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药物减肥

>

小心减肥药中的致精神病成分

小心减肥药中的致精神病成分

  对美丽身材的追求,很少有学生能抵挡的住。但他们却不是通过健康的锻炼和节食来达到瘦身的目的,为保持身材,年轻女士大多服用减肥药。但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专家披露,一些减肥药物中的成分可导致精神出现异常。经中心检验,部分药品中含有“氯胺酮”“苯丙胺”等违禁成分,通过违禁品达到服用者的减肥作用,并致使减肥者成瘾。

  病案1 减肥半年 19岁学生有药瘾

  家住南充的小宋,是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由于追求骨感美,她从今年年初开始购买减肥药服用。直到生病前,她共服用了3种不同品牌的减肥药物。

  症状:精神一直兴奋

  直到4月,小宋每天加大药物服用量,说明书上规定“每日服用一颗”,此时,她需要每日连服3颗才能得到满足。小宋开始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她平时都不怎么吃东西,晚上还有精力整夜的不睡觉,说话非常夸张,行为显得很幼稚……”同寝室同学说。生活老师也留意到,小宋精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在老师和同学的劝说下,小宋到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就诊。在门诊医生的要求下,小宋拿出最近服用的一种国内一家厂商生产的“减肥果胶囊”。

  治疗:停服后症状消失

  在办理了入院手续后,小宋住进精神科病房。主治医师对其进行了抗精神药品的治疗等,将她体内长期累积的毒素派出体外。“治疗效果较好,一旦她停止服用减肥药物,加上医生的治疗,女孩精神方面的很多症状很快消失。”进行了两周系统治疗后,小宋康复出院。

  病案2 服减肥药女孩精神恍惚

  昨日下午,在医院急诊科,一位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前来就诊。女孩称自己头一直很晕,且精神恍惚,意识不清醒。随即医生将其送至心理卫生中心,接受精神科医生治疗。

  药物成分:含K粉等毒品

  “因服用减肥药,而导致精神疾病的患者较多。”精神卫生专家向记者透露:“早在3年前,便出现过。前两年通过患者拿来的减肥药物,我们进行检验后发现其含有的成分是苯丙胺(冰毒类),今年出现的几例检验结果是含有氯胺酮(俗称K粉)。

  今年曾出现一例成都大学生患者,医生检验出她服用的减肥药物中含有芬氟拉明(苯丙胺类药物),“芬氟拉明属于限制级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引起心脏瓣膜疾病,已被国际纳入兴奋剂范围。”

  药物说明书:严重失实

  医师注意到小宋提供的减肥药物的外包装。“药物上明确写着是‘卫食健字号’,整个外包装是一个绿色的铁盒子,上面写着‘xxx减肥果胶囊绿色瘦身胶囊’。”刘艳说,“在药物说明书里,厂商注明这是一种绿色胶囊,提取的是植物和水果的纤维素,每天服用一颗,无毒无副作用。其药物说明书与药物本身成分严重不足。”

药物减肥在线咨询

更多

用药物减肥时,怎么补充营养

药物节食的时候还是要办到,饮食的规律性是比较好的,但是药物节食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的再次发生,有些人可能会再次出现恶心干呕,甚至还会有反冲的现象,对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不要盲目的去偿试,节食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个综合评价的因素,最终是离不开活动和饮食相结合的方法。

1个回答

药物减肥成功后现在反弹了怎么办?

减肥药的副作用就是比较容易引发反冲,建议你平时多喝水,增强体育锻炼,在饮食方面每天都不要吃得太饱,尽量不要吃肉类食物,多吃许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长时间惯个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只有这样始终保持下去,才能长期有效的节食成功的。

1个回答

滥用药物减肥有风险或致肝脏损伤吗

许多减肥药中都所含激素,有可能会引发肝脏伤损,所以要慎用,而且绝大多数减肥药都会对机体产生依赖性,一旦停止使用很容易反冲,所以必须动用科学健康的节食方法,最主要的是要管好嘴,迈起腿,少吃多活动,要在确保营养的情况下压制食物的食用量,而且要增强体育运动量。

1个回答

怎样不用药物减肥效果快

并没有什么节食效果特别快的方法,节食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个综合评价的因素,不要动用药物节食药物节食的副作用是比较大的,最终还是离不开活动和饮食相结合的方法,要忍耐锻炼身体,在饮食当中办到营养全面均衡,荤素配搭好,但是要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

1个回答

怎样不用药物减肥的健康减肥还不减饭量?

对于肥胖体质的人来说,节食是势在必行的,必须长期的忍耐才能有效果,如果说总是压制无力自己的嘴,看见美食不能承受,那么节食是有一定的干扰的,所以说你还是不要通过药物来节食了,要在饮食方面实施压制,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忍耐的实施体育锻炼

1个回答

我想通过药物减肥,吃什么药品安全啊?

您好,根据您的叙述不建议您动用减肥药,任何节食类的产品都有它的副作用,建议您在科学健康的条件下实施节食,您可以从饮食和活动为主要途径实施节食,效果是很不错的,饮食上以清淡为基础,尽量避免食用火锅烤肉等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许多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做许多有氧运动。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