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如何诊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如何诊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细胞超微结构检查、X线检查、骨髓常规检查等,其中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LCH最重要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有条件的单位应做细胞超微结构检查,x线检查也是重要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检查】

  贫血以全身弥散型LCH为明显,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如果合并缺铁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可轻度增加。如果LC侵犯骨髓,患者可出现全血减少。

  【骨髓常规检查】

  只有步数患者会侵犯骨髓,出现LC,但有时即使患者有多部位的浸润,骨髓中也难以找到LC,但可能找到其他的树突细胞。因此,如对于病理检查已明确LCH诊断的患者.通过骨髓检查可以了解骨髓情况;对于诊断未明确的患者,通过骨髓检查可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骨髓中找到LC不能作为诊断LCH的依据,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

  【组织活检】

  LCH常累及的器官、组织包括:皮肤、骨、淋巴结、耳和乳突、胸腺、肺、肝脏、脾脏、女性生殖道、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垂体、骨髓等,尤其是皮肤、骨骼、淋巴结和肝脏最容易受累,也最容易获取组织标本。

  LCH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组织内有数量不等的LC。LC的特点为:胞悻约12μm,胞质丰富,充满细小、粉红色颗粒,有的可见空泡,核大常不规则形、折叠、分叶,核仁可见或不明显。LC呈局限性或弥散性浸润,外加混合性炎性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非朗格汉斯细胞性组织细胞)。切片内LC一般为单个核细胞,偶可见多核巨细胞。LC通常在增殖性病灶中很丰富,而在纤维化、少细胞性病灶中却不容易发现。

  正常人体内也存在着LC,它主要定位在表皮内,少数在真皮,在肺内及淋巴结也可见少量。目前,用现有的病理检查和免疫表型检查尚难以将正常和病理的LC严格区分开来,这对LCH的诊断造成了困难。

  【细胞超微结构检查】

  电镜下可见LC胞质中含有特异性的颗粒(称为Bribeck颗粒或朗格汉斯细胞颗粒),呈圆形,常有网球拍样伸展的突起。也就是说,这种Bribeck颗粒是LC所特有的。所以,有条件的机构可做细胞超微结构检查,这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X线检查】

  骨病变几乎见于所有ICH患者,病变以头颅骨为多见,其次为下肢骨、肋骨、骨盆、脊椎骨、肩胛骨及颌骨等。X线平片上主要表现为溶骨性改变,骨质破坏从虫蚀性到巨大骨缺损。因此,X线检查也是临床诊断LCH很重要的检查项目。

  【其他检查】

  部分患者有肝功能异常,提示预后不良;肺功能损伤者有低氧血症;尿崩症患者尿渗透压异常;免疫学检查可见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表现为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异常、T辅助细胞和T遏制细胞比例失常;血沉增高等。但这些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包括了一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疾病的表现经常与患者起病时的年龄有关,而且LCH在临床上少见,所以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怎么预防?

小儿病毒相关吞噬血细胞综合征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在疫苗的研制上也存在困难,因病毒型别太多,无法控制所有型别。对于体弱或新生儿有密切接触史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3~6ml或胎盘球蛋白6~9ml。高热、皮疹、...

1个回答

儿童血小板减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孩血小板减少,有以下几种原因:一、可能是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常伴有贫血和白细胞的异常。二、血小板分布异常,引起血小板减少,如脾功能亢进、...

1个回答

新生儿巨细胞感染症状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症状,通常是鼻塞和咳嗽,还可能伴有呼吸速度加快以及呼吸困难现象,一般是在呼吸道方面出现症状,与肺炎比较类似,而有些患病的新生儿还可能伴有肝功能受损或肝酶增高现象。新生儿患上巨细胞...

1个回答

地贫可以治疗

地贫是可以治疗的,但是一般是不能彻底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人体出现有溶血性贫血的病症,而且在发病之后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地中海贫血,对于地中海贫血一般是不能彻底...

1个回答

怎么引起血小板减少

人体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

1个回答

血小板减少会引起什么

血小板减少症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血小板减少可以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如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可有皮肤出血点、...

1个回答

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关键还是得看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于血小板生成障碍,一线治疗是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欠佳,可以应用艾曲波帕、血小板生成素、长春地辛等二线药物。2,幽门螺...

1个回答

血液粘稠度低怎么办?

就你目前叙述的情况,如果拥有血液粘稠度比较低,这种情况证明血液粘稠度要比正常人要好的许多,目前这种情况用不着太过忧心,如果拥有血液黏稠度比较高,这种情况考量才是需要有及时干涉的,根据你叙述的情况,建议...

1个回答

得了血液粘稠怎么办?

你好,根据你的叙述,如果平时喝水少是可能会致使血液黏稠度高的,需要有留意多喝水,除了就是血脂高,血小板高的情况都可能会致使的。平时需要有留意饮食清淡卫生,防止排便油腻不易吸收的食物,留意多活动,防止暴...

1个回答

血液粘稠度高有什么危害?

如果拥有血液黏稠度比较高,这种情况再次出现有考量是拥有明显的可能会再次出现心脑血管风险的几率,如果拥有头晕头痛这种情况考量还是由于血液黏稠度变高,致使脑供血供氧障碍,有可能会引来上述临床诊断症状,如果...

1个回答

怎样降低血液粘稠度

致使血黏度相对比较高,跟诸多方面因素有关系的,日常饮食结构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平时要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防止各种油腻,油脂,高胆固醇等食物的摄取,适当锻炼身体,可以决定许多活血化瘀的药物实...

1个回答

女性血液粘稠怎么调理

女性血液粘稠可以通过药物和饮食生活来实施调养。应当多吃许多含有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说瘦肉,鱼虾,豆类,豆制品,谷类水果以及蔬菜等,是应当少吃许多肥肉以及蛋黄,肝,脑,肾等动物的内脏,以免病...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桐梓17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修文13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开阳13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彭水17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安吉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长兴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德清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象山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云和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景宁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机构名单合集) 庆元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松阳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遂昌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缙云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青田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嵊泗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岱山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龙游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开化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常山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德昌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渠县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正规机构指引) 衡阳15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大竹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正规亲子鉴定地址) 桂东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正规机构指引) 开江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宣汉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2025年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桂阳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正规亲子鉴定地址) 蒲江17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详细地址) 临武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大邑17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嘉禾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2025年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金堂17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表) 汝城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详细地址) 和龙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安仁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2025年更新) 龙井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永兴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表) 珲春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2025年正规机构指引) 宜章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