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套叠来势凶猛,诊断时间的早晚也决定了医生不同的治疗方法,越早发现治疗,孩子的痛苦就越少,危险性也越小。
10个月内婴儿容易得肠套叠
所谓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另一部分内,形成肠梗阻。
肠套叠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小儿肠套叠几乎全为原发性(肠道本身无疾病的),尤其是十个月以内的婴儿,正处于需要加辅食的年龄,容易因饮食改 变等原因造成肠蠕动不规则,从而导致肠套叠。肠套叠的危险在于,套叠肠管如果压迫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会使套入的肠管血管如果压迫时间过长(超过 24小时),会使套入的肠管血液循环受阻,可能进一步发生肠坏死,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四大要点,及时发现肠套叠
小儿患肠套叠,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是在家里,家长如何能做到及时发现呢?那就要掌握四个要点,即:阵发性哭吵、呕吐、大便出血、腹部肿块。
1、阵发性哭吵:
阵发性较有规律的哭闹是肠套叠的重要特点,大多数病儿突然出现大声哭闹,有时伴有面色苍白、额出冷汗,持续约10-20分钟后恢复安静,但隔不久后又哭闹不安。
2、呕吐:
哭吵开始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物为乳汁或食物残渣等,以后呕吐物中可带有胆汁。如果呕吐出粪臭的液体,说明肠管阻塞严重。
3、果酱样血便:
病后6-12小时,病儿常会排出暗红色果酱样血便,有时为深红色血水,轻者只有少许血丝。
4、腹部肿块:
在肠套叠的早期,当孩子停止哭闹时,可以仔细检查他的腹部,能发现腹部有肿块,向肚脐部轻度弯曲。如果用手摸,可以在他的右上腹或右中腹摸到一个有弹性、略可活动的腊肠样肿块。
以上所说的阵发性哭吵、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腹部肿块是肠套叠的四大症状,但不一定会表现出所有的症状。某些孩子可能没有呕吐或便血等症状,但绝 大多数病儿都有阵发性哭闹。为了不耽误治疗,家长对阵发性哭闹超过三小时以上的婴儿,尤其是有拉稀、感冒或饮食改变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个送医要点
肠套叠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送医,这样会减少孩子的痛苦,避免危险发生。在送医过程中需注意:
立即禁食禁水,以减轻胃肠内的压力;
不能用止痛药,以防掩盖症状,影响诊断;
在途中,家长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呕吐物、大便的次数、量等,使自己在向医生讲述病情的时候做到尽可能详细。
参考文献:《肠梗阻诊断治疗学》《肠梗阻影像学》
肠套叠在线咨询
更多
慢性肠套叠症状
您好,慢性肠套叠临床表现:慢性肠套叠多再次发生于较大儿童,病期较长,慢性肠套叠的主要症状为腹痛。由于病情缓和,常延后数周甚至数月以上才复诊。患儿一般情况尚佳,多无中毒高热、失水和休克等症状,腹痛也不严重。需要强调的是避免酒精和烟草的刺激,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个回答
新生儿肠套叠症状表现
新生儿肠套叠主要表现出为以下症状:1、剧烈腹部疼痛,患儿常哭啼不安。2、腹部肿块:设在肚脐的右上方。3、血便:为果酱样血便。该病一旦诊断,建议尽早去正规医院普外科行空气放气灌肠的方法增进套叠部位复位。如果复位成功,病程较久,不剔除有肠坏死的可能会,建议尽早行开腹手术。特别声明不能吃生冷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多喝温开水,注意饮食清淡为主。
1个回答
肠套叠的病因是什么
指导意见:尿血一般情况是不能自行恢复正常的,所以尿血是需要有实施救治的,如果不实施救治就会致使后期再次出现各种的排便困难以及肛裂等现象,如果再次出现了肠套叠就需要有及时的实施救治。特别声明注意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的,生冷硬的以及腌制熏烤的食物。
1个回答
肠套叠好了为什么还呕吐
肠套叠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灌肠救治了,但灌肠救治会致使胃部的不适引起干呕症状。在做完灌肠救治后肠道还在复位中否者断然不可排便要仔细观察至少八小时约莫,过早排便会引发患者腹痛再次出现干呕症状的再次出现,并且在彻底恢复期间要办到饮食清淡不能够吃过凉太过刺激的食物,如果发觉干呕严重并含有腹痛要及时到医院复检。需求注意睡眠要充足,一定要放松,避免情绪紧张。
1个回答
肠套叠会呕吐吗
患肠套叠的症状最主要表现出在腹痛、干呕和血便这三种情况上,但有的患者可能会三种都有,有的患者会再次出现其中一种,比如说干呕或血便所以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再次出现干呕症状的,严重的患者只会再次出现腹痛。建议一旦发觉宝宝再次出现类似于症状,及时前往医院诊断救治,以免症状严重。特别注意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硬辛辣的食物,平时也要注意不要喝酒。
1个回答
肠套叠呕吐有规律吗
肠套叠干呕没规律。这个症状的发病率主要针对于婴儿期的宝宝,临床诊断发觉普遍多于一岁以内的肥胖婴儿会再次出现哭啼不安,并含有规律性一般在安静5到10分钟突然已经开始哭啼不安,持继10到20分钟再次安静如此反反复复,所以可以推测宝宝是患肠套叠要及时治疗。特别声明平时的生活中清淡饮食,避免过多油腻食物刺激。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