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脑血栓

>

血栓预防各有“套路”

血栓预防各有“套路”

  人体血管受到损伤时,会形成血凝块(即血栓)“堵住”缺口,以避免过量出血。之后,抗凝抑制血栓过度形成和溶解已有血栓,使血栓不会无休止地增长,并得以及时被清除,使血液能够在血管内正常流动,既不形成血栓,也不出血。

 

  不过,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这种平衡会被打破。若凝血机制占据了“强势”地位,就会导致血栓无法消除。甚至顺血流移动,并嵌顿到其他部位的血管,从而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缺血或者坏死,导致各种血栓相关疾病,包括大众所熟知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等。

  血栓相关疾病,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今位居致死和致残原因的第一位。

  心梗与脑梗是一样的病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同样是血栓,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发生的机制和临床后果,是迥然不同的。动脉血栓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预防动脉血栓,应着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发生破裂,使用有效抗栓药物,防止在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就病理生理基础而言,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实际上是一样的疾病,只是发生部位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而治疗原则是一样的,即开通被血栓闭塞的血管和维持血管开通。

  静脉血栓的形成,除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则多与血流缓慢和引流不畅有关,另外血液中的致血栓因子,对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大于动脉系统。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局部血液回流不畅,发生淤血和水肿,甚至局部坏死;另外,静脉血栓会随血液移动到其他部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

  静脉动脉,血栓预防各有套路

  高血压、血脂紊乱和高血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都有关系。对于动脉系统血栓的预防,应致力于控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戒烟,在此基础上服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波立维)。

  预防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则应着重避免引起血流减慢的因素,长期卧床、下肢有创伤、术后的病人以及长时间坐飞机者,都是高危人群。因此病人术后应尽早离床活动,长时间飞行者要注意定期活动下肢。

  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不明原因或者难以解释的呼吸困难是肺栓塞的征兆,应当尽快到医院就诊。

  溶栓,没有口服药

  市面上有一些口服“药品”,宣称能够溶解血栓,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通畅起来。这让许多患者(尤其是脑梗及心梗患者)及家属大受蛊惑,期望能够通过口服药“化掉”血栓。可实际上,使用溶栓药物,都是静脉用药的。迄今为止,还没有国际上公认的口服“化栓”药物。在此提醒读者,对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词,要保持冷静。

  临床常用的华法林和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两类药物,实际上是抗凝药物,其作用在于防止新血栓形成,对于已经存在的血栓,这两类药物都没有直接的溶解作用。不过,机体自身具有很强的溶解和清除自身血栓的能力。越是新鲜或者新形成的血栓,越容易脱落造成栓塞。抑制新的血栓形成,也就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者降低房颤病人发生肺栓塞,或者降低脑栓塞等发生的可能。

  纤维蛋白原是面,血栓是面包

  纤维蛋白原是血栓形成的原料,纤维蛋白原相对于血栓,相当于面与面包。据流行病学调查,纤维蛋白原确实是血栓栓塞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除了静脉应用的溶栓药物和蛇毒类药物有降低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外,还没有一种口服药物,能够切实有效地降低纤维蛋白原,临床也没有证明,短期降低纤维蛋白原的药物对病人的预后有多大的影响。另外,纤维蛋白原升高,除了与遗传和生活方式有关系以外,纤维蛋白原还是一种与炎症和应激有关的蛋白,风湿热等也可以导致纤维蛋白原升高,某些恶性肿瘤可以导致纤维蛋白原异常升高。那么,到底怎么处理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呢?不让纤维蛋白原变成血栓,应用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就可以了,低分子肝素只能短期用于高危病人。 

脑血栓在线咨询

更多

脑血栓后遗症治疗方法

患有脑血栓疾病的患者,在治愈以后出现了语言功能障碍,这种情况是属于脑血栓后遗症。语言功能障碍可以通过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让患者唱歌、说绕口令、朗诵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肢体功能障碍,比如患者无法走路,可以由他人扶着患者进行走路,上台阶、下台阶等康复训练。如果是上肢体功能障碍,可以让患者用筷子穿珠子、捡豆子等方式进行上肢体功能恢复锻炼,也需要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同时患者也要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精神压力过大,避免过度劳累,这样是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的。

1个回答

脑血栓怎么预防

脑血栓一般不遗传,都是生活不好习惯导致,脑血栓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第一,要合理膳食,尽量低盐、低脂饮食,蔬菜、水果、海产品等摄入可以适当增多。第二,建议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因为肥胖容易诱发脑血栓。再次,尽量做到戒烟、戒酒,如果过量吸烟饮酒,通常会加快脑动脉粥样硬化,诱发脑血栓。另外,尽量让血压处于平稳状态,因为通常血压越高,脑血栓患病风险会越高。

1个回答

老年人脑血栓形成怎么办

脑血栓是多种不同原因引来的脑部血管血压循环往复障碍致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或者语言等方面障碍,脑血栓患者需要有住院实施溶栓,营养大脑神经和对症救治的。救治期间还得互相配合康复救治。如果平时患高血压,那么得需要有口服降压药物压制血压的。平时留意饮食,低盐低脂饮食。需要强调的是保持心情舒畅,多食水果蔬菜,注意饮食清淡,加强锻炼。

1个回答

脑血栓这种情况有遗传吗

人到了中年比较肥胖,没获得很好的锻练,还再次出现喝啤酒吃肥肉,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他就会引来脑血栓,因为现在人的条件比较好,患这种病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但是这种病他没遗传性,只要在平时饮食上和生活上有规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预防工作。所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1个回答

脑血栓患者应该怎样睡觉

脑梗死病人后期所做的康复训练和护理都非常重要,建议你采取侧卧位的姿势睡午觉,一定不要让患病的那一侧受压,或骨折,这样可以减低呼吸困难等问题和身体的不适症状。同时要确保在深度睡眠过程中呼吸道通畅,如果有呼吸道分泌物,应及时进行清理,以防呼吸困难。另外每天可以推拿局部肌肉,为了防止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要经常跃身,不要再次出现压疮和坠积肺炎。后期可以进行神经功能康复的针灸针灸等一连串的推拿治疗。平时还要注意腹部防寒,吃些清淡有胃口的食物确保肠道的扭动。

1个回答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有哪些区别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临床上都通称为老梗,因为他们都是属于缺血性的脑血管病。两个病情看起来很相似,是属于非常容易混淆的,虽然经常有人分不清,但是不可以混为一谈。不管是哪一种病都需要及时去医因为这个病情的最终程度还是很严重的。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