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保健

>

大汗之后浑身疲乏 或是身体里缺这种“营养”

大汗之后浑身疲乏 或是身体里缺这种“营养”

  生活中,你或者家中长辈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一场大汗之后,浑身无力、疲乏;忽然手脚酸软无力,走不动路……

  你还以为这是疲劳惹的祸,休息一下就过去了?大错特错!这很有可能是“缺钾”的信号。

  补钙、补锌、补维生素……很多人已经充分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但有一种元素同样重要,那就是钾。《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特邀相关专家,详细解读补钾那些事,并教你在生活中轻松补足它。

  症状:人体“缺钾”的信号

  体内缺钾时,可引起肌肉、消化、心血管、泌尿、中枢神经等系统发生功能性或病理性改变,表现为肌肉无力、心律失常、胃肠道功能紊乱等。长期缺钾,可出现肾功能障碍。

  1、体内缺钾的表现

  人体一旦缺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身无力、疲乏,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松弛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

  2、严重缺钾的表现

  严重时还会出现代谢紊乱、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出现胸闷、头晕眼花、心悸、呼吸困难。

  此外,低钾会使胃肠蠕动减慢,加重厌食,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甚至肠梗阻。

  作用:补够钾有助防慢病

  钾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关键营养素之一,它主要有以下作用:

  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对于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和电解质平衡十分重要;

  心脏的正常搏动、肌肉正常收缩都有赖于钠、钾等离子的协同作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也需要钾的帮助;

  因过量摄入钠导致高血压时,钾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这是因为钾能促进钠从尿中排出,并遏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降低血管压力。

  研究证实,钾对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助于防止钙流失,使骨骼更硬朗。

  按我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国内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健康人钾的适宜摄入量为每天2000毫克;要预防慢性病,钾的建议摄入量是每天3600毫克。

  然而,**的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天钾摄入量仅为1616.9毫克,远远低于预防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

  人群:几类人更得补钾

  摄入人体的钾主要由肾脏、肠道和皮肤排出体外。对于以下几类人来说,应该尤其重视补钾。

  高血压患者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补钾和限钠同样重要。钠和钾就像两个势均力敌而又互相制衡的战友,钠在细胞外,钾在细胞内,两者共同捍卫身体细胞内外渗透压、水分和酸碱值的平衡,只要摄入足量的钾,就可以置换出体内过剩的钠,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大量出汗的人

  正常情况下,由汗液排出钾的比例很少,约3%,但大量出汗时,钾的排出量会明显增加。

  长时间呕吐或腹泻的人

  呕吐或腹泻会引起人体大量脱水,引发电解质紊乱,导致钾大量流失。

  此外,使用利尿剂和类固醇药物也会造成缺钾。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大量输入含钾药物或口服钾制剂等可导致体内钾过多,可能引起心脏传导阻滞、心跳减慢,严重的可停止波动。需要药物钾治疗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

  对策:这样吃饭能补足钾

  **不要轻易服用含钾的药物制剂,使用补钾药物需要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指导,补钾较好是食补。

  补钾不当甚至过度补钾,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甚至心脏骤停。大家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选择钾含量高的水果

  选水果时,不能只是看钾含量高低,而要看“钾营养素密度”,也就是用钾含量除以热量的值。

  100克香蕉含钾256毫克,热量为93千卡,钾营养素密度是2.75。

  橙子的钾营养素密度是3.31,哈密瓜为5.59,木瓜为6.06,它们比香蕉的补充效果更好。

  第二、常吃薯类和杂粮

  土豆、红薯、芋头和山药等薯类钾营养素密度特别高,还富含维生素C,对控制血压十分有益。

  第三、合理食用豆类

  每100克豆类中平均含钾600~800毫克。

  每100克黄豆、黑豆、红豆等中高达800毫克以上。

  第四、常吃菌类蔬菜

  蔬菜的钾含量都很高,比如菠菜、芥蓝、苋菜等绿叶菜的钾含量都超过香蕉。

  菌类蔬菜的钾含量尤其出众,例如口蘑钾含量为1655毫克/100克、蘑菇(鲜蘑)312毫克/100克、双孢蘑菇307毫克/100克。

  第五、用低钠盐代替普通盐

  低钠盐中含大约25%的氯化钾,而氯化钾中含钾53%。也就是说,1克低钠盐中就含有133毫克的钾。如果每天控制在6克盐的量,仅低钠盐就能提供约800毫克的钾。

  肾功能正常的人有很强的排钾能力,从食物中摄入钾过多时,会很快从尿液排出去。

  但是,有肾脏疾病的人,肾脏排钾能力下降,一次摄入过多钾很可能导致高钾血症,这类人群不要吃太多富含钾的食物。

保健在线咨询

更多

哪些饮食搭配有利于治疗阴道炎

在患有阴道炎症的时候,饮食上以清淡的饮食为主,比如可以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像香蕉、猕猴桃、还有芹菜、西葫芦,这些都可以补充一些营养元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要多喝水、勤换洗内裤,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但是...

