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子宫肌瘤

>

子宫肌瘤的相关病因解析

子宫肌瘤的相关病因解析

  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

  根据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表明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长的主要因素,还有学者认为生长激素(GH)与肌瘤生长亦有关,GH能协同雌激素促进有丝分裂而促进肌瘤生长,并推测人胎盘催乳素(HPL)也能协同雌激素促有丝分裂作用,认为妊娠期子宫肌瘤生长加速除与妊娠期高激素环境有关外,可能HPL也参加了作用。影响因素如下:

  雌激素分泌增多(35%):

  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伴随着绝经期的到来,中年女性开始出现“雌激素控制期”。在这个时期中,女性自身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另外,长期服用含雌激素高的避孕药、瘦身、美白等激素类药物以及高激素污染的食物。这些都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这同样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

  更年期提前(25%):

  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数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约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作用,卵巢暂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恢复,卵巢由此推迟了一定数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较晚进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性生活失调(15%):

  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发病机制

  1、大体

  子宫肌瘤是实性肿瘤,可单个或多个生长在子宫任何部位,大小悬殊,甚至几十至百个肌瘤同时生长,一般小肌瘤多为圆球形,但长大或多个肌瘤互相融合时,则成为不规则的形状,肌瘤组织质地较子宫为硬,在直视下,从子宫外极易触摸到子宫肌瘤存在的部位,肌瘤并无包膜,肌瘤压迫周围的肌壁纤维而形成假包膜,二者界限分明,肌瘤与子宫肌壁间有一层疏松的网状间隙,切开肌壁,肌瘤多会从肌壁间跃出,且极易从假包膜将肌瘤剥出,肌瘤血液供应多来自假包膜,肌瘤表面色淡,光泽,切面呈灰白色,可见旋涡状或编织状结构,排列致密。

  2、镜下

  子宫肌瘤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细胞和不等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平滑肌细胞大小均匀,排列呈栅栏状或旋涡状结构,纵切面细胞呈梭形,大小较一致,杆状核;横切面细胞呈圆形,多边形,圆形核位于中央,胞浆丰富,肌瘤中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含量多少与子宫肌瘤的硬度有关,突向宫腔的黏膜下肌瘤由于对子宫内膜有机械性压迫,使内膜变薄,腺体压扁,互相靠近,腺上皮呈立方形或扁平状,排卵后分泌期反应不明显或内膜残缺不全。

  3、变性

  主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退行性变,退行性变的主要原因为子宫肌瘤局部血液供给不足所致,多与临床症状无关。

  (1)各类变性:

  ①玻璃样变: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是最常见的肌瘤变性,肌瘤组织水肿变软,肌纤维退变,旋涡状或编织状结构消失,融合成玻璃样透明体,由于玻璃样变多发生于肌瘤的结缔组织,因此这种变性在纤维结缔组织成分较多的肌瘤更明显,镜下可见肌瘤内有宽带状透明结缔组织,并可出现区域性囊性变;也可见到组织的坏死,组织无结构。

  ②囊性变:子宫肌瘤玻璃样变继续发展,肌细胞液化即可发生囊性变,此时子宫肌瘤变软,很难与妊娠子宫或卵巢囊肿区别,肌瘤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腔,数个囊腔也可融合为一大腔,内有胶冻样和黏液样物质积聚,囊壁内层无上皮覆盖,切面变性区呈棉絮状,大小不等,囊腔囊内液分为无色或血性,镜下可见囊性变区染色呈淡蓝色云雾状,也可见到有小簇肌细胞残留,在变性肌细胞周围也可有肌细胞增生。

  ③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或产后期,红色变性实为肌瘤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发生机制不清,可能是肌瘤内小血管发生退行性变,引起血栓或溶血,血红蛋白渗入肌瘤内,切面为暗红色如半熟的牛肉,有腥臭味,质软,旋涡状结构消失,镜下可见组织高度水肿,瘤体内小静脉有血栓形成,血管扩张充血,广泛出血并有溶血,肌细胞质淡染,轮廓不清,肌细胞减少,细胞核常溶解消失,并有较多脂肪小球沉积。

