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褥疮

>

预防褥疮患者要多喝水

预防褥疮患者要多喝水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预防褥疮的发生就要做到“七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换洗,勤整理,勤检查,勤交待。具体来说要做到:

  褥疮患者的预防保健方法

  间断性的解除压迫

  定时翻身,每2—4小叫变换1次体位,病情稳定后可增加翻身次数,保证身体的局部不出现红斑,恢复受压部位的血液供应;翻身的动作要轻,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弹性橡胶垫,硅胶或水垫能帮必减轻敏感部位的压迫,但不能取代每隔2小时一次的翻身;长期坐轮椅的患者也可能发生褥疮,即使使用减压垫,也必须—15分钟变换一次体位。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每天用温水擦洗受压部位l一2次。对昏迷、瘫痪、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呕吐的患者,衣服、被褥污湿后要及时更换,要柔软,清洁,平坦无皱褶,上面无杂物;保持臀部、背部、会阴部清洁干燥,用温水擦洗浸渍部位,洗净后局部用六一散(滑石、d—华)或凡士林涂擦;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定时按摩受压部位

  根据病情,每天按摩2—4次,对骨骼隆起部位,每次至少需要按摩3—分钟,以活血通络。按摩时可选用50%红花酒精、当归活络酒、滑石粉等。如皮肤干燥,可涂5%硼酸软膏,以免干裂出血。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要鼓励患者活动,可能的话,通过被动和主动的活动来进行理疗;水拧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一定保持干燥、清爽

  因为压疮大多数都发生在腰臀部,靠近会阴,清理不及时的话大小便容易流向创口,滋生细菌,诱发感染,这时就一定要认真清洗;其次,一定要保证创口附近皮肤的干燥,如果出汗较多,可以用电吹风保持一定的距离,慢慢吹干。

  尽可能站立或者坐起来

  压疮病人治疗的终极目标是康复,能够站立行走,至少能坐起来。在压疮治疗中有一句话:“如果病人能站起来,压疮愈合的希望立刻大大增加”。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站”、“坐”在压疮治疗中的重要性。因此,只要病人病情充许,就应该立刻坐起来。

  长期卧床,必然会带来压疮,,营养不良,精神疲倦,肌肉萎缩、关节硬化等等并发症。只要能坐起来或者站起来,这些并发症也就容易治愈。不仅如此,如果长期卧床的病人能都站立或者坐起来,将对患者的自信心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病人也会更乐于接受治疗。

  出现水疱,立刻就诊

  发生压疮,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长期卧床,身体的某一个部位长期受压,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血液循环不畅,缺乏运动,发生坏死,最终皮肤破溃,出现压疮。

  “烂苹果理论”一个看似完好的苹果,只有表皮有一部分颜色发暗,但是一旦切开来,苹果内部大面积腐烂。压疮也有着相似的原理。病人的压疮创口看似很小,但是内部腐烂出的空洞已经很大。所以,长期卧床的病人,一旦出现水疱,或者按压后皮肤颜色长时间不能恢复等症状,就表明皮下组织已经受损,需要及时治疗。尤其是臀、大转子、背、腰、等长期受压的部位。

  压疮病人更好吃好,保证营养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王维平教授发现:发生压疮的病人大多很瘦。为什么呢?王维平教授解释道,长期的卧床,很容易导致病人的胃口下降,同时肠道的消化能力减弱,而且多有便秘,造成营养不良。而创口的愈合又需要大量的营养,因而导致很多病人迟迟不能康复,病情反复拖延。

褥疮在线咨询

更多

有皮疹就一定是艾滋病吗

有皮疹不一定就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患者可以有皮疹,虽然有的皮疹有特异性,但不能根据皮疹来诊断艾滋病,诊断艾滋病的主要依据是临床症状和病毒血清学检测。 艾滋病并发的皮肤病可以归纳为非感染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三大类。有的常见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瘙痒症、痒疹、银屑病、鹅口疮等,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重,皮损广泛,病程长,治疗困难。 其各分类具体临床表现为: 1.非感染性皮肤病:脂溢性皮炎、斑秃、毛细血管扩张、黄甲综合征、银屑病、获得性鱼鳞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瘙痒症等。其中黄甲综合征被认为是艾滋病患者典型体征;脂溢性皮炎被认为是该病的早期表现;瘙痒症在HIV感染早期十分常见。 2.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感染(念珠菌病、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体癣、甲癣、手足癣等),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毛状黏膜白斑),细菌感染(皮下脓肿、蜂窝组织炎、毛囊炎、脓疱疮),寄生虫感染(挪威疥、阿米巴病)。出现鹅口疮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毛状黏膜白斑被公认为HIV感染最常见的口腔表现,特异性强。 3.皮肤肿瘤:Kaposi肉瘤、淋巴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Kaposi肉瘤可能是HIV感染的首发症状之一 虽然约80%以上HIV感染者可发生皮肤黏膜性疾病,但不是说有皮疹一定就是艾滋病,艾滋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如果怀疑要通过抽血化验来确诊。

1个回答

单纯疱疹怎么诊断?

