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某,今年54岁,从2002年秋天在一次劳动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后来出现走路不稳, 1年后逐渐加重,出现走路摇晃,不能走直线,步幅宽大,步速减慢,说话迟钝,吐字也不清,饮水容易呛咳。2000年8月在杭州市人民医院诊治,做头颅CT,医生说是小脑萎缩,吃了脑复新、步长脑心通等药物,疗效不明显,慢慢的就出现了不能独自上下楼梯,手拿东西也开始震颤,两年后,在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做了MRI,显示小脑脑干萎缩,开了营养脑神经的药物治疗,病情还是控制不住,还是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后来主治医生介绍说去一趟北京的脑病研究治疗中心……
治疗前情况:
不能独自行走,扶走时两步距宽,步幅大,双手持物颤抖,语言欠流利,吐词不清,饮水呛咳,一般情况可。无家族遗传病史,无毒物接触史。查体示:四肢肌张力不高,双下肢肌力Ⅳ级,膝腱反射(++),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验不能完成,闭目直立试验睁眼闭眼均不能完成。入院后诊断:橄榄—桥脑—小脑萎缩。
治疗方案:
给予启动神经修复细胞疗法治疗,结合超低频脉冲磁电刺激舞蹈震颤区、平衡区、语言三区、风池、合谷、内关、少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太溪等穴。
治疗后情况:
患者行走自然,步态协调,能自由上下楼梯,双手震颤消失,语言清晰流利,饮水呛咳症状消失,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能够完成,闭目直立试验在睁眼时能完成,闭眼时略差。
运动障碍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请问运动神经元病怎样治疗
你好,运动神经元疾病可以应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平时注意不要剧烈运动。
2个回答
先天性瘸腿如何调养
你好,考虑为缺钙的的可能,有时表现为疼痛、出虚汗或抽痉的情况,可以做血钙检查帮助诊断,可以服用钙片如盖中盖效果较好,多吃含钙质高的食物,如鱼类、骨头汤等。注意休息及营养。
3个回答
怎么治疗瘫痪
针灸的特色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经络脏腑以及其经络腧穴入手,施行循径取穴,远道取穴,邻近取穴。针灸的方法很多,有毫针法、灸法、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穴位注射、耳针疗法、头针疗法及埋线疗法等。其中以体针、头针、穴位注射多用。体针中,主张对痉挛型运动障碍型给予捻转提插泻法,共济失调型用补法,混合型为平补平泻法。提插捻转3~5次后出针。采用了毫针速刺法,要点是进针快,起针快,强刺激,不留针。也有部分医师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左右。一般1日或隔日治疗1次。
头针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针灸方式。汤氏头针,主张多针浅刺,为使孩子逐步适应,初诊留针0.5h,以后逐渐延长到2h,留针期不提插捻转,允许患儿自由活动。根据头部反射区取穴,快速进针,针尖到达帽状腱膜下,3岁以下的患儿平补平泻,不留针,3岁以上的患儿在头皮针上采用了电针,频率以患儿耐受为度,留针20min。 运用头针滞针法加体针速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362例,对重症患儿在头皮针上加用G―6805多用治疗仪,选用中等连续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儿能承受为度,刺激20min。
穴位注射发挥了经穴刺激与药物双重作用。药物常选用乙酰谷酰胺、脑活素、脑多肽等改善脑功能的西药或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取穴与常规取穴相同。每次选2~4穴,每穴注0药液,每日或隔日1次。有人观察采用头穴注射脑活素、常规药物或维生素B12,隔日注射1次,疗效比单纯静脉点滴疗效显著。
3个回答
无味觉和嗅觉是怎么回事
您好, 可能和受凉 引起的症状有关系的。 建议注意休息。 保暖 治疗。 多喝水。 注意休息。 口服, 人参常规药物, 治疗。 ,运动障碍疾病患者在对症治疗之外,患者在生活中还需要注意要注意保持睡眠,充足的睡眠才能帮你尽快远离此病,希望上述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2个回答
四肢有的麻怎么回事
你好,这种情况考虑与睡眠姿势不当造成的压迫或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的缘故,建议适当活动或结合常规药物丸等药物治疗看 ,运动障碍疾病患者在对症治疗之外,患者在生活中还需要注意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对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希望上述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3个回答
痴呆四肢僵硬怎么办
脑萎缩不容易治疗,可以试试高压氧治疗 ,首先您要保持良好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同时通过病患讲诉的状况,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按时作息保持心情愉悦。
3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