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4岁,以“间断性发热伴右上腹不适3月,再发 5d“主诉入院。3月前受凉后寒战发热,约39C—40C,呈稽留型,伴右上腹隐痛不适,元呕吐及巩膜黄染,当地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无首效,此后反复发热,约2—3周1次,给退热药后均好转。无明显消瘦、贫血、乏力、纳差等不适。5d前再次发热,在外院查腹部B超及CT示肝门部改变,逐来我院行上腹部增强CT示:胰头及钩突部肿大,强化后有蜂窝状改变,考虑:(1)化脓性病例灶:(2)胰头部肿瘤,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查体:T39.2C,营养中等,双侧锁骨上可触及3—4个肿大淋巴结,每个约1.5 cm大,无压痛,巩膜无黄染,元其他阳性发现。血沉65mm/h,肝功能功能正常,胸片无异常,血培养无细菌生长,入院后行PPD皮试(纯蛋白衍生物试验)3+,并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示:结核性干酷样坏死,逐考虑为胰头结核,给予抗结核(利复平、异烟肼、链霉素)三联治疗,3d后体温降至 37.5C,7d后正常,2月及4月后2次复查CT示病灶逐渐缩小。
讨论 胰胆小鬼结核罕见,胰腺结核病灶可能由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感染或肝、肠系膜、腹膜结核灶经淋巴管播散或直接累及引起。胰腺结核可有结核中毒症状及上腹部隐痛,多数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当病情进展,可出现梗阻性黄疸, B 超可见胰腺实质内部回声不均匀结核结节,边界清楚。 CT 可有低密度不均匀病灶,呈局部孤立团块或分叶状,胰周脂肪间隙消失或模糊,肝脾或腹后淋巴结未受侵犯。本例 CT 表现为分叶状,密度不均肿块,增强后肿块呈蜂窝状,与胰腺癌不同。术前胰腺结核的诊断比较困难,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在 B 超或 CT 引导下胰腺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对胰腺结核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对怀疑胰 腺结核的患者也可试行诊断性抗痨治疗。本例淋巴结活检波示干酷样坏死,结合其腹部 B 超及 CT 所见和抗痨治疗后症状及 CT 检查好转,均支持胰腺结核的诊断。
胰腺炎在线咨询
更多
急性胰腺炎感染严重吗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以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前者在临床上更为多见,病情较轻,具有自限性,预后比较好,经过保守治疗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缓解,死亡率小于1%。但是后者病情非常凶险,进展非常迅速,容易造成胃肠道瘘,腹腔内大出血,胰腺脓肿,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非常高,可以达到10%-3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致死性疾病,而且用于治疗的花费也是非常高的,患者多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
1个回答
患胰腺炎怎么治疗
得了胰腺炎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来减轻腹痛的症状。同时,患者还需要使用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来合理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果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好,或者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患者还需要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并且定期复查。
1个回答
中度胰腺炎如何治疗
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如下:首先,需要禁食、胃肠减压,其次需要给与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预防或者治疗感染状况,防止出现浓度血症,第三,需要静脉应用奥曲肽或生长抑素来抑制或阻止一些胰腺消化酶的产生,从而减少正常胰腺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第四,给与抑制酸分泌和营养支持类药物,来缓解消化道损伤情况和增强机体能量,从而利于疾病的恢复。
1个回答
胰腺炎引起消瘦吗
胰腺炎会导致人出现消瘦的情况。因为胰腺炎会导致胰腺功能受损,并且影响到肠胃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使肠胃道不能对食物的营养进行更好的吸收。因此慢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长期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情况,使身体出现消瘦的现象。其次急性胰腺炎在恢复期对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能大量摄入脂肪和蛋白质。需要注意,饮食不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失。当身体的脂肪和蛋白质大量流失的情况下,就会使身体出现消瘦的情况。
1个回答
慢性胰腺炎中医治疗
慢性胰腺炎从中医上讲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饮暴食,或者是酗酒,损伤脾胃之后,湿热蕴结在肠胃引起的。因此在治疗上需要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对症治疗,如枳实导滞丸,以及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疏肝散、消炎利胆片等。但是中医治疗只能达到延缓和控制病情的作用,患者应该配合口服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才能有效治愈慢性胰腺炎。
1个回答
胰腺炎引起的胆囊炎
胆囊炎一般不会引起胰腺炎发作,但如果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结石有可能脱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在胆总管下端梗阻,也有可能导致胰管的开口梗阻,胰管阻塞,从而可导致胰液无法排出,胰液中的消化酶激活,刺激胰腺细胞可导致胰腺炎症,胰腺水肿出血坏死,可引起胰腺炎。针对有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患者是有可能会并发胰腺炎的,需要及早的给予处理。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