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糖尿病

>

糖尿病中医体质分型保健

糖尿病中医体质分型保健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根据糖尿病人的体质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即气滞痰阻型、脾虚痰湿证、热盛伤津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型。根据糖尿病中医专家多年的经验,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制定了中药药茶、药粥、药膳等保健方案,对糖尿病人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的并发症。具体中医保健方案如下:

  一、气滞痰阻型

  1、主症舌脉:形体肥胖、腹型肥胖,或见脘腹胀闷,心烦口苦,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

  2、推荐常用的中药有山楂、莱菔子、丹参、陈皮、决明子、茯苓、薏苡仁、绿豆、玫瑰花等。以下供选择应用:

  (1)中药药茶:

  玉米须茶:取玉米须60克,绿茶末10克,煎茶水500毫升。

  玫瑰决明茶:玫瑰花6克、决明子15克、莱菔子6克、绿茶3克,沸水冲泡饮用。

  (2)药粥:

  芹菜粥:鲜芹菜60克,荞麦30克。鲜芹菜切碎备用,荞麦先煮至八成熟,加入芹菜末煮沸食用。

  萝卜粥:新鲜白萝卜适量,荞麦30克。荞麦先煮开,加入新鲜白萝卜煮熟食用。

  (3)药膳:

  苦瓜瘦肉汤:枸杞5克,鲜苦瓜100克,陈皮5克,瘦肉泥50克。将枸杞用开水烫后备用,陈皮加水煎取汁后加入鲜苦瓜、瘦肉泥共煮沸,盛出后撒上枸杞即可。

  绿豆苡米汤:绿豆10克,苡米10克,萝卜100克,茯苓10克,瘦肉50克。将绿豆、苡米、茯苓(纱布袋装)共煎后弃去茯苓袋,加瘦肉、萝卜煮熟即可。

  清蒸茶鲫鱼:白鲫鱼200克,茯苓9克,陈皮3克,绿茶10-15克,生姜2克。白鲫鱼去内脏及鱼腮,保留鱼鳞,以绿茶10-15克塞入鱼腹中,用竹签缝好切口清蒸,蒸后去鱼鳞、茶叶即可食用。

  二、脾虚痰湿证

  1、主症舌脉:形体肥胖,腹部增大,或见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淡无味或粘腻,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濡缓。

  2、推荐常用的中药有茯苓、山药、党参、黄芪、黄精等。以下供选择应用:

  (1)中药药茶:

  参苓茶:党参6克、茯苓6克、山药6克、铁观音茶3克。

  芪麦茶:黄芪10、陈皮5、麦芽10、谷芽10、铁观音茶3克。

  (2)药粥:

  山药粥:生山药60克,荞麦30克,共煮粥服用

  葛根粉粥:葛根粉30克,荞麦30克。将荞麦加水500毫升煮熟后,加入葛根粉搅拌至沸即可。

  (3)药膳

  黄精炖尾骨:鲜山药60克,黄精15克,猪尾骨50克。将三物共炖20分钟即可。

  兔肉煲山药:兔肉50克,鲜山药100克,葱段3克,姜片3克,老酒3毫升,精盐1克,味精1克。将兔肉、鲜山药共煮熟后加葱段、姜片、老酒、精盐、味精即可。

  参芪老鸭煲:党参24克,黄芪24克,陈皮3克,茯苓10克,生姜3克,鸭肉50克。将党参、黄芪、陈皮、茯苓共煎取汁后加鸭肉煮烂,加入生姜即可。

  三、热盛伤津证

  1、主症舌脉: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2、推荐常用的中药有黄连、生地、天花粉、石膏、黄芩、知母、菊花、银花、麦冬、玉竹等。以下供选择应用:

  (1)中药药茶:

  菊花玉竹茶:菊花6克、玉竹3克、银花3克、麦冬9克、绿茶3克,沸水冲泡饮用。

  金花茶:金花捷报3克、玉竹9克、甘草3克、绿茶3克,沸水冲泡饮用。

  (2)药粥:

  菊花百合粥:秋菊、百合烘干研末,先以荞麦50克煮粥,调入菊花、百合末各5克稍煮一二沸即可服用。

  花粉生地粥:天花粉30克、生地30克、枸杞15克、薏苡仁30克、荞麦30克。将天花粉、生地、枸杞、薏苡仁、荞麦先浸泡15分钟后共煮粥;将枸杞用沸水烫过后撒在粥上。

  (3)药膳:

  银耳沙参饮:银耳30克、沙参15、南瓜50克,南瓜切片同煎。

  二冬丝瓜豆腐煲:麦冬10克、天冬10克、丝瓜60克、豆腐100。将麦冬、天冬共煎汁后加入丝瓜、豆腐煮熟即可。

  四、气阴两虚证

  1、主症舌脉:咽干口燥、口喝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数。

  2、推荐常用的中药有黄芪、黄精、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八百光、枸杞、百合等。具体可借鉴如下应用:

