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中医内分泌

>

内分泌失调吃什么好

内分泌失调吃什么好

  绝大多数的女生都会经历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内分泌失调的症状通常是不孕、肥胖、长痘痘、乳房胀痛、体毛旺盛、脾气宝藏、白发早衰、月经不调等。引起内分泌失调的原因既有生理因素,也有营养、环境、情绪等因素,其中营养因素是最为关键的,人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须有足够、均衡的营养。

  所以,专家建议内分泌失调的调节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辅以药物治疗,养成良好的习惯,规律生活,这样共同治疗,调节内分泌。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最为关键的部分——饮食疗法!

  一、薏苡仁海带粥

  原料:薏苡仁15克,枸杞、桃仁各15克,海带、甜杏仁各10克,绿豆20克,粳米50克

  做法:

  1、首先,将桃仁、杏仁用纱布包住,用水煎煮取汁。

  2、然后,加入其它的佐料一同煮成粥即可。每天食用2次。

  这款粥有助于降压,降低血脂,并且具有化痰散结、益胃的功效,能够调整身体机能,改善内分泌。

  二、丝瓜茯苓枣花汤

  原料:丝瓜络10克,僵蚕10克,白茯苓1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20克,玫瑰花3朵,红枣10枚

  做法:

  1、将以上的材料全部放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

  2、煎成浓汁,两次混合即可。

  分两次,在饭后服用,10天一个疗程。一般的内分泌失调患者,服用一个疗程即可见效。

        

  三、桃花白芷酒

  原料:桃花300克,白芷40克,白酒100毫升

  做法:

  1、在清明节前后采集东南方向枝条上花苞初放的桃花。

  2、将采集好的桃花洗净,与白芷一同放在酒瓶中,加入白酒,密封存放1个月之后开封即可饮用。

  早晚各饮1盅,饮用时倒出少许药酒在手掌中,双手对搓直到手心发热,来回擦面部。

中医内分泌在线咨询

更多

如何补血效果好

指以补血药物治疗血虚证的方法。血虚以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月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为主症。宜用归脾丸、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阿胶、桑椹、龙眼肉

1个回答

上火吃什么好

建议可以用点金银花颗粒治疗的,效果很好的,可以很好的清火的效果的。可以试试的,需要少吃辛辣的食物的比较好的哦。

1个回答

请问甘草与炙甘草有什么区别

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处方中写甘草,生草指生甘草。为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偏于清热解毒。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偏于润肺和中。

1个回答

针对内分泌失调的症状有哪些

  1、肌肤恶化:肌肤上突然出现了很多黄斑、面色发暗、色斑,抹了不少的化妆品也无济于事,其实这不只是单单的皮肤问题,这些色斑也是内分泌不稳定时再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   2、脾气急躁:更年期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脾气急躁,情绪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出汗、脾气变坏等,这可能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出现下降导致的。   3、妇科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很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不规律、痛经、月经不调等都是妇科内分泌的疾病,还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内分泌失调有关,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于内分泌失调。   4、肥胖:“喝凉水都长肉”,很多人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据内分泌科医生介绍,这可能和本人的内分泌失调有关系,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饮食习惯也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   5、不孕:有的女性婚后多年,性生活正常,却怀孕无望。去医院检查,医生告之,先调内分泌。究其原因,是因为内分泌失调,使得大脑皮层对内分泌的调节不灵,导致某些与怀孕密切相关的激素正常的分泌紊乱,影响怀孕;或是子宫内膜受损,对女性激素的反应不灵敏,反射性地影响内分泌的调节,降低了受孕成功的机会。   6、乳房: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内分泌失调。乳房更重要的作用则是通过雌激素的分泌促进其生长发育,所以一旦内分泌失衡,紊乱,便容易形成乳腺增生及乳腺癌。   7、体毛:不论男女,体内的内分泌系统都会同时产生与释放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差别在于男生的雄性素较多,女性的雄性素较少,这样才会产生各自的特征。但当体内的内分泌失调时,女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就可能会有多毛的症状。   8、白发、早衰:白发早衰也可能是个内分泌问题。另外,内分泌失调,尤其是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

2个回答

请问怎样治疗白头发

您好,白头发一般都是因为肾虚引起的,您可以吃吃黑芝麻,桑葚,枸杞子之类的,此外,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无事时按摩按摩头皮,多梳梳头,都可以。让白头发变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坚持有耐心。

2个回答

请问半夜出汗怎么回事

根据你说的症状主要是阴虚火旺引起盗汗表现,治疗应该滋阴降火,可以服用当归六黄汤加减。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