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多发性骨髓瘤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三大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的三大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对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发生肾脏损害,随着病情发展到晚期疼痛剧烈,呈进行性和持久性,严重者危及生命,保持积极就医的情绪是战胜多发性骨髓瘤的首要元素,在临床上我们通常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以及新型生物靶向性药物来治疗该病。

  多发性骨髓瘤如不进行治疗,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存活期仅为6个月。常规化疗的有效率为40% ~60%,完全缓解率低于5%,中位存活期不超过3年。约25%的患者能存活5年以上,存活10年的MM不到5%。

  多发性骨髓瘤的三大治疗方案

  1、造血干细胞移植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ASCT的对象包括初始治疗有效或达平台期的患者;补救化疗有效或达平台期的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的一部分可行移植。计划在疾病进展时移植的患者可在达到最大治疗效果时提前采集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译】:骨髓中的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以备用。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allo-HSCT可用于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供者的年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般适用于下列情况:初治有效,作为临床试验中的一部分进行; 复发后补救治疗有效,作为临床试验的一部分;自体移植后复发的患者。

  2、化疗

  (1)诱导治疗:美发仑与泼尼松(MP)方案、长春新碱联合阿霉素和地塞米松(VAD)方案、大剂量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以及脂质体阿霉素联合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的DVD方案。应注意准备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采集前避免使用烷化剂。MP方案的有效率为60%,总生存期24~36个月。如患者年龄小于50岁,大剂量化(放)疗+干细胞移植可能是较好选择,以VAD诱导,继之作大剂量化疗和干细胞移植。如患者年龄在50~70岁,根据具体情况,争取大剂量化疗。

  (2)维持治疗:化疗一般持续到达最大反应后2个疗程, 继续治疗并不能延长平台期。随后的治疗须根据年龄、一般状况和患者本人意愿选择。包括:观察、维持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3、新型生物靶向性药物

  新型生物靶向性药物有双磷酸盐类药物、反应停及其类似物、蛋白酶体遏制剂(万珂)、三氧化二砷以及血管生长因子遏制剂等。

  温馨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疾病会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多伤害,此时通过科学饮食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受到多发性骨髓瘤的伤害,建议大家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丰富、容易消化的东西;若是有肾功能不全的人应该吃低钠、低蛋白和麦淀粉的东西来减少肾脏的负担;像有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的人就应多喝水,每日尿量持维在 2000ml上面,以预防或减轻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参考文献:《多发性骨髓瘤:现状与进展》《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外科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在线咨询

更多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的一线治疗以缓肿瘤化疗为主,化疗药物主要有:蛋白酶体遏制剂硼替佐米、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和沙利度胺、烷化剂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等。老年患者多数采用两药联合治疗;情况良好、器官功能正常、可...

1个回答

你好 我想问下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还么有影

多发性骨髓瘤还没有影响到肾功能,肝功能,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恶性浆细胞病,一旦蔓延是很严重的,主要融合活检和病理推测,看如何有行性肿瘤蔓延的畸形,一旦蔓延就必须放化疗,也可以考量标靶救治等。放化疗会伤损正...

1个回答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治疗希望大吗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的血液疾病,目前很难自愈,只好通过有关的救治来延长寿命,压制病情的扩张,减低身体的痛苦,一旦到了晚期,寿命绝不会低于5年,必须作好思想准本,平时要留意多实施体育锻炼,增加自身的免...

1个回答

病人患多发性骨髓瘤,打了不到两个疗程的化疗,血小板升不上去,

你的情况看,主要是有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浆细胞病,会引来了贫血,肾功能不全,骨头疼痛,高钙血症,血小板减低,所以需要有用化疗药物救治,化疗后可以互相配合用免疫球蛋白和中医中药救治合适,一般都是可以压制...

1个回答

多发性骨髓瘤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浆细胞再次出现恶性纤维化致使的肿瘤,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病不属于遗传病,但是它是由于基因突变引来的,和隔代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病发原因还没有完全明确,只好通过积极的预...

1个回答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要注意什么?

首先,躺在床上时,每隔1 - 2小时帮助患者发生改变体位,始终保持患者肢体的功能位置,正确动用气球和气垫,每天用温水刷洗全身皮肤,始终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防褥疮。第三,主要的埋怨是减低疼痛,表现出对病...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