  ④脂肪变性:一般病灶较小,少数可见到脂肪小颗粒,主要为肌瘤细胞内脂肪颗粒增多,镜下见肌细胞内有空泡,脂肪染色阳性,其发生原因可能是肌瘤间质化生为脂肪组织,也可能是脂肪组织浸润,肌瘤内全部变为黄色脂肪时称脂肪瘤,但极罕见。

  ⑤钙化:多见于蒂部细小血供不足的浆膜下肌瘤以及绝经后妇女的肌瘤,多见于脂肪变性后进一步皂化,分解成甘油三酯,再与钙盐结合,故肌瘤钙化是以磷酸及磷酸盐的形式在肌瘤内沉积,坚硬如石,X线摄片可清楚看到钙化阴影,镜下可见钙化区为层状沉积,呈圆形,有深蓝色微细颗粒。

  ⑥感染及化脓:子宫肌瘤感染多见于黏膜下肌瘤脱出子宫口或阴道口者,浆膜下肌瘤感染见于血源性或邻近器官感染蔓延,肌壁间肌瘤感染多见于囊性变性后,黏膜下肌瘤感染伴有局部坏死,溃疡及黏膜脱落,细菌逆行进入宫腔而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合并存在。

  ⑦恶性变:肌瘤恶变主要为肉瘤样变,发生率为0.4%~1.25%,肉瘤样变多见于肌壁间肌瘤,40~50岁妇女较多,30岁以下较少见,肌瘤在短期内迅速长大或伴有不规则出血者应首先考虑恶变,肌瘤恶变后,组织变软而且脆,切面呈灰黄色,细腻,似生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镜下可见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旋涡状结构消失,细胞有异型性。

  (2)临床类型: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按肌瘤所在部位不同可分为子宫体肌瘤和子宫颈肌瘤,前者约占子宫肌瘤90%~96%,后者仅占2.2 %~8%,宫颈和宫体同时存在肌瘤占1.8%(连利娟,2000;张惜阴,1992),子宫肌瘤开始时仅为肌壁内的单一瘤细胞所形成,以后随着肌瘤的增大逐渐从子宫肌壁内向不同的方向生长,根据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将其分为3类:

  ①肌壁间肌瘤:肌壁间肌瘤(intramural myoma)又称子宫肌层内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周围有正常的肌层包绕,肌瘤与肌壁间界限清楚,常将围绕肌瘤被挤压的子宫肌壁称为假包膜,此类肌瘤最多见,占肌瘤总数的60%~70%,肌瘤常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小者如米粒或黄豆大小,不改变子宫形状;大者可使子宫增大或使子宫形状改变呈不规则突起,往往宫腔也随之变形。

  ②浆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subserous myoma)当子宫肌壁间肌瘤向子宫表面的浆膜层生长,以致肌瘤表面仅覆盖着少许肌壁及浆膜层时称为浆膜下肌瘤,当肌瘤继续向浆膜下生长,形成仅有一蒂与子宫壁相连时称为带蒂浆膜下肌瘤(pedunculated myoma),肌瘤生长在子宫两侧壁并向两宫旁阔韧带内生长时称为阔韧带肌瘤(intraligamentary myoma),此类肌瘤常可压迫附近输尿管,膀胱及髂血管而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带蒂浆膜下肌瘤可发生扭转,由于血运受阻,肌瘤蒂断裂并脱落于盆腹腔内,肿瘤发生坏死,若脱落肌瘤与邻近器官如大网膜,肠系膜等发生粘连,并从而获得血液供应而生长称为寄生性肌瘤(parasitic myoma)或游走性肌瘤,浆膜下肌瘤占肌瘤总数20%~30%,由于肌瘤外突多使子宫增大,外形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带蒂浆膜下肌瘤则可在子宫任何部位触及,为可活动的实性肿物,阔韧带肌瘤则于子宫旁触及,活动受限。