1个回答

怎样从饮食方面预防阴道炎

预防阴道炎应该注意饮食营养,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以使用一些带有抗菌功能的食物,如菊花脑、马齿苋、鱼腥草、马兰头等。平时的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多食用一些黑芝麻、黑大豆、核桃仁、红枣、山药、粳...

1个回答

哪些饮食可以辅助预防阴道炎

想要预防阴道炎应该注意饮食营养,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以使用一些带有抗菌功能的食物,如菊花脑、马齿苋、鱼腥草、马兰头等。平时的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多食用一些黑芝麻、黑大豆、核桃仁、红枣、山药...

1个回答

夏天如何预防阴道炎

预防阴道炎的工作:1、保持外阴清洁,建议用清水清洁外阴,并经常更换内衣。2、注意经期卫生,经常更换卫生巾,避免细菌繁殖,引起外阴炎症,病原菌会逆行感染并导致阴道炎症,月经期间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1个回答

疱疹饮食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正确的饮食能有有助于病情的及早康复。 带状疱疹患者应以素菜为主,多吃高纤食品,还有多吃点西瓜,橙子建议,每天用柠檬泡水喝,柠檬汁还可以用来擦长疹子的地方。 1.不能吃一些海鲜,香辛料,牛羊肉等,这些...

1个回答

宝宝10个月饮食安排

10个月的宝宝已经长了牙齿或者快长牙了,是时候添加辅食了,10个月的宝宝逐渐变为以一日三餐为主,早、晚母乳或奶粉为辅。可以喂的东西很多,以粮食、奶、蔬菜、鱼、肉、蛋、豆腐为主的混合食品,这些食品是满足...

1个回答

1岁宝宝饮食

一周岁宝宝的饮食仍然应该以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为主食,那么还可以吃适当的辅食,一般可以吃比较软的饭,或者稀饭、面条等等,也可以吃剁碎的肉、蔬菜,**类,鱼肉,豆制品,还有汤菜类及一般的水果等等,都是可以...

1个回答

气管感染饮食注意事项

气管炎患者在日常饮食是要有所注意,首先要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和青菜,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是饮食不能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导致气管炎加重。气管炎是要尽快得到医院找专业...

1个回答

五个月的宝宝饮食

5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要从米粉、米糊开始,然后可以吃一些蔬菜泥以及水果汁,可以先从苹果、香蕉开始,添加蔬菜泥较好是从胡萝卜、马铃薯、南瓜开始,孩子添加辅食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细到粗。家长在给孩子添加辅...

1个回答

2岁半宝宝的饮食

宝宝由于身体所需,在宝宝六个月以后就可以适当的添加辅食,增强宝宝的营养。宝宝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是纤维素的主要来源,有利于宝宝的骨骼发育。但是宝宝的胃部发育还不成熟,应该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可以吃...

1个回答

相关疾病

可能关注

桐梓17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修文13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开阳13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彭水17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安吉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长兴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德清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象山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云和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景宁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机构名单合集) 庆元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松阳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遂昌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缙云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青田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嵊泗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岱山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龙游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开化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常山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人们都去哪治疗黄斑水肿 媳妇脖子白癜风 白癜风影响参军不 北京看黄斑出血哪家资源好 北京治黄斑水肿在哪便宜 宫颈糜烂修复手术费用 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多少钱 青少年白癜风应该吃啥 白癜风患者应该多喝什么 白癜风紫外线治疗 北京黄斑变性哪里治的较好 北京心脏康复医院有哪些 到哪里治视神经萎缩好 固原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吃多匹多莫德 宫颈糜烂人流费用 湖南治疗青少年婴幼儿癫痫病医院有哪些 长沙青少年羊癫疯中医医院哪家好 心绞痛咋治疗 心脏病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