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保健

>

当心!饮食不当给癌症这趟“危险列车”加了速

当心!饮食不当给癌症这趟“危险列车”加了速

  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其实不良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不当更相当于给癌症这趟“危险列车”加了速。就算每年体检,但还是有可能患上癌症。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最新发布的《2014年研究解析中国肿瘤病谱》显示,如果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人一生中患癌概率是22%。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有1/3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有30多种癌症由此而来。能不能避免癌症,更多的是后天生活方式和习惯。

  医学专家指出,受膳食因素影响最大的癌症包括两类:一类是消化系统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肠癌;另一类是与激素水平相关的癌症,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可以说,这些癌症都可能与日常饮食有关,管住嘴,把好饮食关,就能简单、有效地预防癌症,让患癌风险降低40%。

  致癌物多达970种,抗癌食物分四大类

  如何避免吃出癌症来,首先应该知道哪些食物属高致癌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力于对致癌物质的分类研究,将其分门别类汇入“致癌物名单”,截至2014年,名单内的“致癌物质”已经达到970种,目前的970种致癌物质中明确致癌的饮食有:烟草、酒精饮料、黄曲霉素、槟榔、中式咸鱼等。

  知道上述物质为致癌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可达到降低得癌风险,同时,如果在饮食中适度再增加抗癌食物,可锦上添花。常见的抗癌食物有一百多种,主要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新鲜果蔬:以洋葱、大蒜、白菜、菜花为代表的白色食物有很好的抗癌功效,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他活性成分有抗癌之效。

  第二类为豆制品:豆腐、豆浆富含大豆异黄酮,经常吃些豆制品可以降低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

  第三类是菌类:约96%的菌类都有抗癌效果,如冬菇、香菇、金针菇、木耳等富含多糖类物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胃癌和肺癌的效果较好。目前,香菇多糖已经作为抗癌药物,用于肿瘤病人的治疗。

  第四类为绿茶:绿茶中富含茶多酚,可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养成每天喝2~3杯绿茶的习惯,可以预防胃癌、肝癌和肺癌,但必须注意,茶水不要太浓。

  可能致癌饮食因素

  腌制食物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咸蛋、咸菜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烧烤食物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油炸食物煎炸过焦后,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

  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

  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

  霉变食物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变,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草素——黄曲霉菌素。

  隔夜食物隔夜熟白菜和酸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胺致癌物质。

  嚼食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个因素。

  十大饮食防癌原则

  1.食物多样化

  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应占每餐的2/3以上,植物性饮食应含有新鲜的蔬菜、水果、豆类和粗粮等,最简单的方法是数颜色,一天吃够5种至7种颜色的食物最好。

  2.控制食量和体重

  日本研究显示,总是吃得太饱,会降低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增加患癌风险。避免体重过重或过轻,成年后要限制体重增幅不超过5kg,洋快餐、糖饮料等都是典型的体积小但热量高的食物,吃完后如果不注意运动,容易诱发肥胖。临床研究显示,33%的癌症发生在肥胖人群中。超重或过度肥胖容易导致患子宫内膜癌、肾癌、肠癌的危险性增高。另外,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若饮食不定时定量、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过烫,对食管和胃是一个损伤性的刺激,与食管癌、胃癌有一定的关系。

  3.不吃烧焦和烟熏的食物

  烤鱼、烤肉时应避免肉汁烧焦。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肉及熏肉只能偶尔食用。熏鱼和熏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油炸、烘烤、烧焦食物和重复使用的高温食油中也含有此类致癌物质,应尽量少食用。最好煮、蒸、炒食物。

  4.多吃淀粉类食物

  每天吃600~800g各种谷类、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越少越好。要限制精制糖的摄入。食物中的淀粉有预防结肠癌和直肠癌的作用,高纤维饮食有可能预防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的发生。

  5.多吃蔬菜水果

  坚持每天吃400g~800g各种蔬菜、水果,可使患癌症的危险性下降20%,每天吃5种或5种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6.不提倡饮酒

  酒精本身虽不是致癌物质,但烈性酒会刺激胃黏膜,损伤黏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如果饮酒同时吸烟,其危害性更大。因为酒精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加强对烟雾中致癌物质的吸收。如经常饮酒能增加患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等的危险。建议饮酒每天不超过一杯(相当于250ml啤酒、 100ml红酒或25ml白酒)。

