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太太,76岁,家住北京。据张老太太的儿媳回忆,2001年的某一天,婆婆在她自己的屋子里睡觉,儿媳做好了午饭,去叫她起来吃饭。儿媳唤了婆婆几声,没有任何回应,她觉得不对劲,走过去发现婆婆口眼歪斜,枕头上浸湿了一大片,嘴角还有残留的口水,她吓了一大跳,赶紧叫来在外屋的丈夫把老娘送进了医院。医生诊断老人患有脑梗塞,这一病就是十余年。
张老太太患病的十余年间,可难为了儿子和儿媳,看着老娘一天天的病情恶化,他们心急如焚,尝试了各种方法进行治疗,情况都没有好转。随着时间的加长,多年来,张老太太走路步伐不稳,偶有摔倒的现象,动作也比同龄的老太太们慢了许多,记忆力严重下降,很多事都想不起来。有时候口齿不清老爱说胡话,生活不能自理,行走十分困难,平时起身上卫生间儿媳搀扶着,但凡走路都要坐在轮椅上,身体状况是一天不如一天。
张老太太只有一个儿子,平日里儿子和儿媳很孝顺,儿媳是当初自个儿挑的,无论是模样还是人品都极为满意,没犯病的时候人前人后提起自己的儿媳就笑得合不拢嘴,称赞媳妇的贤惠和孝顺,儿媳也把张老太太当做亲妈一样对待,她和婆婆特别合得来,感情很好。2009年开始,张老太太的病情更为严重,儿子和儿媳更是焦急。张老太太这一病十多年,儿媳尽心地伺候着婆婆,数十年如一日,不曾有半句怨言。她对丈夫说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把婆婆的病治好,让她有一个安乐、幸福的晚年。十多年过去了,张老太太的孙子也已长大成人,而老人的病症却丝毫不曾减轻,这让儿子和儿媳的生活一直布满了阴云。
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中,儿媳得知我院有一个治疗脑梗塞的专家。在我院治疗中心,经过一系列的头颅CT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ALT检查,医生诊断张老太太患有小脑萎缩,伴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医生制定了治疗方案,决定采用特色疗法,治疗一个月后,张老太太的步态不稳和语音不清等症状有所好转,两个月后,张老太太可以不用别人搀扶,自己靠着拐杖就能行走,虽然步伐看上去缓慢,但这已经是很不错的进展了。
运动障碍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请问运动神经元病怎样治疗
你好,运动神经元疾病可以应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平时注意不要剧烈运动。
2个回答
先天性瘸腿如何调养
你好,考虑为缺钙的的可能,有时表现为疼痛、出虚汗或抽痉的情况,可以做血钙检查帮助诊断,可以服用钙片如盖中盖效果较好,多吃含钙质高的食物,如鱼类、骨头汤等。注意休息及营养。
3个回答
怎么治疗瘫痪
针灸的特色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经络脏腑以及其经络腧穴入手,施行循径取穴,远道取穴,邻近取穴。针灸的方法很多,有毫针法、灸法、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穴位注射、耳针疗法、头针疗法及埋线疗法等。其中以体针、头针、穴位注射多用。体针中,主张对痉挛型运动障碍型给予捻转提插泻法,共济失调型用补法,混合型为平补平泻法。提插捻转3~5次后出针。采用了毫针速刺法,要点是进针快,起针快,强刺激,不留针。也有部分医师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左右。一般1日或隔日治疗1次。
头针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针灸方式。汤氏头针,主张多针浅刺,为使孩子逐步适应,初诊留针0.5h,以后逐渐延长到2h,留针期不提插捻转,允许患儿自由活动。根据头部反射区取穴,快速进针,针尖到达帽状腱膜下,3岁以下的患儿平补平泻,不留针,3岁以上的患儿在头皮针上采用了电针,频率以患儿耐受为度,留针20min。 运用头针滞针法加体针速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362例,对重症患儿在头皮针上加用G―6805多用治疗仪,选用中等连续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儿能承受为度,刺激20min。
穴位注射发挥了经穴刺激与药物双重作用。药物常选用乙酰谷酰胺、脑活素、脑多肽等改善脑功能的西药或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取穴与常规取穴相同。每次选2~4穴,每穴注0药液,每日或隔日1次。有人观察采用头穴注射脑活素、常规药物或维生素B12,隔日注射1次,疗效比单纯静脉点滴疗效显著。
3个回答
无味觉和嗅觉是怎么回事
您好, 可能和受凉 引起的症状有关系的。 建议注意休息。 保暖 治疗。 多喝水。 注意休息。 口服, 人参常规药物, 治疗。 ,运动障碍疾病患者在对症治疗之外,患者在生活中还需要注意要注意保持睡眠,充足的睡眠才能帮你尽快远离此病,希望上述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2个回答
四肢有的麻怎么回事
你好,这种情况考虑与睡眠姿势不当造成的压迫或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的缘故,建议适当活动或结合常规药物丸等药物治疗看 ,运动障碍疾病患者在对症治疗之外,患者在生活中还需要注意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对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希望上述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3个回答
痴呆四肢僵硬怎么办
脑萎缩不容易治疗,可以试试高压氧治疗 ,首先您要保持良好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同时通过病患讲诉的状况,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按时作息保持心情愉悦。
3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