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甲状腺疾病

>

甲状腺疾病服药注意事项

甲状腺疾病服药注意事项

  1、左甲状腺素片:

  目前市面上仅有两种,“雷替斯”和“优甲乐”;英文名:Letrox;两种化学成分相同(L-T4) ,制作上稍有不同,可根据购买的便利,选择一种服用。福建协和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赵文新

  2、那些人需要服用左甲状腺素片:

  1)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患者必须服用,以预防肿瘤复发;

  2)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必须服用,以补充甲状腺素功能;

  3)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如甲状腺功能不足,需要补充;

  4) 一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建议补充,以减缓对侧结节形成;

  3、要服用多久,需要如何复查:

  大多数需要终生服药,但根据不同的原因,必须抽血复查甲状腺功能水平。推荐术后2月、6月、1年随诊,以后每年随诊1次,共5年;此后可每2~3年随诊1次。

  4、如何服药,忘记服药怎么办:

  服药时间建议在清晨,餐前30min。当然在其他时间服用亦可,最好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如果清晨漏服,可以在其他时间补充,甚至可以在次日翻倍服用。

  5、药物有何不良反应:

  过量服药:可能出现下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包括:心动过速、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头痛、肌肉无力和痉挛、潮红、发热、呕吐、月经紊乱、震颤、坐立不安、失眠、多汗、体重下降和腹泻。在上述情况下停药1-3天后症状消失;

  长期服用:可能发生骨质疏松,建议配合服用钙剂,如钙尔奇D 0.6g 每日一次;

  药物不足:面部水肿,表情淡漠,体重增加;

  如发生以上情况,请及时就诊,建议复查甲状腺功能后调整药量。

  6、饮食上有无禁忌:

  医学上,甲状腺癌术后饮食没有禁忌;如后续需要碘131治疗,在治疗前2周需要禁碘饮食(禁止海产品,海带,紫菜等);

  如当地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可以按风俗进行;

  我们治疗组推荐少服海带,紫菜这些含碘高的食物。

甲状腺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甲状腺囊腺瘤怎么治疗

患有甲状腺囊腺瘤建议去医院做一下详细的检查后,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治疗。如果是恶性病变所引起的甲状腺囊腺瘤临床上多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以后同时配合放化疗联合应用。除去周围残余的癌细胞,防止发生转移等情况。如果是甲状腺囊腺瘤是良性的,体积比较小,没有临床压迫症状,建议患者采取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在局部做射频消融,建议患者应每年定期去医院做复查检查,防止发生其他病变。

1个回答

甲状腺肿引起甲亢

甲状腺肿大是双侧及峡部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可以是轻到重度肿大,质地比较软,肿大明显的,触诊的时候会感到甲状腺部位有震颤感觉。甲状腺肿大,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进行治疗,比如:丙基硫氧嘧啶、普萘洛尔、必要时辅以升白细胞和护肝药物,此外,对于出现甲状腺肿大现象,应当注意到正规医院普通外科就诊,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以排除由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1个回答

甲状腺微创治疗

甲状腺结节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腔镜来打通乳腺或者腋窝等器官到甲状腺的通路,然后进行甲状腺手术。通过腔镜微创手术的方式患者一般切口较小,并且术中出血的概率很低,术后出现严重甲减的情况也较低。建议一些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或者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可以采用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需要口服一段时间的左甲状腺素钠片,同时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的水平。

1个回答

甲状腺引起的低烧

甲亢引起发热的原因主要有:1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全身中等程度以上的发热、甲状腺疼痛及压痛,在甲亢发病期间还会出现怕热、手抖、心悸、消瘦等症状;2化脓性甲状腺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极少见,还会出现高热、甲状腺疼痛和甲状腺压痛;3少数甲亢患者可出现低热,这是因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了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产热增加而导致的。

1个回答

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是什么引起的

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是由于甲状腺疾病而引起的症状,可以见于甲亢,甲状腺结节,甲减等症状,都可能会出现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的表现。如果是由于甲亢引起的症状患者可以对症口服甲巯咪唑进行调理治疗,患有甲减的患者可以对症口服左甲状腺片进行调理治疗。如果是甲状腺滤泡结节所引起的症状患者宜选择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后应注意术后护理。

1个回答

什么容易引起甲状腺肿

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疾病,都可引起甲状腺的肿大。一旦考虑患者出现了甲状腺肿,一定要积极排查引起甲状腺肿的病因。例如完善相应检查,排查患者是否患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可以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检查,血液的甲状腺功能测定,以及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