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抵抗力较差,环境中的致病因素稍稍刺激就有可能促使宝宝发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伤害,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小儿感冒发烧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进行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物理降温: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压挤冰袋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洗浴时间10-15分钟,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这些部位对冷较为敏感,可引起不良反应。新生儿、小婴儿因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可经皮肤吸收而出现酒精中毒,不宜采用。
5)、其它:现在还有一种物理降温的药物贴剂,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发烧。
3.补充水分,禁止随便喂药。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孩子发烧最好不要随便吃药,因为孩子的发烧原因不明,随便用药可能会影响医生诊断。
37.5-38℃——低热?黄色预警
注意观察:吃奶、吃饭以后,运动、哭闹,衣服穿得过多、被褥太厚,室内室外温度过高等,这些都可以造成自身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小宝宝出现37.5℃以上的体温,不过在排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就要当心宝宝可能是发热、生病了。
退热措施
切忌给宝宝多穿衣,睡觉时还应当减少盖被,以免发烧宝宝出现散热困难,别忘记给低热宝宝多喝温水,这样才能通过出汗、排尿等方式协助降低体温,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不宜采用药物,用毛巾蘸温水给宝宝擦拭身体,部位为手掌心、脚心、腹股沟、腋下、头部等。
38-39℃——中度?橙色预警
注意观察:要注意宝宝有没有流鼻涕、打喷嚏、喷嚏、喉咙痛等呼吸道感染的伴随症状,观察宝宝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包括每天的排便次数和性质,还应当检查宝宝全身上下有没有出现皮疹等其它状况。
退热措施
年龄超过6个月、没有发热惊厥病史的宝宝,体温达到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热剂,对于1岁以内或体温在38.5℃左右的宝宝,可以采取服退热药、多饮水的方法退烧,年龄在1岁以上、体温接近39℃的宝宝最好使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退烧药,既往曾经有过热厥史的宝宝,可以放宽尺度,在体温达到38℃时就酌情使用药物。[page]
39℃以上——高热?红色预警
注意观察:发热时体温较高有时候显示感染较为严重,高热前还可能伴有寒颤等表现,而即使轻度感染,对于体温的突然升高,有些宝宝也会因为无法耐受而出现大脑皮层过度兴奋、烦躁、抽搐的表现,或者高度抑制、嗜睡、昏迷的现象。
退热措施
鉴于高热对宝宝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当尽快送医院就诊,及早使用肌肉注射、静脉点滴药物降温,高烧、昏迷的宝宝最好使用冰帽、冰毯来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对表现为干热无汗的高烧宝宝,可以配合在额头等部位使用外用退热贴以辅助降温。
中医儿科
常用小儿退热剂
退热剂有很多种,按其不同的使用方法要可以分为外用和内用两种,给药途径包括外贴、滴鼻、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点滴、肛门栓剂等。
饮食禁忌
一忌多吃鸡蛋: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二忌多食蜂蜜: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三忌多喝冷饮: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四忌多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五忌多食辛辣: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相关阅读:提醒家长注意预防小儿猩红热
六忌强迫进食: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于是,他们强迫孩子进食,有的还拼命给孩子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小儿感冒发烧的护理要点的介绍,提醒家长在按照上面的介绍进行护理时,要注意宝宝的反应。
中医儿科在线咨询
更多
中医儿科咋样?
小孩子是用中医的儿科实施救治,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但是相对来说,中医的治疗效果会慢许多,而西医的治疗效果要快许多,但是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加的长久,而且副作用会比较小,如果采用西医救治的效果不好,可以试一下用中医的方法实施救治,但是中药比较苦,孩子服食下来可能会比较困难。
1个回答
中医儿科和西医儿科的区别
中医儿科和西医二科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通过孩子的身体病症来决定有效的方法实施治,对于你宝宝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最近饮食不当所引发的消化不良症状,不管决定中医还是西医都是需要有口服增进吸收的药物来实施救治,不过中医还倡导对小儿实施针灸来稳定身体的病症。
1个回答
中医儿科的技术咋样?
小孩子是用中医的儿科实施治疗,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但是相对来说,中医的治疗效果会慢一些,而西医的治疗效果要快一些,但是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加的长久,而且副作用会比较小,如果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不好,可以试一下用中医的方法实施治疗,但是中药比较苦,孩子口服下来可能会比较困难。
1个回答
中医儿科这个科室咋样?
孩子再次出现低烧一定要及时退热,因为低烧时间长容易对身体器官引发伤害,如果通过药物退热效果不好,可以偿试一下中医的小儿针灸,小儿针灸是中医的个传统治疗方法,他通过特殊的手法可以调整孩子的身理和病理状态,所以针灸用于医治小孩发烧,恶心呕吐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2个回答
反复咳嗽怎么处理好?
这个属于风寒伤肺引起的咳嗽,爱出汗属于营阴不足所致。 建议看看中医儿科治疗,中药可以使用荆防止嗽散加地骨皮等,注意避风保暖预防加凉。
1个回答
什么药能治疗小儿内分泌病
紫河车,指人类的胎盘,中医认为,胎盘性味甘、咸、温,入肺、心、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医儿科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治疗中医儿科不能盲目,有的疗法因在治疗过程中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因此患者积极去正规的医院检查,听取大夫的建议吧。
3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