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脊髓灰质炎

>

小儿麻痹症的药膳食疗一览

小儿麻痹症的药膳食疗一览

  小儿麻痹症饮食也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配合训练以及注意一些禁忌也是患者应该注意的。那么小儿麻痹症的食疗方有哪些呢?下面是为大家做出的介绍。

  小儿麻痹症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1、瓜蒌根粉15克,粳米50克,共煮成粥。适于肺热津伤者。

  2、鲜百合、粳米各50克,白糖适量。米煮粥至半熟加入百合同煮至熟,调入白糖即成。适于肺热伤津者。

  3、山药、薏苡米各60克,柿霜饼24克,山药、薏米煮熬至熟,再将柿霜饼顾碎入粥中,熬至熟烂即成。适于肺热伤津者。

  4、赤小豆50克,粳米200克煮成粥,放入适量食盐、少许味精即成。适于湿热浸淫者。

  5、冬瓜200克,去皮煮汤。适于湿热浸淫者。

  6、薏米500克,煮粥加适量白糖即可。适于湿热浸淫者。

  7、白粳米150克,武火煮沸,文火焖熟,用于日常正餐。适于脾胃虚热者。

  8、山药200克,陈皮3克,红枣500克,鲜扁豆50克。将红枣肉、鲜扁豆切碎,山药切薄片,陈皮切丝,共同合匀,做成糕,上笼,用武火蒸20分钟即可。适于脾胃虚热者。

  9、红枣10个,粳米100克共煮粥,熟后加冰糖汁少许即成。适于脾胃虚热者。

  10、桑椹蛋糕:桑椹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共煎汁,将汁同500克鸡蛋、300克糖、200克面粉和成面团,加入发面,待面发起后,加碱,试好酸碱度,做成糕上笼蒸熟即可。适用于肝肾亏虚者。

  11、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共煮成粥即可。适用于肝肾亏虚者。

  12、治疗小儿麻痹症的食疗方包括猪肾22上洗净切成颗烂状,和粳米30克,加入适量葱白、五香粉、生姜、食盐共煮成粥。食用后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有显效。适用于肝能亏虚者。

  求医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小儿麻痹症的药膳食疗一览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编相信大家都对此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仔细了解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只有平时注意爱护身体,日后身体才会报答你。祝您健康。

  【参考文献:《脊髓灰质炎:疾病及预防接种知识手册》《影像专家鉴别诊断:颅脑与脊柱脊髓分册》】

脊髓灰质炎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两个月打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现在六

,这个第一次麻醉脊髓灰质炎预防针。目前可以口服的。这个不需要忧心。一般情况下麻醉或者口服都是没干扰的 。不需要忧心的。有抗体产生就没干扰的 。必须强调声明平时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定期体检。

1个回答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之后会出现的反应都有些什么呢?哪些是比较...

一般情况下不良反应是不大的,但是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引来发烫、恶心呕吐、头痛等,偶有皮疹,发烫和恶心呕吐不严重时不超过38°c就不必要解决,宝宝可以自行或者物理降温可以纾解,2~3天后自行全愈。如发烫大于38.5°c就得用药了。极少数再次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为疫苗相关性麻醉病。必须强调声明应该要清淡饮食,另外应该要多活动,不要经常低头,保持一个姿势。

1个回答

脊髓灰质炎怎么办?

孩子得了脊髓灰质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是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染引来的,应当是因为孩子小时候没及时接种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致使的,如果孩子现在已经确认就是脊髓灰质炎的话,要及时的给与救治这种病不容易自愈,而且很容易遗留下后遗症,但是如果去大医院做正规的救治的话,可能会遗留下的后遗症会轻许多。需求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多晒太阳,避免长期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1个回答

打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反应有什么

打完这种疫苗之后,机体通常会有轻微的全身发烫,局部红肿,恶心干呕或者是除了许多皮疹再次出现等等,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纾解的,如果反映委实比较厉害,可以实施对症救治。脊髓灰质炎疫苗它也是分成口服和麻醉的,一般麻醉疫苗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许多,而且它的不良反应也会少许多。特别声明平常不要劳累过度,要注意休息,服用维生素d。

1个回答

脊髓灰质炎传播途径

脊髓灰质炎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散播,预防措施抱括:接种疫苗疫苗、隔绝传染源、留意手部卫生以及不吃生食,这种疾病在半年到五岁的儿童中很常见,它通常被称为“小儿麻痹症”,随着疫苗的普及,只要儿童不定期接种疫苗疫苗,传染的可能性就很低,然而,被确诊患这种疾病的儿童需要有尽快获得救治。需求注意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1个回答

脊髓灰质炎是小儿麻痹吗

您好,脊髓灰质炎是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染引来的。主要侵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话可以引来的一侧肢体运动障碍。现在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普及,上述疾病的发病率已经增加。脊髓灰质炎也称小儿麻痹症。根据你的叙述,建议积极救治,以免留有后遗症。特别声明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绿色蔬菜。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