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中医儿科

>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方案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方案

  一、诊断依据

  按1999年9月国内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依据】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文阻滞,成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 Q波。

  (4)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病原学诊断依据】

  (1)确诊指标: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心肌炎由病毒引起。①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②分离到病毒。③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2)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炎系病毒引起。①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②病程早期息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确诊依据】

  (1)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为心肌炎。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 3周有病毒感染的证据支持诊断者。

  (2)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可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具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3)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随诊,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

  (4)应除外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β受体功能亢进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分期】

  (1)急性期:新发病,症状及检查阳性发现明显且多变,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内。

  (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客观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3)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在1年以上。

  二、与诊断与疗效观察有关的各项检查

  【出、入院检查】

  (1)常规心电图、运动试验、心得安实验、阿托品试验、综合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根据病情选用

  (2)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

  (3)CVB-IgM

  (4)UCG或X线胸片

  (5)其他科研方面的检查

  【疗程中检查】

  (1)运动试验,每周1次,用于心电图不典型病例

  (2)心电监护,每2周1次,用于有典型心电图改变病例

  三、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热毒侵心型】

  1、症状描述:近期有温毒感染史及或感染症状,低热不退或反复发热,咽痛、咳嗽、皮疹、肌痛,伴有乏力,气短,心悸等症,舌红绛,苔薄黄,糙,脉弦数或滑数,病程多在一个月之内,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常为心肌炎急性期,若因反复感染导致病情迁延者,亦可考虑本型。辨证要点为:一是有明显的热毒证候表现者;二是急性期病程较短、仅有咽红者。

  2、治疗方案

  (1)中药汤剂(清心)

  (2)通脉合剂

  (3)莪术油,或穿琥宁静滴

  (4)伴乏力、体虚易感者,加黄芪穴位注射

  【气阴虚损型】

  1、症状描述:面色苍白,明显乏力,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心悸多汗,食欲不振,烦躁等,舌红少苔,脉虚数或弦细无力,病程多数逾三个月,常为心肌炎急性期或迁延期。辨证要点为:以乏力、心悸、头晕为主,无明显的热毒证候表现。

  2、治疗方案

  (1)中药汤剂(益气养阴)

  (2)通脉合剂

  (3)生脉注射液静滴

  (4)黄芪穴位注射

  (5)疗程中复感热毒者,结合热毒证方案。

  【心脉瘀阻型】

  1、症状描述:面色苍白或黯滞,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乏力盗汗,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或结代,病程多数在半年以上,常为心肌炎迁延期,若有明显心脏扩大并符合主症表现时,虽病程不足半年亦应考虑本型。辨证要点为:以心痛、或心脏扩大为主,病程较长。

  2、治疗方案

  (1)通脉合剂或中药汤剂

  (2)复方丹参粉针10mg/Kg/d静滴

  (3)伴乏力、体虚易感者,加黄芪穴位注射

  (4)疗程中复感热毒者,结合热毒证方案

  【痰气郁阻型】

  1、症状描述:以喘大气为主,可伴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悸,乏力等,苔薄白,脉弦或细,常出现在感染性疾病之后,常为疑似心肌炎。辨证要点为:以喘大气为主,病程长短不一。

  2、治疗方案

  (1)中药汤剂(宽胸理气)

  (2)通脉合剂

  (3)选用莪术油、穿琥宁、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粉针等静滴

  (4)伴乏力、体虚易感者,加黄芪穴位注射

  【心阳衰脱型】

  1、症状描述:面色苍白或青灰,倦怠嗜卧,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喘促浮肿,或肢冷汗出,舌质淡紫,口唇发青,脉沉细疾数或微细欲绝。病程多超过一年,常为心肌炎慢性期,但急性期暴发型病例亦可表现为此型。

  2、治疗方案

  按中西医常用方案抢救治疗

中医儿科在线咨询

更多

中医儿科咋样?

小孩子是用中医的儿科实施救治,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但是相对来说,中医的治疗效果会慢许多,而西医的治疗效果要快许多,但是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加的长久,而且副作用会比较小,如果采用西医救治的效果不好,可以试一...

1个回答

中医儿科和西医儿科的区别

中医儿科和西医二科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通过孩子的身体病症来决定有效的方法实施治,对于你宝宝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最近饮食不当所引发的消化不良症状,不管决定中医还是西医都是需要有口服增进吸收的药物来实施救...

1个回答

小孩按摩哪里长的快

如果经常给你家孩子按摩主要的生长板(脊椎,大腿骨,膝盖和脚踝)部位是可以帮助长高的。但饮食和运动还是最重要的。每天一早一晚各一杯牛奶,然后每天都吃一点点黄豆,黄豆里面有很多钙和蛋白质。每天晚上睡前一小...

1个回答

腰痛怕冷该怎么保养

你的这种情况可能是肾虚引起的,建议补肾治疗,可以用右归丸调理。也可以采用艾灸治疗,可以灸关元,命门,神阙等穴位,效果比较好...

3个回答

请问小孩脾虚怎么调理

你的宝宝如果没有口腔的疾病的话考虑是脾胃功能虚弱及缺锌引起的.首先建议少给宝宝吃零食建议给宝宝口服些调节脾胃功能的药物如小儿健脾开胃合剂调理小儿脾胃,增强抵抗力,促进生长发育,帮助钙质的吸收。同时给宝...

1个回答

妇女中风怎么办

根据你说的症状应该属于中风后遗症的表现,治疗应该补血,活血通络,可以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推拿。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医儿科是可以缓解的,但是治疗中医儿科不能盲目,有的疗法因在治疗过程中对...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