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盗汗

>

夜间盗汗的中医治疗方法

夜间盗汗的中医治疗方法

  《内黄帝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与1案不同,主要是因为卫阳不足,阴阳 失谐。做个通俗的比喻,气阳就像锅盖,如果是完好的,那么锅里的水蒸气就会适当的出来,但如果锅盖质量不好,破了很多的窟窿,那么水蒸气就会不受控制,大 量大量的出来。对于这种情况,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把锅盖修好。《内经·指针要大论》说“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所以,对于人体,卫阳虚弱,阴 阳失谐,就要益气阳,调阴阳。

  1. 肝经郁火

  处方:桑叶、牡丹皮、栀子、夏枯草、玄参、瘪桃干各10g,生地黄、白薇各12g,煅牡蛎(先煎)25g,糯稻根15g,龙胆草3g。每天1 剂,水煎服。服药4 剂,盗汗即止。

  2. 邪热内郁,表里不和

   药用炙麻黄5g,连翘10g,赤小豆30g,桑白皮15g,葛根20g,黄连10g,黄芩10g,桂枝15g,白芍15g,白术15g,防风15g,薏 苡 仁3 0g,肉豆蔻10g,炙甘草10g。3 剂,水煎服,日1剂。二诊: 服上方后,下利止,大便成形,日2 次。周身皮疹未见新发,但盗汗减轻不明显。药已中病,仍以上方加黄芪30g,煅龙牡各30g,以益气固表止汗。5 剂水煎服,日1 剂。三诊: 服上方后盗汗明显减轻,已无需每天更换衣被,大便正常,日1 次,皮疹已愈,体力有增,嘱按原方再进5 剂,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病已痊愈,体力较前明显增强,很少外感。

  3. 阴虚火旺

   肾主五液, 入心为汗。由于房室不节, 烦劳过度, 亡血失精, 或久病伤阴, 素体阴虚, 肾液不足, 虚火内生, 迫津外泄而现潮热盗汗, 虚烦少寐, 头昏耳鸣, 舌红少苔, 脉细等象。(医宗.必读》说: “ 肾阴衰不能内营而退藏, 则内伤而盗汗” 。当此之时, 治宜滋阴降火, 用当归六黄汤或保阴煎(生地黄、熟地黄、白芍、山药、续断、黄琴、黄柏、甘草)加减治疗, 可期汗止。

  4. 补养心脾法

   心主血, 脾统血, 汗为心之液, 血汗同源。思虑劳心过度, 营血阴耗, 或脾胃素弱, 水谷精微化生营血不足, 血不养心, 神气浮越, 心液不藏而外 泄则盗汗, 并见心悸少寐, 面色不华, 气短神疲, 头目眩晕等症。(丹溪心法) 说: “ 盗汗属血虚” , 治宜补血健脾养心, 用归脾汤加减调治有显效。

  5.湿阻盗汗

  处方:炒苍术15 g,陈皮12 g,茯苓12 g,厚朴10 g,泽泻12 g,白豆蔻仁5 g,生薏苡仁24 g,制半夏12 g,补骨脂12 g ,牡蛎20 g。水煎服,日1剂。上方服毕7 剂,盗汗即大减, 醒后但头额汗出,内衣不湿;头重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及自汗等症状亦俱减轻;惟阴头仍寒,脉、舌如上,再予原法治之, 上方加菟丝子12 g、杜仲10 g。又服完7 剂, 盗汗、自汗俱止, 诸症均解除。

盗汗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夜间盗汗

宝宝盗汗,一般情况是由于缺钙所造成的,但是盗汗也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生理性盗汗原因有:在小儿时期,皮肤中的水分含的比较多,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健全,所以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在入睡前活动过多的话,可...

1个回答

宝宝盗汗是什么

宝宝盗汗,一般情况是由于缺钙所造成的,但是盗汗也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生理性盗汗原因有:在小儿时期,皮肤中的水分含的比较多,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健全,所以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在入睡前活动过多的话,可...

1个回答

小儿盗汗的原因及治疗

幼儿盗汗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盗汗多由于睡前过于兴奋和活动量较大、摄入较多高热量食物、室内温度过高等引起,不需要药物治疗,只需要控制睡前进食量和食物的热量、避免睡前过于兴奋、及时调整室温即可。病理...

1个回答

哪些原因引起盗汗

盗汗主要指的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表现出汗的症状,在醒来之后就会停止出汗,大部分盗汗都是由于肝肾阴虚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阴虚火旺所导致的,这种情况,主要是患者在平时生活中长期的吃辛辣刺激类型的食物,容易...

1个回答

男士盗汗什么原因引起的

入睡时汗出,醒来汗止,这是中医上所说的盗汗,可以导致该病的原因有很多,一、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如果平常思虑太过,则血不养心,容易出现汗液外泄,导致盗汗;二、男子肾阴不足,阴虚内热,虚火内生,扰乱阴津,...

1个回答

晚上1点出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盗汗,虚汗可能是由于肝肾阴虚或者脾虚引起的。同时,那根秘失调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也有可能引起这一症状。都是出去喊,也有可能是由于低血糖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则应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多,休息时不...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