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新范式:张华俦教授开创阶梯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
作者: 北京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5-07-28 11:12:00
张华俦教授是留日医学博士、北京医院骨科原主任医师,深耕脊柱外科领域 38 年,系统掌握椎间孔镜、UBE 双通道内镜、脊柱手术机器人等国际先进技术。作为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核心专家,他将中医「筋骨平衡」理论与现代微创技术深度融合,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阶段(膨出、突出、脱出),独创「三步阶梯治疗体系」:
早期(可逆阶段):采用中药熏蒸 + 超声引导下精准注射,改善椎间盘营养代谢;
中期(神经压迫):运用椎间孔镜微创摘除突出髓核,结合平衡针刺修复受损神经;
晚期(结构失稳):通过脊柱融合术重建力学平衡,配合中药内服延缓退变。
二、三大核心技术突破传统治疗局限
超微创脊柱内镜技术
通过 0.7cm 切口完成髓核摘除,结合术中 CT 导航将减压误差控制在 0.2mm 以内。针对钙化型椎间盘突出,采用超声骨刀联合高速磨钻精准切除钙化灶,术后 24 小时即可下地活动。62 岁患者王先生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足下垂,经此技术治疗后,术后 3 天恢复足部运动功能。
中西医协同镇痛体系
西医: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通过 0.3mm 射频针使椎间盘组织收缩凝固,创伤较传统手术减少 70%;
中医:独创「腰痹通络方」(黄芪、独活、川芎等 12 味中药)内服配合火针点刺,快速缓解神经根水肿,临床数据显示可使疼痛 VAS 评分从 8 分降至 2 分以下。
个性化术后康复方案
突破单纯手术思维,形成「微创治疗 + 中医康复」闭环:
早期:中药溻渍促进血液循环,配合「小飞燕」训练增强核心肌群;
中期:导引术改善脊柱柔韧性,结合冲击波治疗预防粘连;
远期:制订「3D 步态分析 + 运动处方」,将 5 年复发率控制在 15% 以下。
三、高龄高危患者的安全守护者
张华俦教授在复杂病例处理上具有深厚造诣:
85 岁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局麻下脊柱内镜手术,术中实时监测神经电生理,术后疼痛完全消失;
腰椎术后复发患者:运用 UBE 技术经原手术瘢痕入路精准减压,避免二次创伤;
骨质疏松性骨折合并间盘突出:联合 Kyphon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与椎间孔镜,实现「骨折复位 + 神经减压」同步完成。
四、科技赋能的精准医疗实践
张华俦团队引入多项前沿技术:
脊柱手术机器人:术前三维重建规划路径,机械臂定位精度达 0.1mm,显著降低神经损伤风险;
椎间盘造影技术:精准判断责任间盘,避免过度治疗;
超声骨密度仪:动态监测骨质疏松程度,指导抗骨松治疗。
五、医者仁心的临床实证
42 岁程序员李女士因腰椎间盘突出致下肢放射痛无法久坐,MRI 显示 L4/5 椎间盘脱出。张华俦教授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术 + 中药序贯疗法」:
术中:35 分钟完成髓核摘除,出血量不足 5ml;
术后:配合「腰痹消痛方」内服及康复训练,2 周后恢复正常工作,随访 2 年未复发。
作为北京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特聘专家,张华俦教授每周四上午坐诊,通过多学科会诊平台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他的诊疗实践证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已进入「精准化、个性化、微创化」的新时代,更多患者可通过科学选择重获脊柱健康
- 上一篇: 膝关节顽疾终结者:朱保华独创五体针罐疗法,中药内外兼修重塑关节健康
- 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