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S-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时间:2020-03-0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应用非放射性荧光物质依靠核酸探针杂交原理在核中或染色体上显示核酸序列位置的方法。该技术问世与70年代中期左右,其曾多于与染色体异常的研究,近年来随着FISH探针种类的不断增多,使得该技术逐步应用于各种领域。该技术具有快速,安全,灵敏度高以及探针可长期保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肿瘤生物学,基因定位,基因作图,基因扩增及分子诊断等领域。
传统染色体检查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一般只能检查常见异常染色体,鉴定的是X,Y,13,18,21 这5对染色体,通过荧光染色体,人工读取染色体数目,可能出现误差,而且只能筛查部分的染色体,对于有其他染色体异常或有遗传病的患者则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
简而言之,PGS-FISH仅鉴定X,Y,13,18,21 这5对染色体,不能在胚胎移植到母体前对其进行全面性基因检测的缺陷。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qyw20200526@163.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