  (1)中药药茶:党参、黄芪、麦冬、沙参、玉竹、花粉各9克,共为细末,沸水冲泡饮用。

  (2)药粥:

  生地黄粥:黄芪50克,生地50克、温水浸泡1小时,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粳米50克煮粥服用。

  天花粉粥:党参30克、天花粉30克,温水浸泡2小时,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荞麦50克煮粥服用。

  (3)药膳:

  增液玉竹鸽:沙参15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八百光3克,鸽肉50克,姜片1克,精盐1克。将沙参、生地、麦冬、玉竹、八百光、鸽肉共炖,熟后加姜片、精盐,食用鸽肉与汤。

  地麦萝卜炖排骨:生地15克,麦冬15克,白萝卜100克,排骨50克。将生地、麦冬共煎汁加白萝卜、排骨煮沸即可。

  五、痰瘀互结型

  1、主症舌脉:形体肥胖、胸闷脘痞、纳呆呕恶、全身困倦、头胀肢沉,肢体麻木或疼痛,肌肤甲错,唇舌紫绀或舌有瘀点或舌下青筋暴露,苔或厚或腻,脉弦涩。

  2、推荐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光桃仁、田三七、玫瑰花、葛根、山楂、当归、莱菔子、荔枝核等。以下可供选用:

  (1)中药药茶:

  莱菔子茶:莱菔子9克、丹参9克共为细末,沸水冲泡饮用。

  山楂丹参茶:山楂10克、丹参10克、决明子10克、绿茶3克。

  (2)药粥:

  玫瑰花粥:玫瑰花6克或鲜品15克,荞麦50克。将玫瑰花煎煮取汁加荞麦共煮粥服用。

  天花粉粥:天花粉30克,温水浸泡2小时,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荞麦50克煮粥服用。

  葛根粉粥:葛根粉30克,荞麦50克。将荞麦加水500毫升煮熟后,加入葛根粉搅拌至沸即可。

  (3)药膳:

  当归萝卜藕片排骨汤。配方:当归3克、白萝卜100克、藕片30克,排骨50克。将以上各物共煮即可。

  木耳粥:黑木耳30克,粳米50克,大枣3枚,先浸包木耳,将粳米、大枣煮熟后加木耳共煮粥食。

  中药药茶的使用方法:将药茶方中的各味中药置保温杯中,直接沸水浸泡10分钟后饮用,或中药放到砂锅中先浸泡10-15分钟后,用武火烧沸代茶饮用。建议根据口味,选择性使用,日选1饮,可以连续服用或间断服用。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注重中医药膳保健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饮食忌口,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烟酒、辛辣食物等;不要吃油腻食物:如牛油、羊油、猪油等。刺激性食物会减弱中药的药效。

  (参考文献:《糖尿病中医保健》)

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分为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可以用口服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饮食疗法主要指定时、定量、低糖、低热量饮食;运动疗法主要指适当规律运动,以消耗体内的热量;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以良好的控制血糖。

1个回答

糖尿病能引起脑梗

糖尿病会引起脑梗。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常见慢性并发症是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是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所以动脉硬化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高。动脉硬化常见于冠状动脉、肢体动脉、脑动脉等,如果脑动脉硬化明显,则容易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脑梗死。

1个回答

多吃水果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而吃水果的行为并不是典型的危险因素,对大多数人群而言,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可控因素的控制。糖尿病前期的控制对于本身血糖已经偏高的人群,必须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预防糖尿病前期过渡到糖尿病这样的阶段,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及时的控制,对于预防糖尿病才是最关键的。

1个回答

治疗老年糖尿病

老年得了糖尿病之后,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做正规的治疗,让医生给做糖尿病的评估,看有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再根据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五驾马车,就是糖尿病的教育、饮食、药物、运动还有胰岛素的治疗,去调整血糖的水平。如果体重不达标,要减体重,如果血糖不达标,要降血糖,如果血压不达标要降压,如果血脂不达标,要降低血脂,如果血黏度不达标,要改善血黏度,最主要的就是要跟医生建立长期的联系。

1个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

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常见于周围神经,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改变,你会感觉手指、脚趾麻木、疼痛,自主神经病变会出现腹泻、便秘,阵发性心率失常等情况,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种多样,神经并发症出现不易康复,特别提醒你平时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1个回答

糖尿病最基本治疗措施

根据你的描述糖尿病已经确诊了,这个还是治疗从以下几个开始:1、饮食方面:注意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多吃高纤维饮食;2、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3、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经治医师的医嘱坚持规律服药,以免血糖波动较大出现不适。首先这个疾病治疗个体化,糖尿病的最基本治疗措施就是规律合理用药控制血糖,注意饮食和运动。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