医生根据既往病史、皮损特点、检查结果诊断本病。 1.既往有单纯疱疹感染史,有与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 2.口唇出现聚集性水疱,生殖器出现聚集性水疱等。 3.细胞学检查:刮取早期皮损,行Tzanck涂片检出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并排除水痘-带状疱疹即可确诊。 4.病毒学检查: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试验呈阳性,可鉴别单纯疱疹病毒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1个回答

秋季易发的皮肤病有哪些

秋季易发的皮肤病有虫咬皮炎、瘙痒症、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等。 具体如下: 1.虫咬皮炎:秋季多昆虫,如螨、蚊、毒蛾、毛虫、蜂类等,人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丘疹、红斑、水疱等类症状。 2.瘙痒症: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引起瘙痒。而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减退,皮肤更干燥,因此,这种病常见于老年人。 3.湿疹:秋冬干性湿疹比较常见,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肥皂洗洁精等刺激,注意劳逸结合。 4.荨麻疹:由于寒冷的刺激,使机体产生一种叫做激肽和缓激肽的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因而产生风团。 5.带状疱疹:换季时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因为感冒发烧时人体抵抗力较低,易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 6.银屑病:季节变化是银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转凉,该病病情常常会逐渐加重。

1个回答

皮肤有针刺感是什么病

皮肤有针刺感可以出现的疾病有带状疱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过敏等。还要根据患者其他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 1.带状疱疹:发病前患者皮肤常常会有感觉过敏、灼伤刺痛,伴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轻度发热等前驱症状,疼痛有的伴随带状疱疹的皮疹同时出现,有的疼痛发生一到三天后或更长时间才出现皮疹。部分中老年患者皮损消退以后可以遗留顽固性的神经痛,也可以出现皮肤的针刺感。也部分患者仅仅是感觉到皮肤有刺痛感,或者是稍潮红,没有出现典型的水泡。 2.胆碱能性荨麻疹:一般是在患者热水淋浴,进食辛辣的食物、饮料或饮酒,情绪紧张,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等刺激后发生。患者在数分钟内出现风团,并且伴随有皮肤刺痛瘙痒不适。 3.皮肤过敏:一些食物、药物等服用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过敏,患者也可以表现有皮肤的针刺感。 4. 皮肤干燥:也可以出现针刺感,这时要加强皮肤的保湿。

1个回答

长小水疱怎么回事?

长小水疱的原因有很多,感染性疾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手足口病等;过敏性疾病如湿疹、汗疱疹、多形红斑等;免疫性疾病如疱疹样皮炎、类天疱疮等。 1. 单纯疱疹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分为Ⅰ型和Ⅱ型。本病多发生在抵抗力低下患者,如感冒、熬夜、压力较大,在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鼻孔、嘴唇边缘、脸颊、外阴等部位。疾病开始时皮肤局部会出现红斑、瘙痒红热,逐渐出现聚集成群的针尖样水疱,有透明的液体,破裂后出现糜烂面,结痂脱落愈合。 2. 带状疱疹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好发于春秋季节,发病初期,多数病人先出现疼痛,不久于身体的单侧部位出现红色的斑丘疹,呈带状分布,继而出现簇集成群的水疱,大小不等,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好发在胸部、头面部、腰肋部,伴有剧烈的疼痛。多见于成人。 3. 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人群主要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可经过呼吸道传播。水痘发生前一般有发热等前驱症状,后于面颈、躯干、四肢起红丘疹、水疱。如果出现发热、全身泛发水疱,需高度警惕水痘,及时就诊,需要隔离治疗2周左右。 4.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般常见于手掌、足底、口腔,表现为红斑、水疱,水疱周围红肿,多伴发热、食欲不振、哭闹等表现。多见于婴幼儿。 当出现小水疱时可以去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1个回答

单纯疱疹怎么检查?

如果确诊单纯疱疹需要进行细胞学检查、病毒学检查。 1.细胞学检查 刮取早期皮损,行Tzanck涂片检出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并排除水痘-带状疱疹即可确诊。 2.病毒学检查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试验呈阳性,可鉴别单纯疱疹病毒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