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为重金属,工业上与铜本身接触并不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但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乙酸铜、氯化铜等其毒性比铜本身大可引起中毒,临床上所见到急性铜中毒并伴有溶血者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硫酸铜治疗失误而引起的中毒 如以硫酸铜作为催吐剂用于抢救服毒患者(一般催吐剂量为500mg),若剂量大于1~2g即引起铜中毒。又如皮肤受黄磷灼伤,治疗上常以5%硫酸铜清创,若用它较长时间或较大面积湿敷创面,可由皮肤吸收而发生中毒。 2、摄入过量的硫酸铜(误服或企图自杀)或乙酸铜(用含有铜绿鶒的铜器存放食物)而造成的中毒。
3、意外:据有关资料显示,血液透析时由于透析液碱性太强,以至于溶解透析机器上的铜而引起中毒。
4、肝豆状核变性是人类疾病中无机铜引起溶血的代表性疾病。患者可发生血管内溶血。因先天性酶缺陷,肝内铜代谢异常,过量的铜沉积于组织还可引起肝、肾、脑等组织的损害。个别患者在疾病早期(儿童或青少年期)疾病尚未被诊断时,可因大量无机铜进入血液而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成为疾病的**症状。[1]
病因病机
铜中毒。
病机
当摄入体内的铜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铜(直接反应铜)就释放入血。已知红细胞内主要还原作用是在磷酸戊糖旁路过程中完成的。戊糖代谢途径提供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还原型辅酶2,二者有保护红细胞内巯基和血红蛋白免受氧化损伤。有人认为铜能与红细胞膜的巯基结合使红细胞内GSH减少,又认为铜严重遏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活性,G-6-PD是戊糖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由于红细胞内存在的抗氧物质减少,氧自由基可对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膜造成损伤,使红细胞可变形性降低、膜渗透性增加,因而使红细胞寿命缩短。[2]
辅助检查
1、外周血: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
2、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胆红素增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
3、尿液检查: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
4、口服铜盐急性中毒时,血清铜、铜蓝蛋白及尿铜高于正常,而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是降低的。血清铜氧化酶降低,直接反应铜及尿铜增高(正常参考值:血清铜0.015~0.034mmol/L;铜蓝蛋白280~560mg/L;尿铜0.24~0.48μmol/24h)。
5、根据病情、临床表现及症状体征选择心电图、B超、X线、肝肾功能及骨穿、生化等检查。
6、相关检查:
尿铜 、游离血红蛋白 、结合珠蛋白 、 血小板、血浆铜蓝蛋白 、 血红蛋白。
[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感染,酱油色尿等溶血症状及贫血表现。
临床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
治疗标准
口服铜盐中毒时可用硫代硫酸钠洗胃,并给予牛奶、**清口服保护胃黏膜;可用依依地酸钙钠 (金属铬合剂)解毒;对症治疗如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肝肾功能等。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溶血,其发作通常是短暂的,并且有自限性,但个别患者溶血表现严重,并反复发作。治疗可用青霉胺以促进铜排泄及终止溶血发作。
疾病预防
避免或者减少接触硫化铜、硫酸铜,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应及早发现给予治疗。
【本文由北总三院血液科供稿】
贫血在线咨询
更多
5岁宝宝贫血
含铁丰富的食物 含铁丰富的食物:母乳、蛋黄、桔子汁、菜汁、菜泥、肝泥、肉泥及铁强化食品(如铁、强化的奶粉、米粉、面粉)和铁强化配方奶。肉末、鱼、豆腐、肝、瘦肉、豆制品、动物血、小米、高梁、玉米、绿叶蔬...
1个回答
10个月宝宝有点贫血
10个月的宝宝贫血的情况,比较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如果是母乳喂养期间,在妈妈的饮食和宝宝的辅食中,可以适当的多添加一些具有补铁补血作用的食物。比如动物的肝脏,血制品,肉类,红枣,菠菜等食物。对于轻度贫...
1个回答
宝宝贫血吃什么辅食
贫血添加辅食是至关重要的,缺铁性贫血需要减少补铁和改善饮食结构 。动物肝脏和血液铁含量最高,另外**黄含铁也较高。像动物肝脏、血液、畜禽肉、鱼肉和蛋黄中的铁是血红素铁,宝贝吃了很容易吸收,补铁效果很好...
1个回答
吃母乳的宝宝贫血怎么办
母乳喂养,导致婴儿出现贫血的话,主要考虑是缺铁性贫血的问题,所以可以让宝妈多吃一些含铁痣比较多的食物,比如猪肝,猪血,或者是动物内脏或者黑木耳,这样,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就能够通过乳汁喂给孩子。为了小孩的...
1个回答
怎么治疗小儿贫血
小儿贫血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和饮食搭配。对于小儿贫血,在治疗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导致小儿贫血的原因,一般来说,可能是因为缺乏一些造血原料而出现的贫血,那么这种贫血,在治疗的时候,比如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具有...
1个回答
献血引起贫血
适当献血并不会引起贫血。首先,献血在短期内人体的血液量会有所下降,但是这会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过后会产生更多的新鲜血液,并不会引起贫血的问题。其次,在献血后一周内要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另...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