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晚期一转移做免疫疗法
作者: 北京男科疾病科普专栏 时间:2020-01-19 14:29:14
膀胱癌分为肌层浸润性和非肌层浸润性,肌层浸润性最为凶险,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约25%的膀胱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肌层浸润或远处脏器转移,这些患者较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凶险,治疗优选往往只有全膀胱切除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较差。
目前肿瘤治疗越来越趋向于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目前控制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然而,肿瘤复发和转移仍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近年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进展,给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免疫治疗由最初只局限于非特异性药物发展到特异性肿瘤疫苗及细胞治疗,免疫调节检查点的发现使得免疫治疗向分子靶向治疗发展,但是免疫治疗只局限于少数肿瘤,只能使少数患者获益,缓解时间也较短暂,这就需要新的组合方法来提高免疫疗法的功效及扩大其应用范围,其中局部放疗联合全身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放疗是一种有效的缓肿瘤治疗方式,可直接损伤细胞DNA而导致细胞凋亡。既往认为放疗可引起机体骨髓遏制及血流遏制,使得外周血细胞数量减少,遏制机体免疫系统。后来,人们逐渐观察到肿瘤放疗后可在非照射部位诱导肿瘤的缩退,这一现象被称为远位效应。研究表明,放疗诱导的远位效应需免疫系统介导,宿主免疫系统的完整性决定了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健全的免疫系统是局部放疗后发生远位效应的关键。
肿瘤联合治疗是今后缓癌治疗的发展趋势,免疫治疗的出现对肿瘤学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对于免疫反应低下的肿瘤患者,可通过不同机制的免疫制剂来刺激免疫反应链中的不同步骤。大量的临床前期数据表明放疗可通过疫苗效应、吸引效应、脆性效应等与免疫治疗起到协同作用。但在联合治疗的过程中,放疗的剂量、分割方式、部位、放疗体积及免疫治疗的介入点都需要更充分的临床试验数据论证,以使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达到较好疗效。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站对本文的原创性、内容的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 小细胞肺癌什么时候做免疫治疗
- 下一篇: 早期乳腺癌免疫疗法哪里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