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患者血清中存在类风湿因子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
另外,还有内分泌和遗传因素。受寒和潮湿往往是本病发生的诱因,中医学将本病归属“痹证”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体质虚弱,外感风寒湿邪,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所引起。如果风邪较盛,则疼痛游走不定;寒气较强,则痛有定处;如果湿邪较重,则肿胀麻木。久病不愈,则可出现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大多起病缓慢,早期可有低热,全身肌肉酸软无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消瘦等。开始仅1~2个小关节受累,呈游走性,活动时疼痛,随即肿胀变硬,局部发热但不一定发红,其典型早期表现为晨僵。以后随着病变的发展,可由小关节至大关节,由少数至到多数,可累及多个关节。晚期出现肌肉萎缩,病变关节变形而发生。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手掌置于患儿腹部,顺时针揉摩2~5分钟。
(2)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揉四肢部,重点是患病的肢体,并配合四肢关节的屈伸活动。反复操作3~5分钟。
(3)家长以拇指指端按揉并弹拨足三里穴1~3分钟。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全掌横擦患儿肩、背、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2.随证加减
(1)行痹型: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多见于膝、踝、肘、腕关节,屈伸不利,遇风则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30秒。②拿风池10秒。
③以虚掌轻叩背部1分钟。
(2)痛痹型:症见关节疼痛比较明显,痛有定处,屈伸不利,局部发冷,得热痛减,遇寒加剧,舌质淡,苔白。常用手法加①两手掌相对用力,横搓四肢,以局部发热为度。②直擦背部脊柱,斜擦两胁,均以透热为度。③拿肩井3~5次。
(3)着痹型:症见四肢沉重,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腰部发凉,双足浮肿,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常用手法加①点揉肩井、合谷穴各30秒。②以虚掌拍击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反复操作,以皮肤微红为度。
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30秒。
(4)热痹型:症见关节红肿热痛,遇热则甚,发热,口干咽燥,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或黄腻。常用手法加①按揉大椎、曲池穴各30秒,②以虚掌自上而下,拍击脊柱两侧,以局部微热、微红为度。③拿肩井3~5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揉背:患尽俯卧位,家长以掌根按揉脊柱两侧,自上向下反复操作5~8遍,以有酸胀感为宜。
(2)点穴:家长用拇指按揉大椎、肺俞、风池、风府、肩井、足三里穴各30秒~1分钟。
(3)活动关节:根据各个关节的病变程度和活动范围,采取不同的体位进行活动。如肩关节做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和旋转等动作,髋关节做屈伸和摇动手法,膝关节做屈伸和引伸手法等。本法在运用时,不要施暴力,要轻揉和缓,逐渐加大强度。
按摩方法三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揉患儿上肢,自肩部至腕部,同时配合肩、肘,腕关节的被动活动。时间为1~3分钟。然后,点揉肩隅、曲池、手三里、合谷穴各半分钟。
(2)患儿坐位或卧位,家长以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捻揉腕部及各掌指和指间关节,刚才配合适度的摇法,时间为1~3钟。
(3)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揉下肢,自大腿至踝部,同时配合髋、膝关节的屈伸、摇动、引伸等被动活动。时间为1~3分钟。然后,点揉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穴各半分钟。
(4)家长以掌根按揉膝关节周围,同时配合踝关节屈伸及内、外翻活动。再揉捻各足跖关节,时间为1~3分钟。
(5)家长双手掌相对用力,搓揉患儿四肢部的肌肉组织,时间为1~3分钟。
生活调理
(1)患儿平时应注意保暖,饮食宜富有营养,不宜食寒性食物。
(2)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较顽固的慢性疾病,早期治疗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很重要的,但不宜过度疲劳。
(3)按摩时,手法应轻柔和缓,切忌使用蛮力,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以上就是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预防的介绍,专家指出: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对预防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重要意义。合理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应该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小儿风湿免疫病在线咨询
更多
什么是风湿免疫病?
现在很可能是有风湿性关节炎,可再次出现了膝盖部位疼痛,受寒后明显疼痛严重,对身体的危害比较大许多,如果想要诊断疾病,需要有去医院做个抗O仔细检查,风湿系列的仔细检查,明确具体疾病的类型,然后针对性的救治,通过救治以后就可以压制疾病的。特别声明平时应该多注意控制好自身的血压血糖,血脂。
1个回答
风湿免疫病是不是只指风湿病啊?
风湿免疫性疾病并不单纯指的是风湿类的疾病,风湿性骨关节疾病只是免疫系统疾病中的一小部分。免疫系统疾病大多数与免疫功能障碍关于。由于各种物理化学刺激或者传染因素致使体内产生抗体,摧毁自身的组织细胞。进而构成免疫系统疾病,风湿类疾病也属于其中的一种。特别注意保持稳定情绪、避免情绪激动。适当运动、预防感冒、便秘。
1个回答
风湿免疫病,要怎么治疗?
再次出现有风湿免疫病的患者,需要有看个人的实际病情,应当改进临床诊断仔细检查,检验个人病情的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动用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等救治。而且患者平时留意关节的防潮防寒,不要过度操劳,留意营养鼓励,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减缓炎症扩张。需求注意每天保持好乐观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在饮食上尽量注意清淡饮食。
1个回答
6个月儿童发烧呕吐怎么办
要不要带宝宝,再次出现发烫,服食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治疗以后再次出现吐奶有可能是,药物刺激引来的,胃肠道不适。暂时先仔细观察。如果体温再次出现反反复复,腋下体温超越38度5,需要有到医院化验血常规,有可能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需要有病因治疗。
1个回答
儿童感冒流鼻涕要怎么办
宝宝感冒了,多数会有流鼻涕,有时可随着发烫,精神差,食欲不振,流汗退热后,症状消失,咳仍持继3~5日。春夏秋冬盛行,温差变动大时多见,一般都有受寒经历,如晚上睡觉蹬被、穿衣过少、泡澡受寒等;建议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多喂宝宝一些温开水、姜汁水或葱头水。尽量少用感冒药,宝宝烦躁、发热时,可给些许小儿类的口服药剂;切勿使用成人退热药,不宜喂清肺糖浆、清肺片等止咳药,更不要侵害抗生素。感冒在医学上又叫“上呼吸道感染”。常见有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其中以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对病毒感染多采取中药治疗。细菌性传染则用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
1个回答
小孩发烧有呕吐症状属于什么症状
一般对于发烫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引来,如果伴发干呕症状,考虑补充功能紊乱引发。但在发烫基础上干呕呈喷射性干呕,伴发厌食及精神差,需要有戒备神经系统传染。对于目前小孩症状,如果体温低于38.5以上口服退热药对症解决,干呕症状严重,可以暂时禁食,严密仔细观察病情变动,如果再次出现厌食及喷射性干呕症状,需要有及时去医院复诊,剔除脑炎的可能会。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