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后1周的孩子研究,1组每天10分钟抱成立位,脚踩桌面练习踏步反射;2组每周测一次踏步反射;3组每天仰卧做拉腿踏步体操;4组无任何检查或干预。结果2、3组第8周踏步反射减退;1组踏步反射保持且踏步次数增加,比2、3组早走1个月,比4组早走两个月。
研究观察到,2-6个月婴儿踏步反射消失后,抱成立位躯干浸入浴盆,又会引出踏步反射;在踏步反射未消失前,脚上加重可消失;统计还表明体重相对高的踏步反射消失早,显示踏步反射消失是与体重增加有关。
临床观察到,脑瘫儿早期进行踏步训练对肌张力过高的孩子可诱发尖足、剪刀步提前显现,但同时进行按摩、牵拉等治疗可阻抑异常步态,踏步训练可将下肢强直样发紧的发展趋势引导到踏步动作上。我们体会到异常早暴露比晚暴露更易控制,不仅可预防肌肉关节的二级损伤,而且较易在脑中以正确模式代替错误模式。
小儿脑瘫的护理
推荐阅读:小儿脑瘫常见治疗方法
国外亦有学者提出尽早干预错误模式有助于正确模式形成。他们观察到3个月开始训练的孩子走的更早,并且是稳定的步态。虽然踏步反射延迟消退可以是脑瘫征象之一,但研究证实,许多原始反射都与以后某些功能有关,踏步反射就是以后行走的基础,脑瘫时延迟消退与肌张力过高等因素有关。对肌张力低的脑损伤、脑瘫儿,常引不出踏步动作,宜先仰卧扶持双小腿做踏步体操。
四至六月
主要目标:主动翻身,促独坐、伸手抓物,继续前庭等感统训练,开始良好习惯和情绪的培养并贯彻在以后训练中。
主要方法:用语言、玩具引导翻身。 用语言、玩具引不出翻身的加穴位刺激促进翻身。扶成侧卧后加头后仰压推双风池穴,或者按压上侧肩井或环跳穴。拉双臂由仰卧至坐位,训练控头及独坐;扶持坐或独坐弓背较显时可按压双腰眼穴。用小玩具在孩子手、眼前引导其伸手抓。抱位髋关节屈伸训练。
五个月时可抱住孩子骨盆直立位面朝前,用玩具、语言引导弯腰及抬起动作。感统训练中球上运动在先前动作基础上增加:侧卧上下滚:侧卧球上,扶大腿及肩部上下滚,左右交替。侧卧球上的滚动,不仅可向前庭系统输入水平头侧位滚动的信息,也促进躯干的侧弯功能。
六个月加俯卧前后滚时用玩具、语言引导双手交替向前够物,不仅可向前庭系统输入头下位的信息,也促进保护性降落伞反射形成。扶坐垫弹并向前倾倒,引导坐位倾倒时的双手保护性支撑。六个月加扶持孩子双腋部成直立位,在球面蹦蹦跳,训练下肢持重及膝、髋关节屈伸运动,为走、跳打下基础。
相关研究:翻身与爬相比,是成年以后还有的动作,是此阶段的重点项目。超过此年龄段还不会翻身,往往障碍造成翻身的异常在脑中形成较固定的模式,较难以被正确模式取代。必须对抗异常于早期,引导正常运动于该出现时,翻身及其他功能均是如此。[page]
七至九月
主要目标:俯爬、膝手爬,开始立位训练,向立位过渡的体位转换,拇它/食指捏小物,咀嚼及发音训练,感统训练增加新项目。
主要方法:用语言、玩具引导俯爬。 穴位刺激促进俯爬 俯卧肘支撑位,一前臂稍向前手背向上,固定该手同时按压该侧肩井穴,引发上肢用力;同时或稍后屈对侧下肢,扶足拇指蹬地同时按压该侧涌泉穴。左右交替、刺激俯爬。 推足/推位/俯爬模式促进俯爬。 会俯爬后可用爬过妈妈大腿等方法向膝手爬过渡。 用扶持蹦蹦跳、扶站、靠站等锻炼下肢持重。
不能持重的用立板捆站协助站立:经过一段捆站训练后,用玩具引导弯腰取物,训练髋关节屈伸运动。 坐起训练锻炼髋、膝关节屈伸,下肢持重,坐立位转换。完成不好可用坐起椅。 蹲起训练。蹲起姿势异常或完成不好,应予扶持,1人扶持双臂协助做蹲下、起来动作,另两人坐于垫上用双足、双手扶持固定踝、膝关节在正确位置上运动。扶迈步足跟不着地加扶蹲足前后重心转换。引导/扶持由卧/坐位向半跪位-立位转换。 引导/扶持拇它/食指捏小物。
口腔运动 面对面示范发音及咀嚼,用手帮助下颌活动,按揉咀嚼肌及相关穴位或用手指做口腔内按摩,利用“磨牙饼干”等促进咀嚼、吞咽、发音等。感统训练中球上运动增加。 扶坐颠弹并左右倾倒,引导作为倾倒是的双手保护性支撑。 扶持孩子双腋部呈自立位,在球面蹦蹦跳,训练下肢持重及膝、髋关节屈伸运动,为走、跳打下基础。侧卧颠弹大球时,一手扶骨盆,一手扶肩,交替做肩、骨盆向相反方向的牵拉,左右侧卧交替,锻炼体轴回转。 扶持孩子蹲于球面,颠弹大球同时做从足跟到足掌的重心转换,促进正确的迈步时足跟先着地的正确动作。
相关研究:爬行不仅是更协调的移动,是以后立位移动和其他协调动作的基础,也有助于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绪改善。美国哈佛地区调查,较晚会走的多没有经过爬。临床总结出,会爬后爬行量不易过多。一方面由于此阶段也是开始立位训练的月龄,时间有限;另方面膝手爬过多可致手腕关节变形。
一般每日爬行总量50-100米较为适宜。1岁后不会爬、走的孩子,主要应进行立位训练,咀嚼等口腔运动是易被忽视的三方面运动,咀嚼训练不仅有助于牙齿及齿槽骨发育,有助于营养改善,也给正确发音打下基础。
十至十二个月
主要目标:独站、扶走/独走,手眼协调伸手抓物。
主要方法:扶站、靠站、保护下独站;牵手走、扶平行杆走,保护下独走。 不能独站、扶走或扶走姿势异常的,继续上述训练,并加捆站跨步站、捆站踢物等。进行上述训练时,有足内/外翻的用适宜楔形板矫正,有尖足的楔形板垫于前脚掌;有膝反张的捆站时膝后加垫;坐起椅训练起立时膝内弓的膝间加垫。立位训练必须在矫正异常姿势的基础上,立位训练与矫正同时进行不仅可增强肌力和骨关节稳定性,也有助于姿势异常的纠正。感统训练中球上运动增加。背靠球枕颈贴球站立,缓慢撤动球并用语言引导头前倾立直。面朝球站立/扶立,双手扶球,向前滚球引导手前伸扶球的保护性反射。
推荐阅读:
小儿脑瘫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脑瘫前期表现有什么呢
小儿脑瘫会引起很多症状,运动落后只是其中的一个,因此不能因为运动落后就判断为小儿脑瘫,小儿脑瘫除了运动落后,还有姿势异常以及反射异常等症状,小儿脑瘫除了运动障碍以外,大约有一半的患儿合并智力低下,另外...
