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其他疾病

>

老年低温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老年低温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老年性低温症是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因老年患者机体温度过低而引起的疾病,由于老年低温症发生后机体功能出现严重紊乱,常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对老年患者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医学专家根据多年来临床经验总结的出以下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老年低温症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治疗低温症的直接损害和并发症。

  ①吸氧及辅助呼吸:患者呼吸道应维持通畅,持续充分吸氧,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

  ②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在控制中心静脉压条件下进行扩容,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低温症时低血钾的心电图特征往往模糊不清,可能突然引起室颤,应立即纠治。

  ③抗生素:对于昏迷的低温症患者,往往已有隐性感染,故先给广谱抗生素治疗72h,待血培养结果报告后再作适当调整。

  ④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素:目前许多学者已不主张常规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因低温症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而且其利用减少。甲状腺素治疗也仅限于低温症来自黏液水肿者,且其用量宜小,剂量过大有促发心肌梗死之虑。低温症患者的代谢异常,大多可随复温而恢复,而且某些药物如阿托品、重碳酸盐、胰岛素等在体温低下时其效应亦降低,但当复温后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并发症。

  ⑤心肺复苏:室性心律失常如果不能对复温作出迅速的反应者,宜用利多卡因治疗。洋地黄制剂仅在出现心力衰竭时应用。在低温时,电击和起搏效果均较差,当复温中如果发生危险的心律失常应予相应的治疗。所有的静脉内输液均加温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体温。死亡常是由于心脏停搏或心窒颤动所致,每次出现心脏事件的体温是不一样的,但体温<29.4℃,死亡危险性很高,特别是原有心脏病的患者,低温患者的搬动或过度刺激可激发心律失常,故操作时应特别小心。患者的体温显著过低者,复温中的复苏应积极,持久,直到体温上升到至少35.8℃,心肺复苏完全失败之前不要轻率地宣布患者已经死亡。此外,对于各种引起低温症的基础疾病应予积极治疗。

  2、复温方法:

  低温症患者的复温方法见表1,对低温患者施以何种复温方法为好,仍有争论。健康年轻人因淹溺于冷水中或暴露于寒冷环境所致的原发性意外性低温症,可用标准的快速体外复温法进行治疗,但这种方法不适应于老年患者,因其常能诱发心律失常。循环虚脱、致死性低血压以及体内温度续降等危险。而且,目前认识到积极的体内加温法亦有致体内温度续降之弊端。所以老年患者通常适用于保守复温法,即将患者移至室温25℃左右的病房内,身体盖以干洁衣被或毛毯,使其体温慢慢回升0.5~0.81℃/h,用这种方法即使患者体内温度<28℃也常可奏效,如果达不到上述复温速度,则提示可能为继发性低温症。可是,如果患者处于寒冷环境的时间已久,这种保守的缓慢复温方法可能使机体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改变。所以,Exton-Smith推荐表2所列综合治疗方法,作为大多数意外性低温症患者的处理方法,可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实施。

其他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哪种病?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力正常时,可以及时清除病原体、人体发育异常的细胞、人体内衰亡的细胞及其产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

1个回答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多是感染性的,如带状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真菌性皮肤病等。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皮肤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屏障,当我们的免疫力低下时,患上某些皮肤病的几率就会...

1个回答

发烧引起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发烧引起的疱疹可能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曾患水痘的成年人体内“潜伏”有...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

经常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烧,是由于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建议用中药调养,优点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体内在的免疫调节能力。虽然没有西药见效那么快,但是对于经常病毒感染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用头...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会反复吗

病毒性感染的发烧是会反复的。病毒性感染的发烧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会导致病毒侵袭组织器官,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赶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八天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乱用药。首先要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判断是细菌感染亦或病毒感染。然后有些诊所不具备检测条件,所以都是靠经验来判断的,这样会有误差,因为短期发热对身体不会有很大影响,但如果持续发热对人...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