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脊髓空洞

>

治疗脊髓空洞症的康复案例

治疗脊髓空洞症的康复案例

  患者信息:张辉,男,35岁,四川人。

  患者情况:患者于六年前先感左上肢疼痛、麻木、感觉消失。渐渐的开始头痛,颈部发酸发痛、背痛、面部皮肤有痒感,上肢肌力尚可,双下肢有无力感,四肢肌肉未见消瘦。

  之后出现:左上肢、左手、左肩、左颈及左面部有麻木感。并伴有头痛、面部痒,手指发肿,四肢肌力尚可。不恶心、呕吐,饮食一般,经检查为“先天性脊髓空洞症”。

  专家就诊后,根据患者病情建议采用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治疗:

  刚接受治疗时:食欲消化较好,头痛较前好转,睡眠尚可,四肢感觉功能仍差。之后病情好转,头痛明显见好,头部较前感觉敏锐,有痛觉,饮食睡眠尚可。后痛温觉已有改善,颈背部时感不适。

  进行细胞渗透修复疗法一疗程后:额部、面部麻木好转,有感觉,痛觉较前灵敏,左上肢麻木感明显减轻,脊背胸椎痛、酸、胀感消失,头部不适,四肢关节遇阴雨天不适。

  患者采用细胞渗透修复疗法三疗程后:睡眠佳,饮食尚可,头晕消失,口渴多饮,左上肢时发凉,偶有震颤,左上肢抓举自如有力,痛,温觉均有。头额有知觉,不头痛,头部及左颈麻木感均消失,无发酸感,双下肢行走有力。

  治疗脊髓空洞症的偏方

  (1)肝肾不足

  治法:滋补肝肾,添精益髓。

  处方:熟地20克,龟版20克,白芍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1O克,鸡血藤10克,苁蓉10克,菟丝子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牛膝10克,桂枝6克,桑寄生10克

  加减:肢颤抖动加羚羊角、双钩藤、全蝎;下肢挛急加僵蚕、地龙;兼肾阳不足加巴戟天、仙灵脾、补骨脂。

  常用成方:虎潜丸、一贯煎、六味地黄丸。

  疗效:按上述辩证分型,共治疗144例,其中显效68例,好转51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82.6%。

  (2)肾虚髓空

  治法:益肾填髓,补气活血。

  处方:巴戟天15克,淫羊藿15克,菟丝子20克,鹿角胶12克,龟版胶12克,狗脊12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当归15克,赤芍9克,川芎6克,丹参12克,熟地15克,苁蓉30克,鸡血藤20克,桑寄生15克。

  加减:肾虚明显加附子、肉桂;脾虚明显加党参、自术;肉萎血亏加桂枝、黄精;血瘀明显加桃仁、红花。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相关阅读:脊髓空洞的专业治疗导航地图

  常用成方:地黄饮子、桂附八味丸、振颓汤、益髓汤。

脊髓空洞在线咨询

更多

经磁共振诊断:chiari-I型畸形并脊髓空洞。目前症状,手

经磁共振确诊,chiari-I型畸形并脊髓空洞,手脚麻,考量就是小脑扁桃体下疝,一般是是先天性脑忱大池畸形致使神经功能障碍积水压制所致。轻微的药物救治仔细观察,可以在西医救治的基础上,融合中药温和调养下,可以起些活血化瘀排毒清热的效果,最常见的就是手术救治,剔除积水修补神经等。

1个回答

您好,我2008年检查结果是脊髓空洞,现在就是压着哪里,就哪

你好:脊髓空洞症手术只是分流排毒,神经功能的彻底恢复是靠自身修补,和药物对因椎管扩展伤损神经的激动激活以掌控调整各种功能取得彻底恢复,再多的手术也不能够对受罪神经获得彻底恢复稳定,只好给人体带给精神创伤和经济损失.并不能够使病情获得彻底恢复稳定。

1个回答

脊椎栓系综合症脊髓空洞如何治疗

首先应明确病因,比如是否是由脊髓肿瘤引来的。有明确的原因,根据原因救治后空腔会消失。对于病因搞不清楚、体腔范围广、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量腔分流术。手术时,可动用硅胶管将腔内液体注入至蛛网膜下腔,或分流至腹腔、桥小脑角、胸腔等通风机区。手术后,空腔可变大或消失,患者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和压制。

1个回答

小脑下疝伴脊髓空洞怎么治

小脑下疝伴脊髓空洞是属于有脑疝疾病的情况拥有,脑疝是属于器质性的疾病,救治最佳的办法是决定手术救治,可以及时的去医院做个详细的仔细检查,依据自身的实际病情,选择手术救治的方案,脑疝是比较危险的疾病,早期的救治有利于彻底恢复,平时的时候需要有留意作好护理。

1个回答

脊髓空洞怎样治疗?

根据你叙述的这种情况,这个46岁的男性患者,因为强烈的背部疼痛做了,脊柱的核磁共振仔细检查,发觉有脊髓空洞症,这种情况,同时还要再进一步仔细检查,头颅核磁共振,看一看可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如果有的话,把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做完手术就可以稳定。

1个回答

脊髓空洞吃什么好

早期患者可以采取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互相配合药膳救治。期间必须严令禁止食用辛辣的食物,刺激性的食物,戒烟戒酒,脊髓空洞中晚期的患者建议以高蛋白,高营养半流质和流质为基础,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日常护理也非常关键,必须留意预防工作感冒传染。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