的应用。为了制定一个适用于大规模流调的诊断标准,1994年以Williams为代表的16位英国学者组成协作组,对120例患者和10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Hanifin和Rajka的标准以及其它曾被提出可作为诊断依据的症状和体征(如耳下裂纹、耳周皮炎、躯干皮炎等)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个诊断AD的最低标准。
求医网温馨提示:异位性湿疹的钦食要特别的注意,很多异位性湿疹的患者在治疗用药恢复后再次复发,可能是因钦食结构的原因。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饮食,切忌过饱,大概七八分铇就可以了,要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喂食牛乳、**白、柑桔等;哺乳母亲以清淡饮食为好,贝类食物及酒类应禁用。我们平常食用鱼、蛋、虾等食物也都会加重异位性湿疹的病情。
【参考文献:《皮肤病病理与临床》《皮肤病性病》《皮肤病性病诊疗指南》】
异位性皮炎在线咨询
更多
复发性单纯疱疹有哪些症状
复发性单纯疱疹有哪些症状?1.颜面、口唇有灼热感、瘙痒。 2.颜面、口唇有红斑、簇集状小丘疹和水疱。 3.数天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结痂。 带状疱疹、脓疱疮、手足口病等疾病也可出现红斑、水疱等症状,所以...
1个回答
有皮疹就一定是艾滋病吗
有皮疹不一定就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患者可以有皮疹,虽然有的皮疹有特异性,但不能根据皮疹来诊断艾滋病,诊断艾滋病的主要依据是临床症状和病毒血清学检测。 艾滋病并发的皮肤病可以归纳为非感染性皮肤病、感染性...
1个回答
秋季易发的皮肤病有哪些
秋季易发的皮肤病有虫咬皮炎、瘙痒症、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等。 具体如下: 1.虫咬皮炎:秋季多昆虫,如螨、蚊、毒蛾、毛虫、蜂类等,人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丘疹、红斑、水疱等类症状。 2.瘙痒...
1个回答
表皮下水疱是什么原因
表皮下起水疱原因有多种。 有如下可能: 1.湿疹; 2.丘疹性荨麻疹; 3.水痘和带状疱疹; 4.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 5.多形红斑; 6.重症药疹等。主要是由于基底细胞的液化变性,最终形成坏死性...
1个回答
皮肤有针刺感是什么病
皮肤有针刺感可以出现的疾病有带状疱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过敏等。还要根据患者其他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 1.带状疱疹:发病前患者皮肤常常会有感觉过敏、灼伤刺痛,伴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轻...
1个回答
长小水疱怎么回事?
长小水疱的原因有很多,感染性疾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手足口病等;过敏性疾病如湿疹、汗疱疹、多形红斑等;免疫性疾病如疱疹样皮炎、类天疱疮等。 1. 单纯疱疹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分为Ⅰ型和Ⅱ...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