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病理病因:血小板聚集
作者: 诺赛基因--中欧莱康科普专栏 时间:2022-01-27 12:12:28
心血管疾病占国内死因之首,并且仍在增长,因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肌细胞流失和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当前,现有的改善方法难以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过程。如何减少心肌细胞的损失,促进心脏功能重建,是限制心力衰竭进展、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环节,是生命医学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心肌梗塞的病理因素:血小板聚集。
梗死患者中,近端动脉栓塞占90%,通常发生在斑块破裂或溃疡处。AMI90%~100%的患者可见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血管阻塞。
心脏痉挛
多次持续的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血流停滞和阻塞,从而损害血管内膜所致的破裂出血,导致体内血栓素A2含量相对升高,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心肌梗塞的症状。
1.胸部有压缩疼痛,或感觉沉重、烧灼感或无法描述的不适。
2.左手臂、肩膀、脖子、下巴或背痛。
3.疼痛通常伴随有无力,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4.突然性疼痛持续15-30分钟或更长时间,休息是无法缓解的。
5.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有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出现心肌梗塞后24-48小时有发热症状。
7.心肌梗塞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心因性休克、心力衰竭、肺栓塞、室乳头肌破裂、室壁瘤、瓣膜功能不全、心包膜炎积水等。
- 上一篇: 脑梗塞改善常识
- 下一篇: 急性心肌梗塞的产生以及改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