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要点 快收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要点 快收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这是由于肾上腺的皮质肿瘤或增生,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原醛症这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症,大约占高血压症中0.4~2%。发病年龄高峰为30~50岁,一般女性较男性多见。生活中引起本病最常见的原因为醛固酮瘤,大约占原醛症的60%~80%,大多数为单个腺瘤,左侧多见的。其次还有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它又称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大约占20%~30%。少见原因有地塞米松可遏制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癌、异位分泌醛固酮的肿瘤等。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诊断方法。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要点快收藏

  第一、高血压

  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一般不呈恶性演进,大多数血压在170/100毫米汞柱左右。高时可达210/130毫米汞柱。病程长者可出现高血压的心、脑、肾损害,眼底的血管变化较轻微。

  第二、高尿钾、低血钾症状

  约80%~90%患者有自发性低血钾,尤其在服用排钾利尿剂后可诱发低血钾,临床上出现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心律失常,心电图u波明显、t波倒置、q-t间期延长。肢端麻木,手足抽搐。多尿、夜尿增多,糖耐量减低。

  第三、实验室检查

  血、尿生化检查:①低血钾:大多数病人在2~3毫摩尔/升;②高尿钾:血钾<3.5毫摩尔/升,尿钾>25毫摩尔/升,血钾<3毫摩尔/升,尿钾>20毫摩尔/升,提示尿路失钾;③高血钠:血钠一般在正常高限或略高于正常;④碱血症:血ph值和二氧化碳结合力为正常高度或高于正常。

  卡托普利试验: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用卡托普利后血浆醛固酮水平被遏制到416pmol/l以下,而原醛症病人的血浆醛固酮则不被遏制。

  安体舒通试验: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一般服药一周以后血钾上升,血钠下降,尿钾减少,症状改善。继续服药2~3周多数病人血压可以下降,血钾基本恢复正常,碱中毒纠正。此试验不能鉴别醛固酮增多是原发还是继发。

  钠负荷试验:低钠试验原醛患者尿钾排量明显减少,低血钾及高血压减轻。尿钠迅速减少与入量平衡,肾素活性仍然受遏制;高钠试验正常人及高血压病人血钾无明显变化,原醛症患者血钾可降至3.5毫摩尔/升以下,症状及生化学改变加重,血浆醛固酮仍高于正常。

  第四、肾上腺b超、ct、mri检查了解肾上腺有无肿瘤或增生。

  第五、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或照相,如一侧肾上腺有放射性浓集,表示该侧有腺瘤,如二侧均有放射性浓集,提示为双侧增生。

  第六、地塞米松遏制试验,对于肾上腺形态学检查未能发现肿瘤,上午直立位时血浆醛固酮下降的患者,要行本试验。地塞米松每日总量2mg,分次服,若是地塞米松可遏制性醛固酮增多症,在3周后血钾、血尿醛酮、血压可恢复正常。长期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0.5mg/日可使病人维持正常状态。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盘点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要点了,希望以上小编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线咨询

更多

醛固酮增多症麻醉需注意什么?

这样的病症的治疗办法之一就是手术救治,而手术救治就得有麻醉,麻醉中需要有留意的问题,这个都不是你所关心,需要有你留意的问题,麻醉师会和你交代,但是在这里也和你说也句,省得忧心。有这样的病症的人,血压都...

1个回答

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

,[title]多见头晕、头痛、肌无力、周期性肌崩溃、手足抽搐等,针对您购买的症状不能够确诊此类疾病,建议您入院实施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测得、CT等针对性仔细检查,诊断疾病对症采取有效的救治。在没...

1个回答

醛固酮增多症的预后怎么样?

醛固酮增多症也是一种内分泌功能紊乱性疾病,可以致使再次出现高血压,低血钾,除了钠的分解代谢紊乱。而且血压往往比较高,普通降压药物难以压制,低血钾也往往是顽固性的,普通的补钾也往往难以有效。因此需要有积...

1个回答

原醛固酮增多症

[title]可以致使高血压,而且这种高血压不容易压制。醛固酮升高之后,另一方面可以升高血压,另一方面还会致使电解质紊乱,可以致使血钾的遗失增强。这种情况要进一步做肾上腺的仔细检查,明确致使原发性醛固...

1个回答

醛固酮增多症有什么禁忌

醛固酮增多症顾名思义就是排泄醛固酮不断增多引来的一种疾病,患者可以再次出现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特点,由于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特点,所以饮食上需要有少吃盐。另外,建议患者在实施肾上腺CT或者MRI的仔细检...

1个回答

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表现在哪?

一般情况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话主要是像个身上现的纤维化啊,或者是单侧肾上腺的结节,病人会再次出现个头晕头痛肌无力周期性的集团化以及手足抽搐的症状还会伴发个血压的下降,而且在口服降压药以后,加效果并不...

2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