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近年来,中老年人、风湿、关节病患者、办公室人员、白领、文秘等专业人员等人群症遭受高血压、颈椎病、老年病、抑郁症等的折磨,为了减轻这些人群的生活压力,并且患者症状,控制病情,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中医拔罐器来实现这一目的。拔罐疗法为国内的传统医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广为流传。中医拔罐有八个穴位,在这些穴位经常施以拔罐,对养生保健及祛病有重要的意义。
一 主治病症
1.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管闭阻性脉管炎,无脉症,高血压;
2.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痉挛,肠炎,痢疾,急性胆道疾患;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癔病,失眠,血管性头痛,多发性神经炎,脑血管病后遗症以及手术疼痛,膈肌痉挛,休克;
4. 其它:甲状腺机能亢进,哮喘,疟疾。
5. 为针麻、镇痛常用穴之一。
二 作用
拔罐可以治疗的病症: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慢性胃炎、神经衰弱、性神经衰弱、偏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阳痿、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损伤坐骨神经痛、落枕、网球肘、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症、、急性扁桃体炎、牙痛、神经性皮炎、儿童消化不良、小儿腹泻、遗尿症等。
三 拔罐方法
(1)留罐法:即将真空罐拔于皮肤后停留10分钟左右,儿童3分钟左右,皮肤细嫩者根据人体耐受度为限。待拔罐部位皮肤充血、淤血时起罐,若罐大而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病重,病灶深深及疼痛者拔罐时间可稍长,病轻或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时间宜短;冬天拔罐时间可稍长,夏天宜短。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
(2)走罐法:亦称推罐、行罐。即拔罐钱,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将罐拔住,然后沿着经脉或者需要拔的线路来回推拉真空罐,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可起到拔罐与刮痧的双重作用。适用于面积较大、皮肤平滑、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背部、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即将真空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吸拔起下,直至皮肤潮红。本法一般多用于不太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以及颜面等不宜留瘀斑的部位。
四 常见穴位
1、 百会
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优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2、大椎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3、合谷
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解剖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详见此手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简易取穴法: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或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下压处取穴
主治症状:
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4、神阕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取法: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功用: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主治病症: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5、足三里
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更年期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也很有效。该穴是人体最重要的治病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神经衰弱、治疗忧郁症、治疗脚气、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6、三阴交
取穴方法:
取穴时,患者迎正坐或仰卧。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主治症状:此穴的主治症状为: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治疗不孕症、治疗月经痛、治疗妊娠恶阻等。
求医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拔罐理疗器的使用方法,此外,治疗结束时,提一下真空罐尾部的活塞放气即可起罐。
【参考文献《慢性低血压病的中医治疗》《养生运动处方:低血压5分钟预防与助疗法》】
颈椎病在线咨询
更多
颈椎病造成的肌肉萎缩可以治好吗
颈椎病导致的肌肉萎缩是否能够治疗,取决于病情的具体严重程度和个人的身体状况。早期发现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通常会有较好的恢复效果。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针灸按摩、药物治疗以及适当的康复锻炼等。物理...
1个回答
颈椎病可以通过锻炼的方式治好吗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以及可能伴随的上肢麻木等症状。对于轻度或中度的颈椎病患者来说,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并改善病情。锻炼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己...
1个回答
颈椎病贴膏药管用吗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很多患者会尝试各种方法来缓解症状,其中贴膏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选择。那么,颈椎病贴膏药到底有没有效果呢?膏药主要通过药物成分渗透到皮肤,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对于颈...
1个回答
颈椎病怎么治疗好快效果显著些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治疗方法多样,可以根据病情轻重选择适合的方式。首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固定姿势工作。适当进行颈部肌肉锻炼,比如缓慢地左右转头、前后点头...
1个回答
颈椎病肩周炎艾灸能治好吗
颈椎病和肩周炎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因长期不良姿势或劳损引起。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理疗方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轻度颈椎病和肩周炎患者,艾灸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但其效果因...
1个回答
怎样判断头晕是颈椎病
头晕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而颈椎病确实是其中一种可能性。颈椎病导致头晕通常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关。当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时,可能会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影响大脑供血,从而引发头晕。此外,颈椎病还可能伴随颈部僵...
1个回答
办公室长期久坐对颈椎病不太友好,有改善的法子吗
办公室久坐确实容易引发颈椎问题,但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和预防。首先,调整办公桌的高度,确保电脑屏幕与眼睛平齐,避免长时间低头。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做一些简单的颈部拉伸运动,比如缓...
1个回答
中医治疗颈椎效果怎么样
中医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按摩、拔罐以及牵引等手段。中医认为颈椎病多与风寒湿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因此治疗时注重活血化瘀、祛风散寒...
1个回答
颈椎怎么锻炼才有用?
颈椎锻炼对于改善颈部肌肉的柔韧性、增强力量以及缓解不适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简单有效的颈椎锻炼方法:颈部拉伸:坐在椅子上,保持背部挺直,缓慢地将头向一侧倾斜,让耳朵靠近肩膀,感受颈部侧面的拉伸感,保...
1个回答
颈椎病的症状表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影响颈部和身体其他部位。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以及活动受限,部分患者还会感到肩部或上肢的麻木、刺痛或无力感。严重时,可能引发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甚...
1个回答
治颈椎病针灸治疗管用吗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以及手臂麻木等症状。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缓解颈椎病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和神经功能,能够有...
1个回答
怎么颈椎不好的人该怎么办
颈椎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健康困扰,尤其在现代社会中,长时间低头工作或使用电子设备会加重这一问题。对于颈椎不好的人,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改善和缓解症状。首先,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