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现在高压生活中头号致残凶手,患者除了会发生情绪低落、自卑等情绪之外,还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木僵的情况,因此抑郁症被称为“无形的凶手”。虽然说此病大部分是因为生理因素主导,但是很多人只有发病后才重视起来,这样不但治愈难度加倍,而且花费也大大增加,因此需要尽早认识,而以下四个抑郁症信号,非常容易被忽视,希望大家重视起来。
健忘犹豫
别以为抑郁症症状只有心情不好、焦虑绝望,在抑郁发作期间,也有患者会表现出注意力集中困难、健忘、犹豫不决等症状。目前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普遍停留在情绪症状层面,比如出现持续显著的情绪低落、悲伤,入睡困难、失眠或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等情绪和躯体症状时,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抑郁症,但对于健忘、犹豫不决这样的认知问题,人们不会觉得这是一种病,更不会刻意去治疗,但这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比平时更容易出错。
消化道心脏不舒服
一些抑郁症患者可能比较内向,平时不轻易流露感情,抑郁的情绪表现不明显,常常出现躯体化障碍,比如食欲减退、不想吃饭、便秘等,或是常感到心悸、胸闷等症状,上医院检查又没有异常,但患者常常会纠缠在躯体症状上,越没病越觉得这儿疼那儿疼,天天奔波在医院的各个科室,殊不知这正是抑郁症在作怪。
赖床不起超两周
总是赖床,醒了觉得全身乏力,没兴趣干事,没有起床的动力,这种情况要是持续个十天半个月的,要查抑郁症了。因为影响睡眠的是褪黑素,体内褪黑素值最高时是晚上9~10点,但抑郁症患者的日夜周期发生改变,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这在睡眠理论中称为睡眠时相延迟。
偏头痛
临床上看,抑郁症患者偏头痛的患病率是非抑郁症患者的3倍。由于抑郁症易与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伴发,常导致临床上存在严重的漏诊现象。偏头痛伴发抑郁焦虑患者只进行止痛治疗,对抑郁焦虑无益,且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程度加重。尽早准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有利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功能康复、预防非正常死亡,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
抑郁症在线咨询
更多
隐匿性抑郁症怎么治疗
隐匿性抑郁又称抑郁等位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治疗隐匿性抑郁要找到抑郁的原因,努力解决克服,要调整思维方式,学会调节情绪,心理的方法。1.建议隐匿性抑郁患者正视自我,学会取舍,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主义。2.抑郁情绪发生时,可以参加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释放出不良的情绪,同时促进身心健康。注意抑郁症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由于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此时就诊,治疗难度是增大的。
1个回答
抑郁症如何治疗方法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也可以进行心理治疗,如果有抑郁症进行心理治疗是很重要的,可以进行专业的医生制定治疗的方案,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抑郁症患者也会选择不同的异重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最好是学会自我的调节心情,最好不要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生活中,要学会接受负面的情绪,平时也可以积极的到室外参加活动,平时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运动,比如跳绳或者是跑步等。
1个回答
抑郁症正确治疗
郁郁症的治疗首先是心理疏导,通过医生或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教育,锻炼和提高对不良事件的承受能力,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让患者个人树立起对治疗充满信心,家属要加强护理,防止抑郁症患者接触危险物品或到危险环境,以免出现自杀行为。同时服用治疗抗抑郁症的药物,如万拉法新等。如果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到精神医院治疗。
1个回答
治疗女性抑郁症
女性抑郁症不同于通常的情绪波动和对日常生活中挑战产生的短暂情绪反应。根据症状严重程度,抑郁症发作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目前治疗中度和重度抑郁症已有有效治疗方法。精神卫生中心可以提供心理治疗,如行为激活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心理疗法(IPT)。也可以提供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心理治疗对于轻度抑郁症也很有效。抗抑郁药可以有效治疗中度和重度抑郁症,但并非轻度抑郁症的一线治疗手段。它们不应被用于治疗儿童抑郁症,也不应是青少年一线治疗手段,对青少年女性患者应该慎用抗抑郁药。
1个回答
抑郁症引起的呕吐
心理分析:抑郁症不会导致呕吐。你的呕吐是数月发作一次,你描述的是发病就会吐,但是抑郁症是一种持续的疾病,可能持续数月,你的呕吐并不是跟着抑郁症的存在而呕吐不止的。那么首先建议排除自己的躯体疾病,如果可以排除,那么,这个更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有时候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有着巨大的能量。心理指导:建议体检,如能排除躯体疾病,建议进行心理咨询。
1个回答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老年抑郁的心理疗法,主要是家属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多关爱关怀老年人,让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报一些老年大学兴趣班,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信心和兴趣。如果心理治疗达不到满意的效果,需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个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对于延缓患者的病情进展有帮助。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