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小儿肾脏疾病

>

激素治小儿肾病遵循5原则

激素治小儿肾病遵循5原则

  儿童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一旦确诊就应尽快使用激素诱导缓解,并且

  做好家庭护理防止疾病复发。但由于大剂量激素长期治疗容易产生副作用,所以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药物副作用,使患儿及早康复。激素治疗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原则一:始量要足

  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与剂量有一定关系。新诊断的病例,初始治疗阶段应力求尽快诱导尿蛋白转阴,开始剂量要足够大,才能诱导症状迅速缓解。激素通常用泼尼松,每人每日每千克体重1.5~2毫克,分3次口服(最大量每人每天不超过60毫克)。

  原则二:减药要慢

  为了预防复发,经激素治疗的患儿尿蛋白转阴后家长不得擅自减少激素用量或停药,必须在肾脏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激素的使用剂量。一般在尿蛋白转阴后继续激素治疗巩固2周,一般足量不少于4周,最长8周。在巩固维持阶段,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可采用隔日每千克体重2毫克的方法,以清晨一次顿服为好,继续服用4周,视尿常规恢复情况逐渐减量。一般每2~4周减量一次,每次减量2.5~5毫克,以防复发。

  原则三:维持要长

  激素治疗的疗程有短程、中程和长程之分。短程为激素治疗8周;中程为激素治疗4~6个月;长程为激素治疗9~12个月。短程疗法的优点是激素副作用少,缺点是易于复发,国内少用。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是长程疗法,即用激素维持一个比较长的治疗时间,巩固疗效,其优点是复发较少,但是副作用较多。

  原则四:要勤观察

  激素治疗期间要注意尿蛋白的改变情况以及每日尿量、血浆蛋白的恢复情况等。由于长期使用激素容易出现副作用,故应密切观察,如血压的改变、体重、体态等,警惕有无感染及潜伏病灶的扩散。遵医嘱及时补充钙质,以免发生骨质疏松或手足抽搐症。因药物引起的体态改变在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家人不必顾虑重重。出院后仍应定期去医院肾脏科门诊随访、复查,逐渐递减剂量,千万不要擅自骤然停药。用药时间越长,递减速度应越慢,以避免复发。

  原则五:预防复发

  在肾病治疗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复发,复发主要与感染有关,最常见的感染就是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其次是腹膜炎,严重的甚至发生败血症。因此,患儿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卧室要通风,避免交叉感染。各种预防接种应该推迟到肾病完全缓解2年后进行。

  对于难治性肾病,如激素治疗耐药(泼尼松正规治疗8周无效)、频繁复发(泼尼松治疗初次有效后6个月内复发2次,或1年内复发3次以上)、激素依赖(停用激素或减量后在14日内复发,且重复2次以上),可用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甲基氢化泼尼松冲击治疗、环孢菌素A和抗凝治疗等。

小儿肾脏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肾气不足怎么办

如果儿童肾气不足,家长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调理。首先可以给儿童吃补益肾气的中成药。家长可以给孩子应用肾气丸来治疗,肾气丸的主要成分包括山药,山茱萸,肉桂,附子。这些药物综合搭配起来,共同发挥补益肾气的作用。其次,可以采用食疗的办法来补益肾气,家长可以每天应用10克桑葚来给孩子服用。桑葚属于药食同源的食物,也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

1个回答

宝宝肾受损症状

根据您目前叙述的情况,如果患者再次出现肾受损,这种情况特别如果再次出现肾挫裂伤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引来尿血,有考量会致使尿液颜色再次出现变动,会引来再次出现疼痛,烦躁不安哭啼等行径。这种情况主要融合临床诊断症状来综合评价推测。平时建议留意歇息,祝您健康。

1个回答

还没满月的宝宝肾有细菌感染严重吗

如果确认细菌感染,需要有采用抗生素的药物实施输液消炎救治,及时压制症状,效果还是相对比较好的。网上没看见具体情况和报告单,所以也无法定论,按照临床诊断医生的医嘱正规的实施对症救治,救治必须彻底,不然容易致使慢性炎症,就会影响到孩子生长发育了。按时复查。

1个回答

宝宝肾盂分离怎么办?

肾盂融合的病症是属于憋尿时间长如果的肾盂积水引来的融合状态,这样的症状如果排尿就会消除,用不着救治。如果是不这样的话,并且是其融合的长度低于15毫米的话,就是应当实施救治几下,去三甲医院的泌尿急外科实施仔细检查救治,就可以使本病自愈,不难治。

1个回答

宝宝肾盂分离是代表什么?

孩子肾盂融合的话,则需要有戒备肾积水的可能性了,其中肾积水可以致使再次出现上述的发生改变的,建议您尽早带孩子到省三级的大医院挂泌尿外科复诊,在实施泌尿系统彩超的复检仔细检查,必要时还可以实施尿路造影的仔细检查,明确确诊之后在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决定做准本了。

1个回答

宝宝肾功能受损的症状

宝宝再次出现肾功能受损,最主要的症状会拥有小便颜色发生改变,有考量会拥有苦恼,有的患者甚至再次出现发烧的,如果有拥有上述临床诊断症状的情况下,建议让患者改进,肾脏功能仔细检查需要有改进泌尿系统仔细检查的,目前建议运用奶粉要谨慎,需要有决定安全性比较高的奶粉。需要有按时复查。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