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应该做哪些检查?好多患者或患者家属经常问起这个问题,希望了解 重症肌无力到底应该做哪些检查才可以明确诊断,北京痿症治疗专家为你总结如下:
1、血、尿和脑脊液常规检查均正常。
2、胸部电脑断层扫描可发现胸腺瘤,常见于年龄大于40岁患者。
3、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常规检查分别用低频(2~3Hz和5Hz)和高频(10Hz以上)重复刺激尺神经、腋神经或面神经,如出现动作电位波幅递减10%以上为阳性。约80%重症肌无力患者于低频刺激时出现阳性反应。应在停用新斯的明24小时后检查,否则可出现假阴性。
4、疲劳试验(Jolly试验):受累肌肉重复活动后,肌无力明显加重。
5、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检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检测阳性率为85%~90%。一般无假阳性。
高滴度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支持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但正常滴度也不能排除诊断,一些眼肌型、胸腺瘤切除后缓解期患者,甚至有严重症状者可能测不出抗体,抗体滴度与临床症状不一致。而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其抗体滴度也可能很高。其特异性可达99%以上,敏感性为88%。
肌纤蛋白(如肌凝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抗体可见于85%胸腺瘤患者,是某些胸腺瘤的最早表现。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甲状腺抗体也较正常者多见。
6、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①新斯的明试验:新斯的明1~2毫克肌注,20分钟后肌力改善为阳性,可持续2小时,因其所需时间较长,主要用于对肢体、呼吸肌的评估;可同时肌注阿托品0.4毫克以对抗新斯的明的毒蕈碱样反应;
②腾喜龙试验:腾喜龙10毫克用注射用水稀释至1毫升,起始量2毫克静注,以后15秒加3毫克,另15秒加5毫克至总量10毫克。30秒内观察肌力的改善,并持续数分钟,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迅速缓解为阳性。由于见效快,该药主要用于眼肌和其他头部肌肉的评估。
重症肌无力在线咨询
更多
治疗重症肌无力优选是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优选药是溴吡斯的明,因为重症肌无力主要是因为神经肌接头病变造成胆碱酯酶蓄积,使得乙酰胆减少而引起肌肉无力。而溴吡斯的明可以遏制胆碱酯酶,从而改善肌无力的症状。但是溴吡斯的明常引起出汗、...
1个回答
患了重症肌无力并且疲劳怎么办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病。少数患者有家族史。感染、精神创伤、过度疲劳、妊娠和分娩等为常见的诱因。胆碱酯酶遏制剂是对症治疗的药物。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静...
1个回答
重症肌无力的日常护理该怎么做
你好,重症肌无力,日常平时的护理主要是预防工作传染,避免出现多器官功能衰弱,引来呼吸衰竭,致使生命危险平时防止着凉,防止加班,防止辛辣刺激食物见平时确保深度睡眠,留意歇息,平时多吃许多的纤维素性的水果...
1个回答
葵扇籽能和治重症肌无力药物服用吗?
葵扇籽是有败毒缓衰老消淤敷药的效用的。不论是做为单方动用(如加瘦肉同煮)还是做为药方动用都可以,但是如同绝大多数的中草药一样,疗效是有个体差异的,从临床诊断效果方面说这味药有效,不是说效果一定,所以你...
1个回答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服用激素减量后复发请问可以要怎么办才能解决...
医生建议:一般加量不能够太多,慢慢逐渐加量。建议你到当地正规医院仔细检查清楚是不是有其他疾病,自己要放松心情,期望你早日康复。需求注意平时饮食中要有规律,注意休息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
1个回答
重症肌无力,双眼皮下坠,吃了4年啲明片, 请问此病可否根冶
眼肌重肌无力一般表现出为眼皮下垂,复视眼球快速转动不灵活视力模糊、斜视。其实任何一种疾病都是越早发觉越早救治,愈后越好,眼肌肌无力也是如此。建议您及时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实施救治和诊断,以免严重病情。必须...
1个回答
小儿重症肌无力怎么办?
如果小孩患上了重症肌无力,首先建议做个胸部ct的仔细检查,剔除几下胸腺瘤引来来的重症肌无力。如果是因为胸腺瘤引来来的重症肌无力,只要行手术摘除胸腺瘤,然后渡过了重症肌无力危象之后,有一小部分患儿是可以...
1个回答
我小得的是重症肌无力病吃溴吡斯的明片吃了
医生建议:这种情况首先应当留意饮食卫生习惯,定期检查肝脏肾脏功能,单纯性的拥有一种症状是不能够确认肝功如何遭到伤损的。需求注意平时注意正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每天多运动锻炼,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戒烟戒酒。...
1个回答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服用激素好转减量后复发
医生建议:你的这种情况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看一看具体应当要怎么样效果会比较好,平时饮食营养均衡。期望对你有协助,。必须强调声明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均衡摄入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1个回答
儿童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经过积极的救治症状是可以获得稳定和减低的,具体效果的优劣也是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的,一般是在经过歇息或者是胆碱酯酶遏制剂救治之后,症状会获得减低,在平时的饮食当中也是要留意互相配合,多吃许多萝...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