  ③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submucous myoma)为贴近于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表面覆以子宫内膜称为黏膜下肌瘤,这种肌瘤突出于宫腔,可以改变宫腔的形状,有些肌瘤仅以蒂与宫壁相连称为带蒂黏膜下肌瘤,这种肌瘤在宫腔内如异物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由于重力关系,肌瘤逐渐下移至宫颈内口,最终蒂被拉长,肌瘤逐渐被推挤于宫颈外口或阴道口,此类肌瘤占总数10%左右,由于肌瘤位于宫腔内,子宫多为一致性增长,由于肌瘤的牵拉和肌瘤蒂的血液供应不足,可使子宫有轻度内翻及肌瘤表面内膜的出血,坏死,感染而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及分泌物增多,子宫肌瘤常为多个,上述肌瘤可2种甚至3种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颈肌瘤可生长在子宫颈前唇或后唇黏膜下,宫颈肌瘤突向颈管内可形成带蒂宫颈肌瘤,宫颈肌壁间肌瘤,可随肌瘤逐渐长大,使宫颈拉长,或突向于阴道或嵌顿充满盆腔,此时正常大小的子宫体位于巨大的宫颈上,将子宫或膀胱上推至下腹部,并使两侧的盆腔解剖关系发生变异,增加了手术的危险度。

子宫肌瘤在线咨询

更多

子宫肌瘤什么原因引起的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到目前为止,病因不是十分明确,不过,经过大量的研究及临床观察,可以肯定的是子宫肌瘤的发生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关系,雌激素可以促进子宫肌瘤的生长,另外,盆腔慢性充血也可以促进子宫肌瘤的生长,所以,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多种原因引起的。

1个回答

得了子宫肌瘤怎么办

患有子宫肌瘤的情况,已经出现了腹部压痛,阴道有出血的现象,说明子宫肌瘤已经压迫宫腔,可能会影响到月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做B超检查来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如果子宫肌瘤已经比较大,超过5.0厘米,就需要选择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如果是粘膜下的子宫肌瘤,大多也需要选择宫腔镜手术,可以将子宫肌瘤切除。

1个回答

子宫肌瘤与子宫息肉的区别

子宫肌瘤与子宫息肉的区别有什么:子宫肌瘤,以子宫息肉是两种不同的妇科疾病,有很多患者容易混淆。但是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第一个,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其主要组成成分是增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肌瘤可位于粘膜下肌层、浆膜下,子宫息肉是肿物,通过子宫壁内连在一起,或者息肉位于子宫颈。宫颈管内包括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多数是良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肌层肌瘤息肉。子宫肌瘤主要位于宫颈层,而子宫息肉主要位于子宫颈处,或位于宫腔内。第三,是原因不同,子宫肌瘤主要与患者体内雌激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当雌激素水平降低时,肌瘤会萎缩,而子宫息肉与炎症或机械性刺激有关,与雌激素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息肉一般不会缩小。

1个回答

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怎么办

建议及时加进来,结果交还给收治医生,由收治医生推测病情,如果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合乎手术指针,建议实施手术救治,具体治疗方案请接着医生交流验证,互相配合医生实施救治,有助于病情的有效压制,日常生活当中作好小体的清洁和卫生,不定期实施妇科检查,仔细观察疾病进步状态有助于健康水平的增强。需要强调的是建议多调理身体看看,但是不吃生冷的食物等,注意不能情绪激动。

1个回答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怎么办

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生长的部位就不同,子宫肌瘤是在子宫上,而卵巢囊肿是在卵巢上。其次,子宫肌瘤很少发生恶变,卵巢囊肿恶变的可能大一些。想要分辨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可以进行妇科检查,或者是超声检查。治疗上,可以根据病情轻重来决定,应听取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治疗进行治疗。

1个回答

子宫肌瘤和子宫息肉

子宫息肉是指所有借细长蒂附着于子宫壁的肿物,而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二者都是子宫疾病,也都是子宫的赘生物。子宫肌瘤多无明显症状,而子宫息肉的症状多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白带异常,月经量增多等。因为二者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子宫肌瘤主要是通过中药调理进行治疗。而子宫息肉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无论哪种疾病,患者在恢复期间一定要注意个人的卫生,建议每天对外阴进行清洗。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