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干细胞医治肾脏疾病主要通过其免疫调节功能及抗炎作用
时间:2022-08-05
肾脏病是指发生在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等原发性或继发性疾病。其中以肾小球疾病最为重要,比较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等。
比较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等。
间充质干细胞(MSC) 是干细胞家族重要成员之一,起源于早期发育的中、外胚层,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
近年来,MSC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不单在于其可向各胚层分化和转分化,更主要是它在免疫调节、炎症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MSC的免疫调节作用
MSC对先天性免疫细胞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介导先天JI生免疫最主要的细胞,可吞噬入侵体内的病原体及异物抗原。
Sica等发现巨噬细胞也可发挥抗炎修复功能,主要归因于MSC对其的改造作用。MSC可抑制激活的巨噬细胞释放 促炎性细胞因子,并促进抗炎因子分泌。
MSC对适应性免疫细胞的作用
作为多能免疫调节者,MSC以多种方式抑制免疫反应。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MSC可减轻异基因淋巴细胞的相互刺激作用。
在人体内,MSC诱导T淋巴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致使其无效能。MSC还可促使效应T细胞转变为调节性T细胞,该过程与IDO的表达、分泌有关。
MSC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MSC在体内外炎症反应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大量实验证明MSC对炎症部位有定向趋化能力。
旁分泌抗炎因子可能非MSC作用的唯一机制。
Bi等叫发现腹膜内注射MSC培养基也有抗炎作用,表明MSC亦能通过内分泌抗炎因子发挥效应。MSC还可分泌表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等,可与IL一10协同作用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组织纤维化。
急性肾损伤
Hara等则在延长冷缺血时间制备的再灌注鼠模型静脉内注入自体MSC,3d后获取移植物组织进行基因学检查,结果显示MSC注入组体内促炎陛细胞因子、炎症趋化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显著下降。
目前认为MSC修复肾损伤机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①MSC于体内直接转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等肾组织细胞;
②MSC改善局部微环境,保护并促使残存的肾组织细胞增生与转分化;
③ MSC通过旁分泌、内分泌等作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抑制组织凋亡、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并促进血管再生。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qyw20200526@163.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qyw20200526@163.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