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要如何护理?
作者: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1-10-13 09:17:01
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要如何护理?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发病机理一般是减少静脉对心脏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脏缺氧和心肌能量不足。直接导致心脏功能障碍,不能正常工作。那么,患上心肌缺血要如何进行护理呢?
1、活动适量。
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的患者在锻炼的时候要注意适量的要素,这是因为心肌缺血可能会导致在运动过程中心脏的负荷过大,因此心肌耗氧量会随之上升,但是心肌缺血的患者是无法有效的提供氧气的,就容易加重心肌缺血的症状。所以心肌缺血患者在活动的时候就要注意强度,避免时间太长,否则对心脏是巨大的负担。
2、注意降温。
在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患者还需要注意降温,这是因为血管容易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扩张或者收缩,温度较高的时候,周围血管扩张就会导致血容量不足,进一步使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因此心肌缺血往往就会引发心绞痛问题。患者就要注意帮助体表降温,避免导致自身的温度过高引发心绞痛。
3、保持生活起居。
生活起居对心脏的影响也是比较严重的,这是由于一部分人可能会存在熬夜的习惯或者起居不规律,这会使心脏没有休息的时间,因此在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之下就容易出现问题。心肌缺血的患者要避免过晚入睡,同时也不能够起床过早,这是因为过晚或者过早都会造成刺激,并且加重心脏负担。
4、调整药物治疗。
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的患者也是需要服用一定药物的,就比如长期心肌缺血或者心肌缺血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日常服用治疗心脑血管的药物,如果出现了某些改变,就要适当的调整药量。一般由于生活中影响心肌缺血的因素较多,患者的药物需要根据季节生活等多种方面来随时进行调整。
5、清淡饮食。
清淡饮食对心肌缺血的患者来说同样重要,这是因为有部分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原发疾病,比如高血压和高血脂,清淡的饮食可以减少原发病的风险,同时也更利于心肌缺血的控制。一般就是以新鲜的蔬菜水果为主,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鱼类或者瘦肉,尽量避免吃高脂肪的食物,如果是自己烹饪饭菜,还需要保证调料,不能过于重口,否则可能会使血压升高。
心肌缺血患者往往还会面临着多种疾病风险,所以不能够单纯的看待疾病,如果是还有其它的疾病存在,患者要在调理心肌缺血的同时控制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