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颈椎病

>

拔罐理疗器如何治疗颈椎病

拔罐理疗器如何治疗颈椎病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近年来,中老年人、风湿、关节病患者、办公室人员、白领、文秘等专业人员等人群症遭受高血压、颈椎病、老年病、抑郁症等的折磨,为了减轻这些人群的生活压力,并且患者症状,控制病情,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中医拔罐器来实现这一目的。拔罐疗法为中国的传统医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广为流传。中医拔罐有八个穴位,在这些穴位经常施以拔罐,对养生保健及祛病有重要的意义。

  一 主治病症

  1.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管闭阻性脉管炎,无脉症,高血压;

  2.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痉挛,肠炎,痢疾,急性胆道疾患;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癔病,失眠,血管性头痛,多发性神经炎,脑血管病后遗症以及手术疼痛,膈肌痉挛,休克;

  4. 其它:甲状腺机能亢进,哮喘,疟疾。

  5. 为针麻、镇痛常用穴之一。

  二 作用

  拔罐可以治疗的病症: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慢性胃炎、神经衰弱、性神经衰弱、偏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阳痿、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损伤坐骨神经痛、落枕、网球肘、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症、、急性扁桃体炎、牙痛、神经性皮炎、儿童消化不良、小儿腹泻、遗尿症等。

  三 拔罐方法

  (1)留罐法:即将真空罐拔于皮肤后停留10分钟左右,儿童3分钟左右,皮肤细嫩者根据人体耐受度为限。待拔罐部位皮肤充血、淤血时起罐,若罐大而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病重,病灶深深及疼痛者拔罐时间可稍长,病轻或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时间宜短;冬天拔罐时间可稍长,夏天宜短。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

  (2)走罐法:亦称推罐、行罐。即拔罐钱,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将罐拔住,然后沿着经脉或者需要拔的线路来回推拉真空罐,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可起到拔罐与刮痧的双重作用。适用于面积较大、皮肤平滑、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背部、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即将真空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吸拔起下,直至皮肤潮红。本法一般多用于不太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以及颜面等不宜留瘀斑的部位。

  四 常见穴位

  1、 百会

  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2、大椎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3、合谷

  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解剖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详见此手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简易取穴法: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或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下压处取穴

  主治症状:

  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4、神阕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取法: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功用: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主治病症: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5、足三里

  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更年期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也很有效。该穴是人体最重要的治病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神经衰弱、治疗忧郁症、治疗脚气、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6、三阴交

  取穴方法:

  取穴时,患者迎正坐或仰卧。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主治症状:此穴的主治症状为: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治疗不孕症、治疗月经痛、治疗妊娠恶阻等。

  求医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拔罐理疗器的使用方法,此外,治疗结束时,提一下真空罐尾部的活塞放气即可起罐。

  【参考文献《慢性低血压病的中医治疗》《养生运动处方:低血压5分钟预防与助疗法》】

颈椎病在线咨询

更多

颈椎病自己治疗方法

现如今低头族越来越多,长期盯着手机和电脑,颈椎难免会出现问题,颈椎病现在明显的有向像年轻化发展的趋势。颈椎病的自我治疗包括:如果症状比较轻,只是工作一天或者是玩长时间游戏以后觉得脖子酸痛,这时多做后仰的动作,把手轻轻地放在头后面做后仰,早晚做15次,这样的动作能够中和掉颈椎前屈的压力。打羽毛球、蛙泳也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

1个回答

颈椎病怎样按摩治疗

颈椎病的按摩方法应温和、适度、非暴力。由于颈椎病的病因特殊,属于骨质增生疾病,复位治疗不需要手法。一般来说,颈椎周围软组织的松弛、保持、按压和平滑是主要的方法,可以促进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骨质增生引起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恢复,从而缓解疼痛症状。还可以按压揉捏有效穴位,刺激有效穴位,起到治疗作用。

1个回答

颈椎病怎会治疗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颈肩部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强直状态,血液循环不畅,极易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是颈椎的慢性退行病变,属于无菌性炎症,打针吃药无法消除无菌性炎症,建议采用中医膏药外贴法,膏药有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不仅能控制阻止骨关节病的发展恶化,而且患者是康复后不易复发。安全无副作用,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及颈部的疲劳,不要颈部保持一个姿势时间太长了.注意防寒保暖,不宜劳累,枕头不要过高,过硬,也不要随便按摩颈部,有时候按摩不好会适得其反的.多做颈部的运动,也可以经常热敷,可以改善症状.

1个回答

颈椎病头晕怎样治疗

颈椎病头晕的治疗措施包括:1、静卧:颈椎病头晕严重者,应先静卧;2、药物治疗:如血管扩张药和神经营养药,一般选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3、醒来时,应使用颈椎支撑物固定,避免旋转和刺激。4、如果症状好转,可以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干预措施。具体用药要结合临床实际,以医生当面会诊为指导。

1个回答

颈椎病不治疗的后果

颈椎病的病情比较复杂,症状也非常多,比如出现颈肩痛、颈部活动受限、四肢麻木无力、头晕、恶心、头痛等症状,需要积极的治疗。假如颈椎病不治疗的话,这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从而会出现四肢无力、无法活动、感觉异常、反复疼痛、麻木、头晕、恶心,严重的话会导致瘫痪,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建议积极地治疗,比如针灸理疗、颈椎牵引等。

1个回答

颈椎病可以手术治疗

颈椎病如经保守治疗无效,严重的是可以手术治疗的。比如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或者是神经根型颈椎病,需要通过手术解除对神经的压迫有助于恢复。患颈椎病以后,及时的完善颈椎磁共振了解颈椎病的程度。可以先通过牵引,按摩以及药物等保守治疗。保守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平时避免长期使用手机,伏案工作等固定脖子不活动的事情,才有助于颈椎健康。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