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冬季养生之道

糖尿病患者冬季养生之道

  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疾病,糖尿病的血糖波动与季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养生和调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冬季的到来,糖友要注意养生之道的调整,比如适当的运动,注意足部的保暖,日常多晒晒太阳,也可以适当的科学进补,当然也要注意饭量的控制,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另外由于连续的雾霾天气,糖友要防呼吸道疾病,避免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作为现代疾病的第二杀手,糖友们一定要保健养生工作。

  1、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使人体上下之气贯通,脏腑功能增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可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因此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如慢跑、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老年患者最好有人陪同,防止低血糖发生。

  2、足部保暖

  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其主要的严重后果是足溃疡和截肢。糖友尤其要注意足部护理。每晚用45℃左右温水泡、洗脚15分钟,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热水袋取暖时,水温应调到50℃左右;穿柔软的棉线袜,鞋码要合脚,防止各种可能损伤;积极、正规地治疗脚癣、甲沟炎等足部疾病。冬天是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糖友首先要特别注意每天对足部进行检查,查看足底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抓伤及足趾变形。其次要注意保暖,袜子要吸水性好,透气性好,柔软宽松,最好是纯棉制品;最后,洗脚时注意水温不要过高,避免烫伤。

  3、多晒太阳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等症状,秋冬季节多晒太阳,除了能够保暖以外,还能有效促进钙的吸收,保证足够的维生素D。

  4、适当进补

  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适当科学地进补,不但可以打好营养基础,还能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为寒冬及来年做好准备,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的机会。对于一般的补品糖友其实可以适量进补,而对于海参、蛋白粉等高蛋白、高糖分的补品,建议少吃或者不吃。糖尿病患者进补宜清补,多以蔬菜作为“补品”,可多吃鱼、去皮的鸡肉、萝卜、黑白木耳、藕、莴苣、花菜、梨、枸杞等。

  5、控制饭量

  冬季早晚温差大,气温的降低会刺激交感神经,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这会引起糖尿病病人血糖的波动。另一方面,天冷运动减少,而人的食欲增加,如不注意控制进食的总量和种类,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对于糖友来说,冬季应特别注意控制饭量,除了少吃饭以外,还要少吃肥肉、内脏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另外,秋冬季节尤其要注意监测血糖,及时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6、防皮肤瘙痒症

  冬季气温低且干燥,是皮肤瘙痒症的好发季节,尤其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营养比正常人差,不少患者全身上下被抓成了“片片红”,却仍无法止痒。而一旦抓破皮肤,就可能引起感染,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问题就变得更加严重了。汗液和油脂都是保护皮肤润滑的必须物质,但冬季皮肤为了保温,毛细血管会收缩起来,汗液减少,同时新陈代谢降低,油脂分泌也不旺盛,由此皮肤才会变得干燥。所以洗澡水的温度不能过高,控制在40度左右即可,洗澡时间不要过长,尽量用弱碱性或中性的香皂、沐浴露等,浴后全身应涂抹润肤乳,保持皮肤湿润。

  7、防呼吸道感染

  冬季气温下降,在加上雾霾天气,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对要低,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继发感染后病情相对严重,还有可能导致死亡。冬季要守住呼吸道防线,应该加强体育锻炼,糖尿病患者适合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打太极拳等,还需要做一些扩胸运动、仰卧起坐和背部肌肉的锻炼等,对增强呼吸道功能有一定的帮助;应注意保暖,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或减少进入流密集的场所,注意口腔和鼻腔的清洁及护理;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若能谨遵七个养生的原则,做到饮食、起居、情志、运动顺应“冬时”,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为顺利过冬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糖尿病人生活保健细节》)

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分为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可以用口服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饮食疗法主要指定时、定量、低糖、低热量饮食;运动疗法主要指适当规律运动,以消耗体内的热量;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以良好的控制血糖。

1个回答

糖尿病能引起脑梗

糖尿病会引起脑梗。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常见慢性并发症是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是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所以动脉硬化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高。动脉硬化常见于冠状动脉、肢体动脉、脑动脉等,如果脑动脉硬化明显,则容易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脑梗死。

1个回答

多吃水果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而吃水果的行为并不是典型的危险因素,对大多数人群而言,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可控因素的控制。糖尿病前期的控制对于本身血糖已经偏高的人群,必须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预防糖尿病前期过渡到糖尿病这样的阶段,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及时的控制,对于预防糖尿病才是最关键的。

1个回答

治疗老年糖尿病

老年得了糖尿病之后,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做正规的治疗,让医生给做糖尿病的评估,看有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再根据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五驾马车,就是糖尿病的教育、饮食、药物、运动还有胰岛素的治疗,去调整血糖的水平。如果体重不达标,要减体重,如果血糖不达标,要降血糖,如果血压不达标要降压,如果血脂不达标,要降低血脂,如果血黏度不达标,要改善血黏度,最主要的就是要跟医生建立长期的联系。

1个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

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常见于周围神经,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改变,你会感觉手指、脚趾麻木、疼痛,自主神经病变会出现腹泻、便秘,阵发性心率失常等情况,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种多样,神经并发症出现不易康复,特别提醒你平时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1个回答

糖尿病最基本治疗措施

根据你的描述糖尿病已经确诊了,这个还是治疗从以下几个开始:1、饮食方面:注意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多吃高纤维饮食;2、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3、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经治医师的医嘱坚持规律服药,以免血糖波动较大出现不适。首先这个疾病治疗个体化,糖尿病的最基本治疗措施就是规律合理用药控制血糖,注意饮食和运动。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