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乳腺炎

>

怎样鉴别诊断乳头皲裂

怎样鉴别诊断乳头皲裂

  产妇特别是初产妇产后如果乳头护理不当,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未能掌握正确喂哺技巧可引起乳头皲裂。它常发生在哺乳的第一周,亦称乳头溃疡。乳头裂伤后,母亲常因心乱疼痛而无法授乳,使乳汁迅速减少成乳汁瘀积。如有细菌由裂口进入,可导致乳房感染,甚致形成腺肿。

  新妈咪的乳头皮肤比较娇嫩,承受不了宝贝吸吮时的刺激,特别是奶水不足或乳头过小、内陷,由于宝贝用力吸咬乳头,使乳头表皮受唾液的浸渍而变软、剥脱、糜烂,形成大小不等的裂口。另外,宝贝在含接乳头时姿势不正确,没有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或乳母过度在乳头上用肥皂、酒精等刺激物清洗,造成乳头过于干燥,很容易使乳头皮肤发生皲裂,裂伤严重时还可使乳头溃烂并继发感染。

  乳头皲裂的鉴别诊断

  1、婴儿含吮时乳头刀割样疼痛并渗血:乳头皲裂病变早期,婴儿含吮时,乳头部出现刀割样疼痛。

  2、乳头破碎,因其乳头皱裂而定名,又名乳头风。

  3 、乳头发炎常见于乳腺急性发炎。大多先有乳头疼痛、破裂或乳房硬块、胀痛、然后、出现怕冷、寒颤、发热。

  4、乳头侵蚀性腺瘤病是乳头导管的一种腺瘤。本病较少见,主要见于中年妇女,亦见于男性。

  5、镜前检查,在镜前,双手垂下,看看乳房外观是否正常?乳头有无凹陷、皮肤有无皱缩、隆肿等现象,轻捏乳头有无分泌物。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腺肿。最后,将双手高举过头,反复再做一次。

  仔细观察乳头是否出现组织的开裂的表现,以及是否伴有疼痛的表现。

  通常,裂口处渗出的黄色液体在干燥后,往往会形成痂皮,又干又痛,尤其是在宝贝吃奶时,便会出现刀割样的疼痛,使人无法忍受。一旦细菌从裂口处进入,还会侵入乳房引起乳腺炎或乳腺脓肿,不得不中断母乳喂养。

  温馨提示:因哺乳疼痛,哺乳者常减少哺乳次数,造成乳汁淤积或细菌感染,可引起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急性乳腺炎大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临床表现主要有乳房胀痛、畏寒、发热,局部红、肿、热、痛,触及硬块,白细胞升高。大多数有乳头损伤,皲裂或积乳病史。本病常发生产后1-2个月的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本病虽然有特效治疗,但发病后痛苦,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房变形,影响喂奶。

乳腺炎在线咨询

更多

浆细胞乳腺炎怎么治疗

浆细胞乳腺炎通常可以采取口服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使用抗生素或者是糖皮质激素,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比如切开引流术或者是乳管切除术。治疗期间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且还要根据身体的情况适当的参加一些运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在睡觉时要避免侧卧患侧,能够预防患侧乳腺水肿以及减轻不适。

1个回答

如果胸没有红肿会是乳腺炎吗

乳房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乳房中的某些部位会出现弥漫性胀痛,边界不清,并有许多明显的压痛感。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乳头皲裂,哺乳时乳头感到针扎样痛,乳头表面有脓点,或有很小的裂口。三是蜂窝组织炎若不能及时消散,将会导致炎症的持续发展,并形成组织坏死和脓肿。并且肿块也会逐渐变大变硬,疼痛也会更加严重,有些会出现持续的剧烈疼痛,而且乳房的局部皮肤会有红肿,灼热感。

1个回答

回奶会不会得乳腺炎

科学的回奶是不会得乳腺炎的。如果泌乳量比较少,回奶比较简单,停止哺乳之后,泌乳量会持续减少,自然回奶。泌乳量大的患者则需要服用药物或者是外敷药物,促进乳汁分泌减少。生活中要保证饮食方面均衡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休息,不要熬夜,避免劳累,不要着凉,注意保暖。

1个回答

乳腺炎会连续低烧吗

乳腺炎一般是由于乳腺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是有引起低烧的可能性的,还常常伴有肿胀,并且轻微的疼痛,可以通过一些乳房部的热敷来进行缓解低烧的症状,也可以用一些正确的按摩方式通过按摩乳房来进行缓解,期间要多喝一些温开水,这对于乳腺炎的恢复来说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

1个回答

怎么样预防乳腺炎

预防乳腺炎要保持乳房部位清洁,避免感染,要及时把多余的乳汁挤出来,避免导致乳房堵塞,导致出现乳腺炎。建议平时要以饮食清淡为主、饮食要有规律、定时用餐、不吃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要吃一些营养比较丰富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在患有乳腺炎的时候,不要私自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个回答

慢性乳腺炎能根治吗

慢性乳腺炎是可以根治的一种疾病,但是治疗的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漫长,因此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如果疾病没有彻底治愈,便停止使用相关的药物,会导致疾病再次复发。因此,患有慢性乳腺炎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等具有消炎杀菌的药物来消除体内的炎症,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时刻掌握病情的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