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瘫痪

>

瘫痪患者的10大护理要点

瘫痪患者的10大护理要点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瘫痪患者,他们瘫痪的原因各种各样,疾病、意外事故都有,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有些患者是有机会恢复的,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还应注意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下面我们看看瘫痪患者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瘫痪患者的护理要点:

  1、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应有良好的服务。

  2、家属应给予同情和理解,使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支持治疗及功能锻炼。

  3、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程度,向病人提供生活支持,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用健侧肢体取物、洗漱、移动身体等。

  4、对卧床病人要保持床褥清洁、干燥,患侧肢体应放置功能位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突出容易受压部位用气垫或气圈保护;截瘫患者应卧于有活动开孔(放置便器)的木板床,以免腰骶部皮肤被便器磨伤。

  5、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并注意保暖,鼓励患者多咳嗽,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时吸出气管内不易咳出的分泌物。进食应该缓慢、防止呛入气管,吞咽困难时用鼻饲。

  6、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吸入性肺炎。

  7、排尿困难的患者可按摩膀胱以助排尿,训练病人自主解小便。便秘者应添加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天应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8、与家属及患者讨论制订功能锻炼计划,强调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护士在指导偏瘫患者穿、脱衣服时应先穿患侧,并先脱健侧,应穿宽松开身衣服,必要时可用搭扣。

  9、急性期后(约发病1周左右)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及按摩;出现自主运动后,鼓励患者以自主运动为主,辅以被动运动,;患肢肌肉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协助患者离床行走,逐步锻炼直到恢复运动功能。当自主运动恢复后,尽早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10、预防肢体畸形、挛缩,促进功能恢复。瘫痪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可用护足架或用枕头支撑足掌;按摩肢体一天2次,并作被动运动。当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鼓励患者早期开展上肢及躯干功能锻炼。离床时给予轮椅、瘫痪车或拐杖及支架保护,练习行走,促进早期恢复下肢功能。

  求医网温馨提示:瘫痪患者应吃营养丰富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补养其虚弱的体质,增强其机体的抗病能力。蛋白质对保护脑血管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低蛋白饮食是引起中风的重要因素。因此,任何瘫痪病人,都应满足蛋白质的需求,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参考文献:《家庭康复》、《中西医结合瘫痪病学》】

瘫痪在线咨询

更多

半边瘫痪什么引起

半边瘫痪十有八九是由于喝啤酒过多致使身体内钠钾平衡内分泌失调致使的,可以静脉滴注营养液实施救治,同时做个脑部ct看一看如何有高血压、血栓等心血管疾病,喝啤酒会对血管引发危害从而干扰供血功能等,严重者会...

1个回答

瘫痪有什么治疗方案

在进行治疗前,应先进行康复评定,根据不同的评定结果来选择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一般说来,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瘫痪肢体的被动或者主动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1个回答

瘫痪患者吃什么东西好

瘫痪的病人应该吃一些软糯容易消化的饮食,患者治疗上最主要的是饮食上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尽量的不要吃过多油腻的和含脂肪过多的食物。这样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利于消化,由于瘫痪在床上,长时间不能...

1个回答

瘫痪是怎么引起来的

瘫痪是指个体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可分为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性及肌原性等类型。一、神经源性:a、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及其发出的下行纤维病变,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也称痉挛性瘫痪。b、脊髓前角...

1个回答

瘫痪的早期表现

瘫痪常见为脑中风所导致的症状,早期症状常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头晕,言语不清,言语不流利,不能言语等。这些症状开始都会比较轻微,有些可以几个小时甚至24小时内可以完全缓解。但脑血管意外有一种特殊类型...

1个回答

瘫痪平时吃什么好

这种情况最主要的是防止患者发生便秘。因为患者长期卧床导致患者出现了胃肠道蠕动功能减慢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便秘。患者治疗上最主要的是饮食上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尽量的不要吃过多油腻的...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