  7.减少红肉摄入量

  每天应少于90g,最好用鱼和家禽代替红肉。红肉会增加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危险率。同时要限制高脂饮食,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应选择恰当的植物油(如橄榄油等)。

  8.限制盐和调料

  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限制腌制食品的摄入并控制盐和调料的使用,高盐饮食会增加胃癌的患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g。

  9.不吃保存过久或霉变的食物

  不要食用在常温下保存过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另外,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发霉变质的食品,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同时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进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而致癌。

  10.保护食用水的卫生

  因为被污染的水源中含多种致癌的金属离子,所以一定要用正规的自来水,农村地区尽量使用井水。

  一旦出现消化系统慢性胃灼痛、轻度恶心感,而且饭量比平时减小,饭后有腹胀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并积极做好癌症的防治措施。

  特别

  推荐

  抗癌食物

  按抗癌重要性递增:甜瓜、桐蒿、大麦、浆果;艾菊、土豆、麝香草、细香葱;燕麦、薄荷、芳香物、黄瓜;十字花科(茎甘蓝、花椰菜);茄科植物如西红柿、茄子、辣椒;全麦、亚麻、糙米;柑橘类,如柑橘、柠檬、橙;洋葱、茶、姜黄;胡萝卜、芹菜;大豆、生姜;卷心菜;大蒜。

保健在线咨询

更多

哪些饮食搭配有利于治疗阴道炎

在患有阴道炎症的时候,饮食上以清淡的饮食为主,比如可以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像香蕉、猕猴桃、还有芹菜、西葫芦,这些都可以补充一些营养元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要多喝水、勤换洗内裤,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但是要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油腻性或者油炸的东西,也要避免吃一些过甜的或者是过咸的食物。

1个回答

怎样从饮食方面预防阴道炎

预防阴道炎应该注意饮食营养,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以使用一些带有抗菌功能的食物,如菊花脑、马齿苋、鱼腥草、马兰头等。平时的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多食用一些黑芝麻、黑大豆、核桃仁、红枣、山药、粳米、糙米、莲子全谷类、全麦等食物,及时补充身体的营养需要。蛋白质含量是比较高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1个回答

子宫肉膜息肉饮食

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患者应该多摄取水分,多吃核果、种子、谷类等有益的食物,要多吃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草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等平常的饮食要多吃补血、补肾的食物,以性平性温为主,如牛羊肉、猪肉等,各种肉类要打碎打烂吃,利于养分的吸收,要多吃性平温的蔬菜荤素搭配配比最好是1比1。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不吃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不要吃寒凉的食品,不管是食物的温度还是性质。以上就是我给大家讲解的有关子宫息肉患者的饮食保健,谢谢大家的收听,再见。

1个回答

哪些饮食可以辅助预防阴道炎

想要预防阴道炎应该注意饮食营养,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以使用一些带有抗菌功能的食物,如菊花脑、马齿苋、鱼腥草、马兰头等。平时的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多食用一些黑芝麻、黑大豆、核桃仁、红枣、山药、粳米、糙米、莲子全谷类、全麦等食物,及时补充身体的营养需要。

1个回答

夏天如何预防阴道炎

预防阴道炎的工作:1、保持外阴清洁,建议用清水清洁外阴,并经常更换内衣。2、注意经期卫生,经常更换卫生巾,避免细菌繁殖,引起外阴炎症,病原菌会逆行感染并导致阴道炎症,月经期间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3、注意性生活的卫生,每次性生活前,夫妻双方都要清洁,避免致病菌感染。

1个回答

巩膜炎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巩膜炎的饮食需要避免辛辣刺激以及发物,如辣椒、韭菜、海鲜类食物、羊肉,避免吃肥甘厚味,油腻的食物,如各种油炸类食品,油脂含量高的肉类。饮食上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及优质蛋白,如各种绿叶蔬菜、鸡蛋、鸡肉、猕猴桃、火龙果、香蕉。 巩膜炎的饮食禁忌可作为巩膜炎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手段。主要还是需要依靠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对因治疗,一般来说,巩膜炎通畅与结核、麻风、梅毒、带状疱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痛风等全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细菌真菌感染等疾病有关。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单纯表层巩膜炎可以使用人工泪液或者冷敷。除了西药控制以外,还可以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口服汤药。

1个回答

相关疾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