1个回答
小儿脑瘫的早期表现是什么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多为视觉听觉差、进食困难、四肢不协调,手脚无法张开,也无法蹦蹦跳跳,还会经常流口水,当发现孩子有这些症状,应及时检查。引起小儿脑瘫的病因众多,但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导致的,很多婴儿在孕...
1个回答
脑瘫症状有哪些?请问小儿脑瘫通常会出现哪些症状呢?要怎么办...
脑瘫在医学上称之为脑性瘫痪,临床诊断症状表现出是千奇百怪的,最明显表现出的是活动系统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出为患儿比正常婴儿在自行坐起和读力穿行能力较差,之后会发觉再次出现手脚徐动,同时再次出现语言迟缓,...
1个回答
小儿脑瘫可以彻底治好吗?
脑瘫的救治的确很复杂。因为脑病的阶段已过去,后遗症是千奇百怪的,救治各有不同,总的来说,抱括两方面:一是治脑,一是专方。因为是后遗症,一般不靠药物或手术,主要靠活动。针灸与按摩疗法是救治小儿脑瘫的重要...
1个回答
小儿脑瘫导致的原因都有哪些?哪种程度是可以培养自己的自理能...
小儿再次出现脑瘫的原因主要是先天性的,也就是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再次出现的,有利于脑神经生长发育的许多因素而致使的,具体的因素许多,而且也没特定的因素,培育自理能力,主要是通过各种康复锻练以及各种的营...
1个回答
我们还想再要个孩子,得小儿脑瘫的概率?
宝妈您好,对于孩子构成脑瘫,可能会是因为隔代遗传分解代谢系统的疾病,可能会是因为基因染色体的疾病,也可能会是在降生的时候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情况引来的,所以如果你们想要计算几下,再出个孩子得脑瘫的几率的...
1个回答
我想问一下,小儿脑瘫康复和年龄有关吗?
你好,小儿脑瘫康复和年龄关于。年龄越小越好,彻底恢复越好的,一般是建议尽早救治的,这情况较好进一步仔细检查,可以脑部CT仔细检查,融合医生及时救治,可以融合医生用药治疗,可以融合医生服食营养脑神经的药...
1个回答
小儿脑瘫早起症状治疗方法是什么啊?有没有人知道关于这个方面...
如果小孩子脑瘫的话,最早期的它的主要症状可能会就是会再次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能爬动,不能伫立。这孩子甚至可能会再次出现一连串,答话语言发育迟缓等情况,如果是有了这个表现出,应当赶紧带他去查个脑部核磁,...
1个回答
老公的朋友的孩子得了脑瘫,治疗小儿脑瘫较好方法有什么?难治...
小孩再次出现了脑瘫,这种表现出主要是因为先天性的发育不良引来,来的是脑神经再次出现了先天性的生长发育障碍,致使的一连串的症状,如果是肢体瘫痪的话,应当主要是通过康复治疗效果是很好的,及早康复救治,对预...
1个回答
就想问一下,头偏小会导致小儿脑瘫吗?
您好,这不一定,不定期做仔细检查,只要宫高腹围处在直线攀升的趋势就好,每个阶段孕妇的营养,体质都是不同的。头偏小会致使小儿脑瘫吗?小儿脑瘫指的就是小儿在很小的时候,比如传染,破皮等等,引来了脑部实质性...
1个回答
急!朋友的孩子很不幸,得了小儿脑瘫,请教大家小儿脑瘫能治愈...
你好!脑瘫是没有办法谈自愈的,只好是最大程度的彻底恢复许多肢体功能,期望能到达于正常人,生活能自食其力,那就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了。脑瘫要尽早已经开始救治建议是两岁内,大脑生长发育除了机会,融合肢体功...
1个回答
小儿脑瘫治疗费用
你好,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虽然不是脑瘫的直接原因,但它们是脑瘫的重要的高危因素。母亲宫内炎症或绒毛膜羊膜炎,做为一项潜在的危险因素已经越来越被引来看重。引来脑性瘫痪的原因许多,但找不到原因者可能会达1/...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可能关注