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直肠息肉肛肠外科常见疾病,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会出现便血、脱垂、有可能会出现贫血,认清直肠息肉的症状对诊断疾病非常重要。
诊断直肠息肉的七大症状:
1、脱出:直肠息肉蒂较长时多可脱出肛外。息肉脱出有时仅露肛口,有时连同部分蒂部脱出肛外,如息肉较大,脱出后须手托还纳,偶可嵌顿于肛外,高位息肉常不能脱出。
2、直肠指检:直肠中、下段的息肉,指检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
3、直肠镜检:腺瘤性息肉呈圆形,表面粘膜淡红且有光泽。绒毛乳头状腺瘤为分叶状,形似菜花,软如海绵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长色红。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状隆起结节。
4、便血: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
5、息肉合并溃疡感染时,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
6、若发现多个息肉时,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镜检,排除多发息肉及结肠息肉病。
7、全身症状:息肉数量较多、病程较久者,可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虚弱表现。大量排泄粘液者,可发生低钾性心律紊乱或四肢软弱无力,易疲劳等。
由于直肠息肉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即使有,症状也没有特异性,因此,直肠息肉的确诊主要依赖特殊的器械检查。临床常用的有各种消化道内镜,X线消化道造影,CT扫描等等。
一、电子结肠镜:
这是对结直肠息肉最主要的检查方法,事实上大部分结直肠息肉是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结肠镜从肛门置入,可以检查全部结肠以及终末端的小肠(末端回肠)。在结肠镜下,可以清晰的观察直肠的黏膜面,对隆起的息肉非常敏感,小到几个毫米的息肉都能够发现。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生不仅可以发现结直肠息肉,而且可以发现息肉,而且能够对息肉的类型进行初步判断。对于结直肠息肉,最重要的是鉴别具有癌变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和不会癌变的非腺瘤性息肉。
二、X线消化道造影:
是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有消化道钡餐检查和钡灌肠两种方法。消化道钡餐检查时患者口服硫酸钡,主要用来检查食管、胃和小肠,钡灌肠时医生把硫酸钡从肛门灌入,主要用来检查结肠。X线检查仅仅能够发现一部分比较大的息肉。但是相对消化内镜检查,优点是安全,并发症少,而且病人因检查带来的不适比较轻微。
三、其他检查方法:
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还出现了CT仿真结肠镜,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也可以发现比较大的直肠息肉。并对息肉的性质作出不同程度的判断。
低位带蒂息肉,排便时脱出,肉眼观察即可诊断,但不能除外多发性息肉及息肉病。如有无痛性便血,经指诊及窥肛触到活动性柔软肿物或看到息肉,亦可诊断。经上述检查如末发现疾病,即应行乙状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或气钡灌肠造影,可确定其位置、数目、大小、性状和范围。同时取材送病理检查,确定有无癌变,以便选定治疗方法。
直肠息肉在线咨询
更多
直肠息肉是什么
直肠息肉多与饮食因素、炎症刺激、隔代遗传因素等方面有关系,会引来排便困难,疼痛等症状。 可以实施息肉切除术,当然情况严重的需要有做进一步病理仔细检查,查一查如何有恶性变的情况。再次发生直肠...
1个回答
直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病例推测:致使患上直肠息肉的原因比较多,往往和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生活习惯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患者经常吃**,讨厌吃有刺激性的食物,长时间的加班,精神压力过的,长期的便秘,或者是患者的身体体质比较弱,...
1个回答
直肠息肉是否容易复发
该疾病可以实施手术救治,如果手术摘除后,可以确保的是局部绝不会病发,而其他部位,没实施救治的还是有病发的可能性的。 因为直肠息肉主要是由于肠道里面的炎症而选择,如若炎症比较轻,对其直肠的刺激小,再次发...
1个回答
小儿直肠息肉大便时有东西掉出来严重吗
这种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建议带孩子及时去正规的三甲级医院做系统的仔细检查,直肠息肉比较严重的都可以决定激光手术或者是腹腔镜手术救治,平时必须留意孩子的饮食,尽量不要让孩子吃太油腻的食物,不要让孩子做剧...
1个回答
治直肠息肉方法
直肠息肉较好是手术摘除,手术摘除以后才能彻底消除,这种手术不是很复杂,比较正规的医院都是可以做的,术后需要有住院仔细观察3~5天约莫,主要还是看伤口的彻底恢复情况,一般彻底恢复的比较好的也是可以提早出...
1个回答
结肠,直肠息肉,会恶变吗?
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属于肠道内由于炎症刺激或者其他原因致使局部黏膜组织的异常纤维化。有良性炎症,也可能会再次出现不典型增生甚至继续恶化。可以单个病发,也可以呈现出多发性。临床诊断仔细检查出结直肠息肉需要...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