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支气管炎

>

支气管肺炎如何诊断

支气管肺炎如何诊断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各型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婴幼儿。导致支气管肺炎发生的因素较多,通风不良、空气混浊易患本病外,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先天性心脏病等也使肺炎发病率增高,且病情更趋严重。因此日常出现该病的症状时,还需及早诊断,尽早治疗。   一、辅助检查

  1.外周血检查

  (1)白细胞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甚至可见核左移,胞浆中可有中毒颗粒。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有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2)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血清CRP浓度上升。

  2.病原学检查

  (1)细菌培养:采集血、痰、气管吸出物、胸腔穿刺液、肺穿刺液、肺活检组织等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但常规培养需时较长,且在应用抗生素后阳性率也较低。

  (2)病毒分离和鉴定:应于发病7日内取鼻咽或气管分泌物标本作病毒分离,阳性率高,但需时亦长,不能用作早期诊断。

  (3)其他病原体的分离培养: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真菌等均可通过特殊分离培养方法进行检测。

  (4)病原特异性抗原检测:检测到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抗原即可作为相应病原体感染的证据,对诊断价值很大。

  (5)病原特异性抗体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有4倍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急性期特异性IgM测定有早期诊断价值。

  (6)聚合酶链反应(PCR)或特异性基因探针检测病原体DNA:此法特异、敏感,但试剂和仪器昂贵。

  (7)其他:冷凝集试验可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过筛试验。

  3.X线检查

  早期肺纹理增粗,以后出现小斑片状阴影,以双肺下野、中内带及心膈区居多,并可伴肺不张或肺气肿。斑片状阴影亦可融合成大片,甚至波及节段。若并发脓胸,早期示患侧肋膈角变钝,积液较多时,患侧呈一片致密阴影,肋间隙增大,纵隔、心脏向健侧移位。并发脓气胸时,患侧胸膜腔可见液平面。肺大疱时则见完整薄壁、多无液平面的大疱。支原体肺炎肺门阴影增重较突出。

  二、诊断

  典型支气管肺炎一般有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哕音,据此可诊断。X线拍片肺部见斑片状阴影可确诊。确诊后,需判断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并作病原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鉴别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

  以咳嗽为主,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肺部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干湿啰音。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且因气道相对狭窄,易致呼吸困难。重症支气管炎有时与肺炎不易区分,应按肺炎处理。

  2.肺结核

  婴幼儿活动性肺结核的症状及X线影像改变与支气管肺炎颇相似,但肺部哕音常不明显。应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和X线胸片随访观察等加以鉴别。

  3.支气管异物

  吸入异物可致支气管部分或完全阻塞而致肺气肿或肺不张,且易继发感染引起肺部炎症。但多有异物吸入、突然出现呛咳病史,胸部X线检查,特别是透视可助鉴别,必要时行支气管纤维镜检查。

支气管炎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支气管炎症状

婴儿支气管炎一般是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炎症反应。婴儿支气管炎的症状有:打喷嚏、咳嗽、呼吸急促、喘息、脸色苍白、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哮鸣音,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婴儿支气管炎可用阿...

1个回答

头孢治疗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头孢不一定能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者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如果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那么吃头孢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要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头孢是没有效果的,需...

1个回答

治疗小儿支气管炎

孩子有支气管炎可以选择食疗,1、四仁鸡子粥。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共研末和匀,每甘取20克,**1只,煮l小碗服下,连服半年。2、生萝卜、鲜藕各。250克,梨2个,切碎绞汁,加蜂...

1个回答

支气管炎引起的喘气怎么办

支气管炎呼吸困难患者首先需要戒烟,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

1个回答

支气管炎是支原体感染吗

支原体感染可以是支气管炎,也可以是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病原体,它通过吸入传染或者感染,支气管和肺组织都可以受累,可以只累积支气管,也可以向下蔓延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后主要表现就是咳嗽咳痰,个别病...

1个回答

什么原因引起孩子支气管炎

引起小孩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感染。常见的感染的原因就是病毒,其次还有细菌、支原体等等,但是病毒大概占90%左右。有时候可能会有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都可以引起支气管炎。在...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