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大约每7个人就有一个人会经历焦虑症。过度焦虑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会带来严重的精神问题。虽然焦虑在处理突发事件,面对灾难时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不需要面对洪水猛兽的现代社会,长期焦虑却未必能在帮助人摆脱学习工作的困境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女性可能是更大的受害者。专家提出六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处理日常焦虑。
识别有用的和没用的焦虑
首先,判断你的焦虑是否能帮助你解决困难。如果答案是“是的,焦虑是有用的”,那么请列一张清单,写明如何逐步解决困难;如果“焦虑帮不到我”,那么请使用以下几条方法来应对没用的焦虑。
用时间表记下你的焦虑
把你一天要操心的事写下来,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段来想这件事,例如一周后要做一个报告,你因为这事每天都很焦虑,那就把时间设为下午6点到6点半,这半个小时专门焦虑这个报告。这样等到了下午6点,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太纠结这件事了。许多人以为自己迫切需要一件事马上得到解决,然而事实上把这件事推迟一些再解决,也没什么关系,他们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学会接受不确定性
焦虑的人往往很难接受自己无法完全掌控他们的生活。尝试默默地在脑海重复一件担心的事20分钟,担心的情绪会不知不觉被削弱了。大部分人会在重复的过程中会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无聊,甚至坚持不到20分钟。
专注力
劝诫人们活在当下,用心去体会当前的情绪,即使情绪是消极的。试着沉浸在你喜欢的音乐中或尽情和朋友交谈,将焦虑的事抛诸脑后。试着深呼吸,放松身体肌肉,活在当下。
重塑你的担心
如果担心的事真的发生了怎么办?如果真的丢了工作或是被抛弃了,天是不是会塌下来?改变你对一件事的评价,可以改变你的挫折感。尝试积极地问自己:我从这次失败中学到了什么?将你觉得感恩的经历列成一张清单。
回顾焦虑
回过头想想以前的焦虑,是不是很难记起来?这很可能是因为想象中的灾难从来没有真的发生过,或者你有足够的能力来克服和忘记困难。
【本文由广州协佳医院神经科供稿】
焦虑症在线咨询
更多
焦虑症引起肠炎
焦虑症是不会导致肠炎的。因为肠炎就是属于器质性疾病,而焦虑症属于功能性疾病。但是因为很多的焦虑症患者都会有一些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动和骨骼肌的紧张性,同时会伴有消化系统刺激症状,比如一些胃部不适,恶心,...
1个回答
焦虑症一般怎么治疗
治疗焦虑症的方法: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当你感到焦虑时,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的缓解了焦虑的情绪,使你有更充沛的精...
1个回答
治疗头晕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也可以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动过速、口干、尿频、尿急等躯体症状。其中,头晕是较为常见的躯体症状,想要控制好焦虑症的头晕,也就是要积极的治疗焦虑症,在临床上,可以选择艾司西酞普兰、西酞...
1个回答
焦虑症为引起打嗝吗
不会打嗝的,焦虑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濒死感、晕倒感、窒息感等。此时,感觉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生命没有保障,常会出现拨打120急救。而对于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症...
1个回答
考试焦虑症怎么治疗
考试焦虑症治疗方法:第一、心理治疗,考生需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放松自己的身体,做一些放松的训练。在考试前多做些深呼吸、适当的做些运动,放松自己的身心,能够缓解考试焦虑症。也可以通过朋友的沟通,来释放...
1个回答
焦虑症怎么治疗方法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心理和物理等多种方法。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通过心理治疗可以使他们对疾病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也可以改变一些错误的认识,客观地看待生活中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因为抗抑郁药物(如...
1个回答
焦虑症早期如何引起
导致焦虑障碍的因素有四个,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就遗传因素而言,如果直系亲属患有焦虑症,儿童患焦虑症的可能性非常高。第二是生物因素。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第三是心理因素。...
1个回答
焦虑症能治疗好吗
焦虑症是可以治好的,但是非常容易复发,很多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达到临床痊愈。在治疗上,焦虑症患者需要完成全病程治疗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疾病复发。其中,急性期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巩固期治疗以防止症状复燃为主...
1个回答
焦虑症能引起胸痛吗
焦虑症是有可能会胸痛的,比如焦虑症中有一个类型叫惊恐发作,患者常感觉濒死感,胸闷胸痛以及很多其他不舒服等等,患者常常需要去急诊科,要求医生抢救,但是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又没有发现身体方面的异常。在排除...
1个回答
焦虑症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吗
会。内分泌系统参与调节人体代谢过程,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许多身体活动和生命现象。当环境改变,情绪欠佳,休息不足,女性月经期间以及营养状态不佳等问题,都可以引起内分泌失调。只要身心舒畅,休息充足,保持愉...
1个回答
如何走出产后忧郁症
想要走出产后忧郁症,第一宝妈在怀孕时候可以多做些运动,不仅能提高抵抗力,同时还可以让产后更好的恢复,也会让宝妈更快的适应照顾宝宝的繁忙生活。第二日常生活中可以了解一下育儿常识,避免宝宝出生后手忙脚乱。...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